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脑梗中风后遗症患者能走路时

会放声大哭,那是压抑太久的情绪释放


很多患者在28分钟至1个小时就能丢掉拐杖或轮椅走路,慢的3个小时以后也能慢慢走起来,15天左右站起来走路的也不少。

阅读本文,需要花费15分钟


前言

关于脑梗中风的原因,很多人都做了长篇论述,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脑梗中风的后遗症很多人见过,甚至自己身边就有,譬如瘫痪在床、语言功能丧失、流口水、半边肢体无力、拳头打不开、手抬不起来、脚外翻,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心里负担和经济负担,患者也觉得尊严全无。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1)

能自理已经成了很多脑梗中风患者唯一的要求,甚至能走路都成了奢望,生活的半径一下子缩小到50米,这对于一个还有意识的人来说,无异于精神牢笼,很多患者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消沉下去,直到死亡,家人的放弃更是加剧了患者的心里负担。笔者亲眼所见很多不能走路的患者能走路的那一刻,会放声大哭,才知道,能自己走路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2)

关于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康复机构也做了很多努力,也发表了很多论述。脑梗中风患者有的长期服药,有的直接放弃,也有部分恢复的,护理一个脑梗中风的患者,1年花费至少也得几万块钱,还不要算康复费用,对于普通人家来说难以承受。

从目前接触的患者情况看,50岁左右的患者最多,但已经开始向低龄化发展。

如何算有效的康复

很多脑梗中风患者及家属在进入康复机构后,经历过各种身体指标检查、各种仪器使用、各种药物服用、各种按摩辅助,很多从业者都不知道这些手段在患者身上是否起到了作用,更不要说患者家属和患者。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3)

有的康复是显效的,有的康复是隐效的。由于没有很好的判断方法,有效的康复没有坚持反而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剩下的事情就是不停奔走于各大康复机构之间,到最后没有经济能力时选择放弃,或者找不到很好的方法而绝望。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4)

显效康复不难理解,手能打开、手能抬起来、能走路、能说话、有力气等这些现象大家都能看见,也能给患者和家属增肌信心。

身体的隐效康复,这是很难把握的,让从业者找不到方向,患者和家属失去信心。根据以往康复脑梗中风患者的经验总结,多数隐效康复人群都属于比较严重的个体,康复速度缓慢,往往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患者家属或患者在没有看到显效康复的情况下就放弃了。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5)

对于能够把脉的中医来讲,脑梗中风患者两侧的脉象是不同的,中医把握寸、关、尺的变化便知道康复是否有效,方剂里面通经的成分调整就可以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不会把脉的从业者来说,又该如何判断?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6)

对于隐效康复,从业者可以用拇指试探风池、天井、委中、解溪等几个位置的跳动情况,有条件的机构可以用仪器测量这几个位置的振动变化。从业者一定要告知患者和家属,家属一定要正面引导患者,给患者增加信心,这是身体经络打通和五脏六腑修复的表现,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也容易操作。

如何快速康复

从目前康复的经验来看,刺激脚底穴位和反射区,结合身体上中下三个区域穴位开关点压是最快的,很多患者在28分钟至1个小时就能丢掉拐杖或轮椅走路,慢的3个小时以后也能慢慢走起来,15天左右站起来走路的也不少,3至6个月后多数脑梗中风患者都能生活自理。即将站起来走路之前,风池、天井、委中、解溪等几个位置的跳动情况会有明显变化,如果有中医把脉那就更简单了。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7)

脑梗中风患者就算马上可以走路,都不建议患者过多走动,避免家属不在时摔倒,一般至少在半个月以后才能独立行动,应持续脚底穴位和反射区的刺激,巩固效果。有的脑梗中风患者经络打通能走路后,第二天又不能走了,这种情况下,从业者和患者及家属也会迷惑,其实身体脏腑功能未恢复情况下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启动,这种情况持续几天后就会好转,不必在意,家属要多鼓励,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但需要适当营养补充,以不增加身体负担为好。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8)

经历过很多脑梗中风患者1至3小时丢掉拐杖走路时放声大哭的场景,能感受到患者心中的无奈、恐惧、开心,所以将此文发上来,与从业者和患者及家属探讨。多数患者风池穴、天宗穴、委中穴堵塞,胆经压迫,打开这些穴位的方法也很多,从业者可以自己选择,家属或患者多以轻柔为主。

脑梗中风恢复后有什么后遗症(脑梗中风后遗症的快速康复)(9)

刺激脚底穴位和反射区的方法很多,患者和家属及从业者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显效康复的我们就不说了,马上就能看到变化,隐效康复的需要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判断,避免错失康复机会。

康复后注意什么?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