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八段锦成了土洋通吃、老少皆爱的全民健身热宠。不久前,在北京冬奥村,八段锦再次凭借实力“圈粉”。这个只有八个动作的传统健身功法究竟拥有什么样的魔力?本期健康周刊带大家走进八段锦的“治未病”世界。
每段一个动作 八段健身“养正气”
八段锦源于南朝梁代,到宋代已在民间流传,经过历代养生学家和习练者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古人将这套功法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同“锦缎”般优美而柔顺。
八段锦这一健身功法与中医养生理论息息相关。中医以气血为核心,特别以元气为根本,认为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则百病丛生。因此中医养生就是始终保持身体气血充足,保证气血与经络、经穴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一个完整的调节过程。
作为由古代导引总结发展而成的一种传统养生术,八段锦功法通过对外在肢体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使全身筋脉得以牵拉舒展,经络得以畅通,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功效。
八段锦的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对应着一个七字口诀。从第一式到第八式分别为“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鞠躬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双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如射雕
作为八段锦中的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刚好体现了中医预防治疗的整体观,同时也有全面唤醒机体潜能的作用。
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包括心、肺、脾、胃、肝、胆、肾、大肠、小肠、膀胱等内脏器官。元气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通达全身,故三焦顺,正气升。这一式通过上举吸气,下落呼气增加膈肌运动,加大呼吸深度,疏通三焦,按摩五脏六腑,提高脏腑功能。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在这套功理逻辑完整的健身功法中,每一个动作都能针对相应的局部起到应有的效能,并通过局部调节整体。例如在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中,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与疏通作用,久之脾胃滞气疏散,中焦气血流通,脾胃为后天之本,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以滋养全身。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鞠躬固肾腰
每天十二分钟 循序渐进“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黄帝内经》,其核心思想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防止复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中医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当人体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流畅,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难于产生,就不会发生疾病。
而八段锦这类健身功法就是中医“治未病”的有效方案。通过习练八段锦,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对抗病毒侵蚀的功效。
海南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程亚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八段锦这一健身功法的优势在于老少皆宜,招式简单易学,不受年龄、天气和地点的限制,做完全套只需12分钟左右的时间,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亚健康人群尤为适宜。当前较为普及的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版本,人人都可以对照习练。
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的功法特点为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其中“松”指的是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在练拳过程中,要注意神与形合,气寓其中,即三调合一。
八段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因此程亚伟建议,初学者可以先从模仿“形”入手,再体悟“意”与“神”。
除了循序渐进以外,八段锦习练要领之一就是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海南省中医院脾胃肝病科护士长王芬是该院首批学习并推广八段锦的医护人员之一,并录制了相关教学视频。王芬表示,在日常的习练中自己也在逐渐感悟和调整,追求准确和灵活,她和同事们也会在每周的固定时段带领患者习练八段锦。
“这八段动作既是一个整体又相对独立,每一式都可以单独练习。例如第一式就很适合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们在工位上进行舒展放松,现在也有了萌版的‘办公室八段锦’教学。”王芬发现,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变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传统运动养生“治未病”的行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宫绘本站式《八段锦册》,描绘的是站式八段锦的动作要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