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是衡量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对儿童身高也日益重视,但在孩子长个的问题上还有很多认识误区和不科学的做法,不但对孩子长个无益,还可能妨碍了孩子长个儿。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1)

误区一:身高由遗传决定,没法干预

天津医大总医院儿科主任郑荣秀教授表示,在孩子身高问题上,先天遗传因素占60%,后天环境因素占40%,因此后天努力仍能帮助孩子蹿个儿。

孩子的遗传身高也叫靶身高,男孩是(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 13)/2(±5 cm),女孩是(父亲身高 母亲身高-13)/2(±5 cm)。在此基础上,后天的环境因素也能影响孩子的身高。后天环境因素包括营养、睡眠、运动、心理、内分泌和疾病,良好的环境因素能有效促进身高增长。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2)

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孩子长个儿?

1、富含蛋白的均衡饮食。

2、有效锻炼。

中等强度的跳绳运动是简单易行又很有效的增高运动,建议每日一次,30分钟,饭前进行。运动时心率可在140至160次/分。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3)

3、充足睡眠。

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长期影响,非常关键,因为人体70%至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儿童期的孩子生长激素在晚上9点以后开始呈脉冲式分泌,晚11点左右都会有一个分泌高峰,处在浅睡眠状况下的孩子则不容易达到这一高峰

4、良好心情。

情感因素对身体发育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就如同营养元素被重视一样。在孩子生长发育期,家长应尽量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孩子多沟通交流,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压力过大也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4)

误区二:吃营养品多补钙能长个儿

有些家长“恐矮”,看到孩子身高不理想,或者检查出身高发育迟缓及矮身材,就开始给孩子进补各种营养品,吃很多钙片,殊不知,这样不仅不能增加身高,反而可能引发性早熟,让孩子停止生长。

家长要警惕性早熟对孩子身高的影响。营养过剩会让孩子性早熟,孩子性发育期提前,性激素分泌增加一方面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另一方面会促进骨骼发育,导致骨骺提早闭合,这两点都会影响身高。研究结果显示,性发育早1年,身高损失在5厘米左右。发现孩子性征发育表现早或突然长得很快,应及时就医干预治疗。家长也要及时反思孩子的饮食、睡眠、运动和情绪,甚至是生活环境,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在营养方面,有利于长高的食品包括奶制品,建议多吃奶酪、酸奶,注意不要用含乳饮料代替牛奶;豆制品;蛋、肉、鱼等动物性食品;各种粗粮,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进长高。

另外,单纯的补钙并不能促进身高增长,充足的钙能强壮骨骼,但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孩子们应通过勤晒太阳以及充足的户外活动来补充维生素D,每天至少要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碳酸饮料、含糖分多的饮料、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头类制品以及快速长成的鸡肉、河鱼等都是不利于孩子长高的食物,要少吃。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5)

误区三:孩子个矮可能是“晚长”

“俗话说,二十三蹿一蹿”,“孩子都有早长晚长”,这样的话有道理吗?

这种理念让相当一部分生长发育迟缓或矮身材的孩子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到底早长还是晚长,要看孩子的骨龄情况,面对孩子身高异常,家长不可一味消极等待,也不要盲目投医,破财伤身。

身高是衡量儿童体质健康的重要指标,20岁后身高没有继续增长的可能,因此家长要尽早关注儿童身高,学会管理孩子的身高,建立孩子的健康档案时要包括身高。身高管理首先需要家长定期(每3至6个月)给孩子测量身高。

大多数孩子出生时身长:约为50厘米

生后3个月:平均增长11至12厘米

3至12个月龄的宝宝:平均增长12至13厘米

1至2岁的宝宝: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身长平均增长10厘米

3岁至青春前期:平均每年增长5至7厘米

青春期(男孩13至20岁,女孩11至17岁):进入人生第二个快速生长期,男孩平均每年增长8至12厘米,女孩每年增长7至10厘米,这一时期,骨骺逐渐闭合身高停止增长。

家长可以每年记录孩子的身高,并上网下载中国2-18岁男童(女童)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将孩子的身高标在曲线图上,与标准曲线图进行对照。如果孩子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以上标准或者身高值长期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就应及时就医分析原因并进行干预。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6)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7)

通常婴幼儿期(3岁以下)生长速率<7厘米/年;儿童期(3岁-青春期)生长速率<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率<6厘米/年可考虑儿童生长迟缓。

孩子6岁以后最好能每隔2到3年测量一次骨龄,了解孩子骨骼生长的状况和预测身高,若预测身高不理想,应及早进行干预。

每个孩子身高确实有早长和晚长之分,骨龄可以真实地反映儿童生长的实际生物年龄。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左手腕X光片骨龄测定。骨龄预测身高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年龄越小准确性越低,多次测量较单次测量准确度高,青春期前后预测准确性更高。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岁之间,落后或超前过多即为异常。发育提前的孩子骨龄提前,生长高峰可能提前出现,骨骺提前闭合,会早长,表现为当前比较高,但成人终身高降低。骨龄延迟,则可能出现晚长。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8)

最后,专家提示,孩子的身高不完全由遗传决定,定期监测、评估和科学养育能人为助力孩子长高。如果发现孩子在同班同学排队或座位总是在前3位排,或连续2至3年裤长不变,即应警惕孩子矮小及生长速率减慢,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特别是一些矮身材的孩子,早发现早干预多数能达到正常身高水平。

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生长期(孩子要蹿个儿家长须上心)(9)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