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他告诉了我们,好酒配好樽、美食配好器才能相得益彰。同样的,“茶”与“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两者之间其实就是文化与器用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发展。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几乎成为行内共识,作为茶文化历史发展中的最重要载体,茶具在唐代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可以说,唐代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的发源时期,同时也是瓷器从纯粹的“器用”走向“审美”的蜕变起点。

唐代三大名窑瓷器特征(唐代常见瓷窑及瓷器特征分析)(1)

这里科普科普唐代常见的几大瓷窑瓷器特征作为产考:

河南巩县窑

河南巩县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三彩陶器,巩县窑的瓷胎比较细腻,色调有白色与灰白色多种,釉的呈色也有纯白,白中闪青或白中泛黄的多种。器物内外均施釉,器里满釉,器外也有到近底处不施釉,碗底中心均不施釉。

“唐三彩”有黄彩,绿彩,蓝彩等单彩以及白地蓝彩和绞胎装饰等,动物陶塑均施三彩。生活用品和玩具除了黄,绿,蓝单彩外,也施三彩。

唐代三大名窑瓷器特征(唐代常见瓷窑及瓷器特征分析)(2)

2017年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巩县窑黑釉白里碗参考价HKD  50,000-80,000

山西浑源窑

山西浑源窑有白釉与黑褐釉,茶叶末釉等三种,胎体比较厚重,胎呈浅灰白色,胎釉之间施一层化装土。

山西浑源窑釉面光润,釉色在黑褐和黑酱之间,具有独特的风格。

唐代三大名窑瓷器特征(唐代常见瓷窑及瓷器特征分析)(3)

2019四季雅集·新春精品拍卖会,浑源窑墨地铺首炉,参考价HKD  2,000-2,000

陕西铜川窑

铜川窑在今陕西铜川黄堡镇,因黄堡镇前属于耀州,又称“耀州窑”

耀州窑创烧于唐,盛于宋而终于元,唐代铜川窑烧制器物以黑釉,白釉瓷器为主,其次有黄釉,绿釉以及白釉施黑釉彩等多种。

耀州窑主要烧制碗,盘,钵,壶等生活用品,釉色以黑,白釉为主,黄,绿釉次之。白釉上常常用黑釉绘画出简单的纹饰,其余均光素无花纹,与宋时期的耀州窑大量烧制刻划花,印花的青瓷不同。

唐代三大名窑瓷器特征(唐代常见瓷窑及瓷器特征分析)(4)

浙江越窑

唐代浙江越窑瓷器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晚唐以后,许多器物明显仿效金,银器皿。

唐代浙江越窑瓷器器表花纹以划花为主,也有印花,刻花和镂雕的。划花线条简练,印花多用于碗底,盘底等圆形画面,有云龙,寿鹤和花卉,但是比较拘谨呆板。

唐代三大名窑瓷器特征(唐代常见瓷窑及瓷器特征分析)(5)

2019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唐 越窑秘色瓷双系敞口瓶,参考价HKD  1,200,000-1,200,000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喜欢的点点关注,若有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图片):文物拍卖从业人员复习资料、雅昌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