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1)

一个才华满腹的女人却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命运。令人很是扼腕叹息。离不开爱情却遇不到良人。萧军是她所爱却还是负了她。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2)

1919年8月,在萧红9岁的时候,母亲病故。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本该天真无邪的童年有这样的遭遇,萧红是不幸的。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3)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萧红生来便有着倔强和反抗的气质。19岁,她第一次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爱情,也许是为了自由,她终于逃离家庭的桎梏,与表哥一道北上求学。那个再没了祖父的家庭何须眷恋,当最后的一抹微光熄灭,皓皓长夜还有谁可遗之以光明?然而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最终还是屈服了,她被父亲软禁在家,长达一年之久。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4)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 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她把“人类的愚昧”“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1931年10月,哈尔滨的雪下得纷纷洒洒,街上的人往来穿梭,她孑然一身,饥肠辘辘,生活再次以最惨烈的方式逼迫她屈服。穷困潦倒的她选择投奔汪恩甲,她昔日的未婚夫。或许比之冷漠的家人,她宁愿相信这个男人一路寻觅而来的真情。他们在旅店住了半年,山穷水尽。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5)

直到一天夜里,汪恩甲外出,从此失去了消息。

有人说,他许是遭到了不测,也有人说,他不堪困顿与压力,选择不辞而别。那时,萧红已有身孕。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与汪恩甲私奔被抛弃时,她已经悲催地怀上了汪恩甲的孩子。一个女人,怀着孕被心爱之人抛弃。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汪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因为汪恩甲欠着旅馆的钱,萧红还被旅馆老板当作“人质”关进了阁楼软禁。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萧军在旅馆里见到了惨兮兮的萧红,他心中的英雄主义情结激活了,他趁着松花江发大水,帮助萧红跑出旅馆,逃到他的住处。两人开始六年的同居生活。他们有过快乐时光,你弹琴我唱歌,你创作我誊写,一块面包两人分着吃,穷风流,饿快活。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裴馨园、萧军等人给了萧红很大的帮助。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6)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

贫困如影随形。两人没有固定收入,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好不容易得个面包,萧军三下五除二把面包掏成空壳,还没等萧红吃那个空壳,他又伸出铁钳般的手指把空壳拧去几块,萧红饿得两眼发花,她问“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7)

多年后,萧军依旧记得当晚第一次见到萧红时,她的落魄模样:她身上只披着一件蓝色已褪去的单长衫,开旗有一边已经开裂,膝盖露了出来,小腿和脚都是赤裸的,还蹬着双破旧的女鞋。这副形象用“落魄流浪女”形容,委实不为过。

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不断地尝试创作。由于她过人的天赋,她创作的作品,竟很快超过了萧军。有时候,萧红甚至会给萧军的作品提意见。这让萧军无法忍受,他极力贬低萧红的女性价值,说萧红是个没有“妻性”的人,也不愿承认这个他拯救出来的落魄女子写作才华超过他。

萧军眼里,萧红一直是那个在小旅馆里等待自己救助的女子,怎能凌驾于自己之上?对于这些,骆宾基的《萧红小传》里提到了一个细节,出处很可能来自萧红临终前的口述。一天夜里萧红躺在床上,听到萧军和友人在外间愉快闲谈,萧军对友人说:“她的散文有什么好呢?”

友人也随声附和:“结构却也不坚实!”

那种轻蔑的口吻让萧红甚是心寒。

每个女子都渴望得到心爱之人的认同,尤其在自己作品被所有人认同时,唯自己心爱之人却嗤之以鼻,这种难受,让萧红几近窒息。直到几十年后,诗人牛汉夸萧红的文字比萧军有感染力,年近七十的萧军仍然大喊大叫,表示不服。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8)

萧军是自卑的,尤其在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名作问世后,萧军也就越发的自卑。也是在这期间,萧军出轨了萧红。以两人的性子,一场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在冲突中,萧军将对萧红的不满,用拳脚的方式发泄了出来。萧军经常殴打萧红,作家靳以亲眼看到萧红参加朋友聚会时,眼睛乌青。萧红弟弟也提到萧军与萧红发生冲突,萧军把家里的灯泡都给打碎了,她搪塞说:“是不小心摔了“。而在一旁的萧军却大声骂道:“别不要脸了,明明是我打的。”当时的萧红,深觉自己的自尊被萧军踩在地上践踏...萧红无法忍受萧军给她造成的身体与精神上的痛苦,最终选择离开。随后不久,鲁迅病逝前,萧红在鲁迅的引荐下前往日本,二萧处于分居状态。

萧红与萧军的同居关系维持了六年,正式分手时,萧红已经怀孕,那孩子后来不久夭亡。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9)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鲁迅先生

1939年,萧红另与端木蕻良结婚,婚姻关系维持了四年。那时战争爆发,国土流失,她的身体愈发弱了,端木蕻良带着她逃至香港。疾病在蚕食她的身躯,炮火让她流离失所,辗转奔波。可她的笔从未停歇,她的文字依然有力量。只是这一次,命运永远地收走了她的灵魂,结束了她坎坷漂泊的一生,年仅31岁。

萧红31岁就去世了(23岁写下不朽名著)(10)

民国女作家里,萧红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她的特殊在于:她不仅是鲁迅最青睐的作家,还是民国史上情史最复杂的女作家。正如萧红自己所言:或许有一天她的作品会被埋没,但她的传奇情史一直将是世人热议的焦点。萧军,是萧红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也无疑是她一生最重要的男人。但萧军与萧红这段感情的结局却甚是惨烈。

1942年1月22日,萧红离开了世间,带着无尽的不甘。

在纸上,她写到:“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是没有晚年的,也好,她生,就是来享用青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