导语:正月十三,传说阎王最讨厌的一天,忌3事、吃5食,老传统别丢了!

正月十三,又叫“灯头生日”,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俗语说:“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过了正月十三之后,下一个传统节日就是元宵节!而在元宵节这天,民间有闹花灯的习俗。因此,每年的正月十三,人们都会在灶下试点为元宵节制作的彩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点灶灯”。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故事(传说是阎王最讨厌的一天)(1)

俗语说:“不出正月都是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几乎每天都有一些传统习俗和禁忌。那么,除了“点灶灯”之外,在正月十三这一天,还有什么习俗和禁忌呢?正月十三“阎王忌”,牢记吃5样忌3事,老传统别忘,日子顺顺当当!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故事(传说是阎王最讨厌的一天)(2)

一、忌3事。

根据民间传说,阎王爷原本是有13个儿子的。因为他口无遮拦与人打赌,说自己有十三个儿子,就算一个月死一个,一年也死不完。没想到,后来他的儿子真的开始相继去世。并且,每隔28天就死一个,到正月十三,正好13个儿子都死了。因为害怕最后一个儿子也死去,所以在正月十三这天,阎王爷处处忌讳,所以正月十三也被称为“阎王忌”。而世间的人也怕在这天不小心惹了阎王爷的忌讳,诸事不利,所以不敢轻易出门,忌讳3件事:婚娶、动土和搬迁。

二:吃5食。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故事(传说是阎王最讨厌的一天)(3)

1.吃汤圆。

俗语说:“十三十四窜汤丸”。在正月十三这天,南方的很多地方有吃汤圆的习俗,而北方的很多地方则有吃丸子汤的习俗。不管是吃汤圆还是吃丸子汤,寓意都大致相同,即团团圆圆、圆圆满满,阖家团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故事(传说是阎王最讨厌的一天)(4)

2.吃圣虫。

在山东胶东地区,正月十三这天有吃圣虫的习俗。说到圣虫,可能很多朋友并不是很熟悉。其实,圣虫是一种面食。相传在古代,神虫曾经救了穷苦的百姓。人们为了纪念神虫,将面粉发酵后,制作成一对虫子形状的面食,一公一母,放在粮仓里供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圣虫”的“圣”谐音“升”和“剩”,意为“生粮”、“剩粮”,寓意: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故事(传说是阎王最讨厌的一天)(5)

3.吃豆腐。

正月十三,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为“豆腐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大量的豆腐,一部分做成美食,一部分用来祭祀祖先,还有一部分用来进行豆腐大战,即互掷豆腐,打豆腐仗。因为豆腐的谐音“兜福”、“都富”,被豆腐砸中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将会福气满满,日子越过越富有!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故事(传说是阎王最讨厌的一天)(6)

4.吃粑粑。

俗语说:“新媳妇不用夸,就看十三做粑粑”。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有正月十三做粑粑的习俗。粑粑是中国的传统饼状小吃,因为地区不同,制作方法也有所差异。用油煎制的粑粑,外焦里香,清香四溢,特别好吃!因为正月十三要点灶灯,而玩灯所消耗的体力比较大。所以,在正月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很多的粑粑,用来补充体力。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民间故事(传说是阎王最讨厌的一天)(7)

5.吃荠菜。

荠菜又叫“报春菜”和“春天第一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立春以后,天气转暖,田野里长出了很多鲜嫩的荠菜!趁着春节假期,带上工具去田野里挖一些荠菜回家,有迎春吉祥的寓意。并且,荠菜的做法特别多,不管是炒鸡蛋、做荠菜汤,还是包荠菜饺子吃,都特别美味!

在您的家乡,正月十三这天都有什么饮食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乐于分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欢厨娘的分享,就转发 收藏 点赞支持一下吧!您的每一个赞,都是厨娘继续努力的动力,感谢支持,感恩陪伴!

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抄袭必究!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