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人与人拉开距离(是什么毁灭了你深度思考的能力)(1)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正在被一点点的毁灭!

01,我们选择了怎样的媒体,媒体就用怎样的方式来塑造我们!

奇葩说第一季刚播出的时候,眼前一亮,毕竟是一个有内涵有价值的综艺节目,难能可贵。

但看到最后你会慢慢发现,道理止于煽情,逻辑永远辩不过故事,

在一群选手中,最欣赏的就是陈铭,无论是思考角度、逻辑论证,还是思辨能力,都比其他选手高出不止一个层次,当然,也不是说其他选手不好,也许走的路线与策略不同。

但节目组苦心孤诣,总是给陈铭贴上鸡汤王的标签,甚至每当陈铭开始发言的时候,马薇薇总是喜欢来一句:又在呼唤爱了。

如果我是陈铭,我肯定不喜欢这样的曲解和侮辱。

最终,看实时投票你会发现,观众并不在乎谁说的有道理,也不关注是否符合逻辑,他们只关心谁说的声情并茂,音乐响起,情绪酝酿起来了,票数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因为观众只能理解这些。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话题:如何看待现在越来越多的大V靠爆照、讲故事、抄袭段子起家?获得几千上万的关注?

有一条高赞回答是这样的:如果通过爆照、讲故事、抄袭段子、熬鸡汤,能获得几千上万的关注与点赞,而靠分享专业知识、讲述自我提升、甚至就算是得到编辑推荐,却只有区区几百个,你会如何选择?

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人与人拉开距离(是什么毁灭了你深度思考的能力)(2)

喜茶当年可谓是风靡一时,有一天下班,我被朋友生拉硬拽地去公司楼下新开的一家喜茶店,门口竟然排着几十米的长队。

队伍中男女老少、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其中不乏像我和朋友这样,背着公文包的白领。

他们有的结伴而行的两两聊天,但其余90%的人都在打王者荣耀。

这样的场面不禁让我眉头紧锁,感到特别惊讶,这些人竟然这么闲?

为什么愿意把大把的时间耗费在这些事情上?

我的脑海中不停的浮现出一句话:下班后的8小时决定你与他人的差距......

我告诉朋友,让我在这排队几小时就为了买一杯奶茶,不如杀了我,于是,便匆匆离开,剩下朋友一人继续在风中凌乱。

在我看来,花这么多时间排队买奶茶,打游戏,真的是太奢侈了,看看书不好吗?

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人与人拉开距离(是什么毁灭了你深度思考的能力)(3)

02,是什么毁灭了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让我们在沦为“废人”的路上,渐行渐远?

1955年,一个名为如何应对全球化的主题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

与会人员有老布什、撒切尔等等,集合了全球500多位各行精英。

会上一致认为,全球化加剧贫富差距,会使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上,剩下的80%人口会逐渐被边缘化。

那么,如何化解这80%的人与20%精英之间的冲突,如何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他们认为需要从两个方面解决:

一,发展发泄性产业,包括色情业、赌博业,以及有暴力倾向的影视业、游戏,并集中报道无休止的舆论、八卦、口水战等等,让愚民们将多余精力发泄出来。

二,发展满足性产业,包括报道娱乐圈新闻、明星花边、家长里短;发展廉价品牌,各种小恩小惠的活动,以及偶像剧、综艺等大众化娱乐产业,让大众沉溺于享乐和安逸中,从而丧失上进心和深度思考能力。

总而言之,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让他们有东西可看,便会沉浸在快乐之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Tittytainment战略,这个战略成功了吗?目前来看,挺成功的。

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泛滥的时代,偶像剧、明星、娱乐圈、微博热搜、暴力冲突、情绪煽动、阶级对立、低幼化游戏等等等等,充斥在我们的日常视野中。

但这些和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与哪怕半点价值!

微博热搜,可以买,可以冲,给够营销团队的钱,想上什么就上什么。

百度新闻,绝大多数是标题党,不是哪个明星出了新戏,就是谁谁又闹了绯闻。

更别说朋友圈里疯传的各种推送了。

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人与人拉开距离(是什么毁灭了你深度思考的能力)(4)

前几天,久未露面的刘翔突然登上微博热搜。

一切都源自于一位网友分享的冷知识:

刘翔是唯一一个在直线跑道上真正超越黑人运动员,甚至创造了连白人都没做到的记录。

刘翔参加了48次世界大赛,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的季军,然而有些人却只记得他退赛两次。

十一年后,当退赛事件终于渐渐散去,当谩骂过他的人渐渐成熟,大家终于知道了刘翔的伟大和不易,也终于想起了要对刘翔说一声“对不起”。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位国家功臣,一旦走下神坛,就会招来无数脑残的阴谋论?

答案很简单,这就是典型的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的例子,当你评论一件事物时,你会下意识的选择并相信那些由媒体、大众为你选择好的信息。

他们通过阻断你的希望,让你活在他们为你设计好的框架里,停止思考,失去独立,越来越依赖于环境。

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人与人拉开距离(是什么毁灭了你深度思考的能力)(5)

03,最后,如何才能在信息洪流时代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随波逐流呢?

远离幼稚的语言刺激、媒体、社会人,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的目标。

什么是稚嫩的语言,每年都会兴起的网络流行语就是,诸如:扎心了老铁、666、牛逼、卧槽等等。

为什么要远离?因为语言塑造了思维,并不是说他们不好,用在朋友之间偶尔开开玩笑还是可以的,但如果真有一天,你只能一句卧槽走下的时候,岂不是很可怕?

如果可以,拒绝那些肤浅的影视、娱乐圈资讯、明星八卦,只看优秀的作品,例如《黑镜》、《权利的游戏》之类的。

记得在一期《圆桌派》上,坐席嘉宾香港导演王晶说了一句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中国的影视剧票房收入,以及各大热搜榜的统计,几乎都来自于三四五线城市。

这是否也恰好印证了Tittytainment战略?

不要让自己成为愉悦感的奴隶。

不动脑子,能带来短期的愉悦和轻松,但长期来看,它只能导向空虚和无聊。

最后,找到一件有长期收益的事情,并从中获得幸福感。

其实,当你真正能安心坐下来读书学习,并从中获取知识,将它们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时候,所带来的快乐,真的是无与伦比的!

不需要追求物质收益,也不需要苛求成为领域专家,它的意义,是帮助你对抗慵常、平凡、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让你保持头脑的清醒。这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