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混动技术,大家伙儿的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或许就是“丰田”这两个字眼,因为丰田混动车的销量不仅冠绝群雄,同时,丰田也是混动技术的鼻祖。

所有的故事并非都有美丽的开始,丰田混动源于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后引起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当时,通用公司为了应对石油危机的冲击,量产了现代纯电车的鼻祖——EV1电动车,不过,这台车子的续航才112km,电池寿命更是短的可怜,关键是制造成本达到了10万美金,其结果可想而知。

基于此,丰田将目光转向了混合动力,并且在1997下线了搭载丰田第一代混合动力的产品,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普锐斯。

对比解析比亚迪dmi和本田(丰田双擎比亚迪dmi)(1)

截至目前为止,丰田混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丰田混动在技术上已经非常的可靠、成熟,同时相对于主流的燃油车具有省油、安静的特点,十分的适合家用。以卡罗拉双擎为例,这台车的工信部综合油耗才4.0L,油价低的时候无所谓,但是油价一旦像前几年那样,92号油都7快多,卡罗拉双擎相比较同价位的速腾来说节省的不是一点半点。

对比解析比亚迪dmi和本田(丰田双擎比亚迪dmi)(2)

很多人会说,凯美瑞双擎领先版22万,君威552T精英版买15万,剩下的7万作为8年的油钱不香吗?

个人认为这种反驳有逻辑上的错误,预算22万的用户大概率不会选择15万的君威,如果按照这种逻辑,30万买什么宝马3系、奥迪A4L,20万买台迈腾、帕萨特、雅阁,省下10万块干什么不好?对比车型应该基于同价位或者同级别的原则,否则,岂不是“关公战秦琼”。

丰田混动成不成功看销量报表就知道了,截至今年5月,丰田混动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已经破1800万,中国市场破120万,丰田今年的混动销量目标是250万以上,今年前4月,丰田在全球范围已经销售了85.5万辆混动,3.2万辆插混。

对比解析比亚迪dmi和本田(丰田双擎比亚迪dmi)(3)

如果说丰田混动的推出是基于油价上涨的因素,那么国产混动技术的发展则是以政策为导向,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新能源汽车,之后,国产混动开始得以飞速的发展。其中,比亚迪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和领头羊,尤其是以比亚迪秦PLUS为代表的并联式插电混动,成为了新的市场爆点。

对比解析比亚迪dmi和本田(丰田双擎比亚迪dmi)(4)

比亚迪的dmi和丰田的THS有着本质的不同,丰田的思路是“榨干每一滴油的能量”,通过电机 内燃机的组合使得动力系统始终工作在高效区间,低速以及起步时利用电机驱动车辆,高速时则切换到发动机驱动,达到省油的目的。而比亚迪的思路是“用电就是省油”,市区通勤用电成本低又没尾气,跑高速烧油效率高。两种技术的消费人群也大不相同,丰田和THS的可靠性让人放心,维护成本低,可以踏踏实实做一个买菜车。而比亚迪的dim系统更像是一台纯电和燃油车的组合体,每天的市区通勤只用电,偶尔高速的话使用内燃机,还可以享受一下6秒乃至更强的加速性能,更加符合年轻人的用车需求,当然有一个必须的前提,就是你要有充电条件。

对比解析比亚迪dmi和本田(丰田双擎比亚迪dmi)(5)

目前,从技术特点到用途、需求完全迥异于丰田的比亚迪,同样赢得了不少国内用户的青睐,至于两款系统孰胜孰劣,那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不过,不要忽略混动市场另外的一个“霸主”,它就是本田的i-MMD,因为丰田起步较早,很多专利都已被申请完,所以,本田的i-MMD的研发必须另辟蹊径。这套系统相对比较简单,一个发动机,一个发电机,一个驱动电机,低速时是增程式,中高速是发动机直驱,只有一个一级减速器,这套系统对电机功率要求较高,高速时发动机转速较高。

对比解析比亚迪dmi和本田(丰田双擎比亚迪dmi)(6)

直白点说,丰田混动的大部分时间是电机和内燃机一起工作驱动车辆,行驶质感更接近燃油车,动力和加速差一些,但是相比较本田来说平顺性更强。本田混动大部分时间是电机工作驱动车辆,内燃机只管给电机充电,高功率的时候内燃机才会介入,行驶质感更接近电动车。而比亚迪的dmi,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工作界限更加分明清晰,如果你不跑长途,一直用电,基本上不耗一滴油,而且还能体会到跑车的加速性能。但是如果你没有充电条件,或者经常跑长途,那么比亚迪dmi就不合适你用了,买它白瞎。

对比解析比亚迪dmi和本田(丰田双擎比亚迪dmi)(7)

所以有关这三个品牌的混动技术,大家伙儿的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吗?你认为这三种系统谁更优秀呢?欢迎到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