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学习!

临床上遇到心电图T波倒置、ST-T改变,第一印象就是心肌缺血,那么这种心肌缺血表现的心电图就一定是冠心病吗?

其实不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就是心肌缺血表现的非冠心病疾病之一。

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T波倒置就是心肌缺血冠心病吗)(1)

看到这个心电图你会想到什么呢?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HCM)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殊类型,主要局限于左心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肥厚。

ApHCM首先由日本学者Yamaguchi等于1976年报告;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左右、发病年龄3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ApHCM与经典的肥厚型心肌病不同,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和压力阶差。肥厚的心肌主要位于前侧壁心尖处,而室间隔基底部多无肥厚。

1 临 床 表 现

症状:多数患者无症状或轻微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晕厥。心律失常可导致晕厥发生。由于舒张功能下降,心室充盈压升高,左房增大,晚期可导致舒张性心衰,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及肺水肿。

体征:由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一般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压力阶差,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下, 故无明显体征改变。

辅 助 检 查

1. 心电图

对称性巨大倒置T波是AHCM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主要出现在中胸及左侧胸前导联,最深可达4mV以上,典型时TV4>TV5>TV6,左心前导联QRS波高电压(Rv5>26 mm或Sv1 Rv5>35 mm),呈Rv4≥Rv5>Rv3的规律变化。

运动时,巨大倒置T波可出现变浅或变为直立等“伪正常” 改变,同时可伴有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0.40 mV。

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T波倒置就是心肌缺血冠心病吗)(2)

2. 超声心动图:

可检出心肌肥厚的部位及程度,通常肥厚≥15 mm。

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T波倒置就是心肌缺血冠心病吗)(3)

3. 左室造影:

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T波倒置就是心肌缺血冠心病吗)(4)

似扑克牌“黑桃”形改变,尖部向右下

4. MRI:

表现心尖部位的心肌肥厚,舒张期末见心尖部黑桃样改变,收缩期末见心尖腔完全消失。

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T波倒置就是心肌缺血冠心病吗)(5)

左(a)舒张期;右(b)收缩期

5. 动态心电图

3 诊 断

4 主要的鉴别诊断

1. 冠心病

常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有典型心绞痛的表现,心电图有ST- T 动态改变,一般无无R波增高/左室高电压,主要通过冠脉CTA或造影鉴别,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冠脉CTA或造影无异常。

2.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左室肥厚,但左室壁肥厚很少超过15mm,且心肌肥厚通常呈对称性 。心电图可存在左室肥厚伴劳损。常伴有其他靶器官损害的证据,如慢性肾脏、眼底改变等。

3.运动员心脏

规律强化体能训练可致左室室壁轻度增厚,心超常示左心室腔内径增大、室壁轻度均匀增厚,通常13-15 mm,通常不合并左房增大、严重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和收缩速度降低。家族史、心电图和左室腔大小可有助于鉴别。

以上为主要鉴别,其他如限制性心肌病、淀粉样变等疾病也会表现为心肌肥厚。

5 治 疗

6 经验及总结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P102

[2]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Present status. Int J Cardiol.2016 Nov 1;222:745-759.

[3]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presenting a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Eur Heart J Acute Cardiovasc Care. 2016 Jun;5(3):289-91

[4]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N Engl J Med.2015 Nov 5;373(19):e22.

[5]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 Concerning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J Emerg Med.2018 Jun;54(6):867-870.

冠心病心电图st-t改变(T波倒置就是心肌缺血冠心病吗)(6)

陈瑞珍 教授

陈瑞珍,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主要从事内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尤其是对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作为负责人或主要PI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在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Europe Heart Failure、J Viol、IJC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著7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本文首发:好医术心学院

本文作者:陈瑞珍教授

责任编辑:董小雯

版权声明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