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路大哥在《犹大与他玛》这篇文章中提到我初中时期的一段叛逆期。于是,后台有读者朋友询问,说自己的孩子目前也处于叛逆期,她很头疼,不知如何是好。

那么,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今天就分享一下这个叛逆期的话题。

首先,我们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该怎么理解叛逆呢?

叛逆,顾名思义就是逆着来,你要他这样,他偏要那样。你让他好好读书,他偏要沉迷于打游戏。你要他学好,他偏要学坏。

我读初一那年是14岁,这是个极其尴尬的年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里,最基本的语文汉字我已经学得差不多了,一般的遣词造句我也都会了。

因此,我那时候问我叔叔,说:“那初中以后我学语文,我还能学什么呢?”

叔叔说道:“这个阶段,你要学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换言之,你要形成你自己的价值观了。”

是的,朋友们,这个阶段对孩子极其重要,因为在这之前,孩子还没有非常明显的价值观。那时候,内向的孩子跟外向的孩子可以在一起打沙包,丢滚珠,打扑克,他们的朋友很多,似乎只要在一起便能玩。

可是,从初中开始,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圈子,也开始渐渐识别善恶。

这时候,他身边的人或事物开始影响他对真与假,美与丑的判断。也正是在他开始识别善恶,形成自己价值观的过程中,他开始反抗权威,从而成为了在父母眼中叛逆的孩子。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人会识别善恶,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精神导师给孩子答疑解惑,他在形成价值观的过程中,因为他所认为的是非善恶与父母的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叛逆。

在叛逆期的时候,孩子在识别善恶的过程中容易先入为主。他学了一点道理就觉得自己成为了无所不知的上帝。且因为他年龄渐长,于是那强健的体格似乎让他渐渐脱离父母的庇佑,他要独立,他要离家出走。

当我叛逆的时候,我无心学习。可是,当我拿到不及格的成绩单时,我又极其痛苦。

“是的,我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呢?我原来可是班里的前三名,为什么我现在考试总不及格?我原来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为什么我现在反倒成了一个抽烟打麻将样样都会的坏学生?”

那一年,叔叔从西藏打电话回老家,当父亲告知他说我现在学习极差时,叔叔让我听电话。

在电话里,叔叔没有骂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劝我。那时候,我听着他的声音,在电话的一头抽噎哭泣。

等到初一下半年,我便开始主动去学英语,主动去补课。只半年时间,我又从最差的学生变成班里前三名。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当时的精神导师是我的叔叔,所以我会反抗父亲的权威,我可以不听父亲的话,但是我却不得不听叔叔的话,因为他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那么你的孩子的精神导师是谁呢?你能做他青春期成长路上的精神导师吗?当他在青春期开始识别善恶,开始提出一些他的见解之时,你能静下心好好听听,而后给他答疑解惑吗?孩子爱看哪一类的书你知道吗?孩子的思想困难你能否理解呢?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叛逆期的孩子)(1)

我们既然成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就不能只赚钱养活他们,而不注重孩子的灵魂。

然而,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大多数父母的错误便是用自己的强权去限制孩子,便使得孩子越发叛逆。

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而言,他若不从思想上自发转变,你的强权能够改变他吗?

当浪子叛逆的时候,他要他当得的资产,而后拿去挥霍。你看,那父亲尊重他的自由意志,给了他。此后,他在外面吃了苦头才最终回头。试问,如果这个父亲以强权不给他,他这小儿子又会怎么样呢?

无独有偶,我妹妹读高中的时候一样很叛逆。

她那时候不要读书,却一心想做明星,父母怎么也劝不动。

我那时候在上海,于是让她暂时休学到上海来。我那时候盼望她看到上海的繁华之后回心转意,继续回去念书。可是,她还是不想读。

那怎么办?

你没法五花大绑拴着她。不读,也行,那父母就不再管你了,你自己得赚钱养活自己。

父母于是在上海给她找了个餐厅服务员的工作,她干了没两个月,就自己提出要回老家读书。

对于叛逆中的人而言,有时候他不吃点苦头他是难以回头的。

在文章的篇末,路大哥总结今天分享的重点。

第一,我们要预备自己,做一个勤奋思考,切慕真理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孩子叛逆期识别善恶的阶段做他的朋友,跟他谈心,给他指路。

第二,如果我们跟孩子交流后,孩子依然叛逆,那么就让他随着自己的意思吃点苦头。我们为孩子恒心祈祷,盼望孩子吃点苦头后能够像浪子一样回转。

我们切不可以家长的权威命令孩子,因为那样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