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罗大佑《童年》

罗大佑是一代人的记忆(罗大佑-回不去的除了童年)(1)

《童年》这首歌曲是1981年,罗大佑为张艾嘉创作的,作为其首张华语专辑,当时张艾嘉加入滚石唱片,正是炙手可热的当红女星,名气要比罗大佑大的多。他们因电影《闪亮的日子》结缘,他为她写歌,她爱慕他的才华,两人迅速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童年》之于罗大佑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首次担任唱片制作人,从此崭露头角。词曲尽显大巧不工的特色,张艾嘉不加修饰的歌声和自然流露的温馨让这首歌像一股暖流缓缓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而后罗大佑再次演绎这首歌时,沙哑的嗓音,对童年逝去的感伤,带着某种苍凉和酸楚让这首歌更丰神异彩。

罗大佑是一代人的记忆(罗大佑-回不去的除了童年)(2)

罗大佑是一代人的记忆(罗大佑-回不去的除了童年)(3)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一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

画不出天边那一道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夏天的傍晚,屋宇之间的天空有成群的蜻蜓,一大团,飞舞着,忽上忽下,忽快忽慢,像一架袖珍的直升机盘旋着,十分有趣,我和小伙伴拿一根长棍对着空中乱舞,蜻蜓没打着,反而开始玩闹打仗,早就把蜻蜓抛到脑后了。夏夜的蛙鸣犬吠彼伏此起,一整夜都不停。屋前屋后,全是萤火虫,成群结队。我们就着蛙声流萤,围着爷爷的收音机听里面讲《三国》,《水浒传》,还有个栏目叫“鬼话连篇”,专讲各种鬼故事,明明吓得不行,还是忍不住听。

夏夜清亮的星空下,爷爷和他的那台收音机给我们讲了很多故事,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长大后,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帮爷爷看了外面他想看的世界。

第一次听到《童年》,也是从爷爷的收音机里听到的,罗大佑用通俗的语言,描绘出每个人心中的童年,丰富而有味道。歌声在耳边萦绕,特别有画面感,似乎可以闻到那个夏天散发的悠长的味道,可以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特别是那段口哨声,单薄的旧时光里飘荡着我们幼年时没心没肺的笑声,轻快,悠扬,逝去的童年,再也回不去的夏天。

罗大佑是一代人的记忆(罗大佑-回不去的除了童年)(4)

光阴、乡愁成了罗大佑歌曲中无以言喻的感动,就像那个时代台湾文人,带着厚重的感激,怀着对中原的眷恋,谱写着华夏民族的原生情感。他是天生的词人,是华语流行乐坛当之无愧的一面旗帜。

童年时期,听了很多故事和歌,有中二与狗血的英雄梦想,做过五彩斑斓的梦。然而波澜壮阔的梦想最终都会变成清风月白,岁月在菜米油盐中细水长流,纵使心中有山川湖海,仗剑天涯,到最后都囿于现实,归于恬淡。

童年的那些美好的夏日,再也回不去了,纵然年华消逝得不可阻挡,偶尔也会为了初心歇斯底里地呐喊,砥砺前行。愿海阔天空里的你我,不要变,因为那些年华从未腐朽。

此刻,我心里想的是,爷爷和那台收音机若都还在,该有多好啊。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

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手里的漫画

心里初恋的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