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疯狂变革,智能化时代正加速到来,你们是否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杂志《读者》、《知音》、《故事会》?

最近在读2015年合订本《读者》。想起以前每月购买杂志的青春岁月。

上世纪九十年代,没有智能手机,互联网时代还没到来,正是纸媒的天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报刊亭,出门在外买份报纸,既打发无聊的时间,又缓解舟车劳顿。

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杂志就有《读者》,还订阅过《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知音》。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两个名字,他们都爱读《故事会》,一个是仁科,一个是去了美国的凤姐。至于为什么,感兴趣的就去搜索吧。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1)

八几年,我上小学时就在县图书馆办理了借阅证,常利用周末时间去图书馆借阅图书,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2016年图书馆搬家,一来二去不方便,家务事、孩子、手机占据了所有精力,就很少再去了,但这张读者证一直放在我的卡包里,仍可以随时使用。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2)

1992年,葛优、吕丽萍主演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热播,就是纸媒盛行的见证。剧中,他们办的杂志名为《人间指南》,一位总编,五位编辑,每天处理作者投稿、读者来信,接待天南海北的读者,经历各种各样的故事,忙了埋头工作,闲了喝茶聊天,在纸媒盛行的年代,纸媒工作者到社会上也受人尊重,当时真的好羡慕有一份这样的工作。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3)

那时候,谁也不曾想过,几年间,纸媒遭遇瓶颈,逐步没落,一个个报刊亭从街头消失,一家家报纸杂志迎来告别时刻。“敬告读者:《XXX报》将于X月X日休刊。”最近几年,至少100多家报纸相继休刊。一大批曾经妇孺皆知、红极一时的报纸杂志,忽然间就成为历史,纸媒时代一去不返。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4)

因多家报刊停刊停办,发行量下降,再加上广告经营业务的下滑等因素,报纸出现减张、缩版、减量的情况,随之而来的产业链效应,致使报业新闻纸产量继续下降、国内多数新闻纸厂处于行业性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小新闻纸厂近20家。截止2019年,市场却仅存3家新闻纸生产企业——华泰集团、广州造纸和山鹰纸业。格局显著改变,新闻纸产量在年年下滑,2010年我国新闻纸产量为430万吨,2018年产量仅为190万吨。

华泰集团是我们当地一家以造纸为主业的大型综合企业。它的发展起伏史,恰恰见证了纸媒业的繁荣与衰退。

2001年10月6日,华泰集团16万吨新闻纸生产线投产使得华泰从传统造纸向现代化造纸迈进了一大步。接下来几年,华泰陆续投资100多亿元,增上了6条新闻纸生产线,产能达到2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刚刚坐稳了全球新闻纸行业的头把交椅,就面临受电子媒体巨大冲击,新闻纸需求量骤减的严峻考验。华泰决定削减新闻纸产能,向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用纸、包装纸转型,痛下决心,将新闻纸产能比重由60%调整到17%,产品种类也由新闻纸“一业独大”发展到了文化纸、包装纸、特种纸、铜版纸等100多个品种。企业转型转出了新天地。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5)

现代化新闻纸生产线

说回读书。有节目组曾采访“音乐诗人”李健,发现他家中塞满了各种书籍。李健笑着说,正是这些书,让我走到了今天。

长年累月地阅读,使他从众多歌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独特的存在。在《歌手》中,不用智能手机、没有微信,只在台上安静歌唱,温文尔雅的他收获一众粉丝,红极一时。在《中国好声音》中担任导师,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让观众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李健。他和靳东去人民大学做访谈,两人都是公认的儒雅知识分子,但同台对比最为可怕,一场对谈就明了,谁是真儒雅、谁是假“干部”。不了解的,可以去网上搜索自行补课。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6)

李健爱读书。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作家余华和他是朋友。

作家余秀华曾写给李健六首情诗。

有记者曾问李健,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

李健想了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书中自有everything。”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7)

赌王何鸿燊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其他的我都不信,只有读书才是真的。”

董卿曾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加出色。

董卿的话让我又想起李雪琴曾经说过的塑料袋理论,好运气就像东北人爱攒的塑料袋,平时也不舍得扔,不定什么时候要装点什么东西,就掏出一个派上用场。

知识的积累,就像我们平时积攒的塑料袋,它总会在未来某个时候派上用场,成为关键时候助你一臂之力的好运气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8)

今天,我们从报纸杂志休刊,聊到纸媒逐渐没落,从造纸厂转型,再到名人读书,天南海北侃大山,仿佛跑了题,但我始终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给自己找点时间,放下手机拿起书,给大脑充充电。

丰富的知识,是你坚实的后盾,是你过硬的底气。

当你了解别人不了解的事物,能做别人不会做的事,好运便会悄然来袭。

所以,请一定相信,那些刻在你脑海里的知识和技能,终有一天会回馈于你

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一位聪明人的故事(你可还记得风靡一时的读者)(9)

抄书第七十三天

#微头条生活养成计划##创作挑战赛#

#抄书打卡#第七十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