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增高神器是真的吗(网红增高神器吃了长15厘米)(1)

网上售卖的“增高神器”五花八门

网上增高神器是真的吗(网红增高神器吃了长15厘米)(2)

网上增高神器是真的吗(网红增高神器吃了长15厘米)(3)

产品宣传声称增高效果显著

■早报记者 李菁 文\??

打着“增高神器”“巨人套餐”的旗号,宣称3岁到38岁使用后都能长高3到15厘米,真有这么神奇的增高药吗?近日有市民向本社24小时报料热线96339反映,自己购买网红“增高神器”给孩子使用之后,并没有效果。记者调查发现,许多这类产品其实是钙片,但大多没有备案,而且存在虚假宣传之嫌。营养师提醒,身高和许多因素有关,并不是说吃钙片一定可以长高,不应该盲目迷信所谓的“增高神器”。

市民:“增高神器”用3个月 孩子只长了1厘米

“我的身高158cm,我老公身高170cm,非常担心孩子长不高,之前买了一款增高外用贴给5岁的儿子用,但根本没有效果。”市民林小姐反映,儿子比同龄人的平均身高矮近10厘米,她经朋友介绍了解到网上有一种“增高神器”,可以帮人迅速长高。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林小姐发现“增高神器”除了内服产品,也有部分是宣称刺激增高穴位的外用贴。担心口服类产品含有激素,她最终选择的是外用产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3个疗程产品,共300元。儿子贴了3个月后,只长高了1厘米,林小姐认为这是正常生长,并非“神器”的作用。

记者打开林小姐发来的商品链接看到,该款产品宣称使用3个疗程可以长高3-9厘米,使用5个疗程可以长高9-15厘米,产品宣传中还提到了“医用级”“穴位疗”“远红外疗”等字眼。

记者发现,这个提到了“中医”的外用产品,商品名称里却标明“生长糖果”几个字。查询该网店的营业执照,该店的经营项目是预包装食品(不含冷藏冷冻食品销售)、保健食品等。在该商品链接的评价里,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好评是刷的”“这是‘智商税’”。

调查:称打开闭合的骨骼 产品宣传神乎其神

记者在网上购物平台搜索“增高神器”“巨人套餐”后发现,有不少自称可以增高的钙片类产品,价格在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商家都称服用后可以长高3-15厘米,而且3岁到38岁都能使用。

在一家销售“发育咀嚼片”的店铺内,记者看到该款增高产品每月销量超过1000份。店家表示,服用这款产品可以“圆你的长腿梦”,并可以“刺激骨细胞,打开闭合的骨骼”。记者发现,除了标明是钙片,这款商品也标了“糖果”二字。记者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后发现,该品牌仅有一款维生素E胶囊有备案,并没有该款钙片的备案。

在另外一家增高产品月销量超过500份的店铺内,商家宣称该产品为进口产品,可以改善生长因子,促进二次生长发育,但是记者查询后并未找到相关备案。

记者发现,不少店铺的“增高神器”都被标注为“糖果”,从成分上看主要是钙。尽管一些产品有数千次好评,但有消费者提醒“评价都是刷的”,也有不少人表示“没有效果”“一点作用都没有”“白花钱”等。

律师:保健品不能宣传疗效 购买增高产品需谨慎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和广告不得宣传疗效作用,而且发布保健品广告须经审批。

“就算是药物,也不能违反《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按照相关规定,药品广告中不能出现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内容,也不能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更不能含有明示或暗示服用该药能增高的内容。而网上销售的‘增高神器’不仅不算是药品,甚至不算保健食品,如此夸张地宣传增高疗效存在违规行为。”北京市京师(泉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郭婷婷表示,购买所谓的“增高神器”应谨慎,短时间内长高15厘米的承诺不可信。

另外,根据《广告法》有关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

营养师:长骨骨骺端闭合后 无论吃啥都难增高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林颖杰表示,网上这些“增高神器”不管是外敷还是内服的,大多强调的是补钙作用。

他认为,从营养学上来讲,吃钙片有一定的辅助长高作用,但并不是说吃钙片一定就可以长高,所以只需要保持体内不缺钙就可以了。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期,身高和许多因素有关,最基本的为营养、遗传和环境,想要长高需要均衡的饮食、合理的营养、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多吃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适当补钙。他提醒,网上的某些产品出于商业目的,会将功能过度夸大,孩子家长不应该盲目迷信某些所谓的“增高神器”。

另外,在青春期,人体的长骨骨骺端没有闭合,适当服用钙片,同时配合补充维生素D,增加营养以及多运动都有助于长高,但如果长骨骨骺端已经闭合,无论吃什么、贴什么都收效甚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