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射洪县双溪乡定力五叉树村发展扶贫产业举办首届芍药花节回眸

百姓生活网西部新闻 特约通讯员 赵江 记者 邓家华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1)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2)

图:遂宁市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场景。

[导 读]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双溪乡,由原双溪乡和仙鹤乡合并而成。位于梓江下游、射洪县北部,地处涪江、梓江夹角地带,江域跨度达12公里,东与太兴乡、东岳乡相邻,南与广兴镇、玉太乡接界,西与金华镇毗邻,北与复兴镇接壤,距县城16公里。双溪全乡幅员面积41.8平方公里,由五叉树、轿顶山、青杠林、大沟、天山、井江、神鹤、鹤桥、朝真、九龙、飞凤、化城、红庙13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1个社区组成。全乡人口2万余人,以汉族为主,兼有藏、回、羌、苗、彝等13个少数民族共167户、489人。乡内有鹤桥村何氏家族墓为省级文物保护点,另有6处县级文物保护点。境内地貌以浅丘为主,耕地面积15180亩。其中,稻田3880亩,旱地11300亩。全乡有林地34520亩,森林覆盖率达52%以上。双溪乡政府所在地为双溪场镇,距离射洪县约16公里。五叉树村,是双溪乡芍药产业发展的经济支撑基地。自古以来,双溪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发源于绵阳市梓潼县的梓江水,千百年来在双溪乡境内蜿蜒流淌,形成了显明独特的自然地貌,山水风光无限美好,众多摄影、书画爱好者称之为“碧水双溪”、“射洪小山峡”,是微电影拍摄、书画爱好者写生、旅游踏青的理想之地。而今年春天举办的“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让五叉树村这个川中腹地不起眼的沉寂小山村沸腾了,双溪乡为此以扬眉吐气、名声大振,十里八乡的村民赞叹不己,百姓的脸上绽放出从未有过的欣喜、开颜、欢呼、雀跃。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3)

图:遂宁市射洪县双溪乡。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4)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5)

图:遂宁市射洪县双溪乡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

攻坚自有担当者

蓝图锦绣泱泱业,壮志凌云赫赫功。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握时间节点,努力补齐短板,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近年来,射洪县双溪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双溪实际,坚持以“山水为体、文化为魂、产业为要、发展为先”的核心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全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精准发力,以“产业帮扶”为抓手,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着眼“造血”扶贫、可持续脱贫致富,瞄准双溪特色产业,组织实施了原生态芍药特色产业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引人注目是今年4月份在双溪乡五叉树村芍药花基地举办的“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那种空前壮观的情景,至今令双溪的百姓们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草长莺飞季,春光明媚时。2018年4月20日,规模盛大的 “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在双溪乡五叉树村芍药花基地隆重举办。引来了新疆、河南等地和省内县内乡外众多家客商争相前来设点经营。“芍药花节”的成功举办,成为双溪乡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为五叉树村的经济发展、村民致富锦上添花,标志着五叉树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才能无愧于国家和人民。记者在釆访中了解到,五叉树村的扶贫攻坚、发展变化,与射洪县人大代表、双溪乡五叉树村党支部书记、前任村主任敬承兴的敬业担当、带头引领息息相关。敬承兴懂得: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才是不朽的。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和村级领导干部,在他的眼里,要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干实事、发展产业才是真道理。敬承兴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麦浪起伏,瓜果飘香,牛羊成群,鸡犬相闻。2015年,敬承兴担任五叉树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时,尽管只是一名身处基层前沿的小小村官,但他修官德、养正气、敬民意、尽责任、敢担当,带领村民,结合村情实际,坚定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致富理念,先后打通了村上最后一条2.3公里的断头公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他免费给村民们送去鸡苗2000只,并多方奔走筹集资金和引进技术,采取奖补结合的方式,鼓励村民创业致富。正因为有了这些勇于作为的善举和实实在在的为政之道,才使得“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在五叉树村芍药花基地成功顺利举办。记者特地为此记录下几则“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 的真实故事和有趣见闻: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6)

图:遂宁市射洪县双溪乡五叉树村芍药花基地。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7)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8)

图:我国传统名贵花卉——芍药花。

芍药花酬有备人

2018年4月20日清晨5点过,天刚蒙亮,双溪乡仙鹤场上的何多礼夫妇就已吃过早饭,等着白琼和另两家人的到来。他们要一同去芍药花节上摆摊。

在仙鹤场上,何多礼家的日杂副食店、白琼家的中餐馆规模算是较大的。20日仙鹤赶集,本来是有生意可做的,而那芍药花节更吸引着他们。几天前他们去过双溪,探听那节是否真能办起来、来赶节的游人多不多、辛辛苦苦舍近求远去摆摊设点能否赚到钱?他们问过不少人,只有乡上领导给过他们肯定的答复。白琼说何哥,你拿决定。何多礼便下了决心:干!管他人多人少,管他赚不赚得到钱,反正芍药花节是件新鲜事,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去凑个热闹。何多礼和白琼商定,两家的摊子摆在一起,熟食、烟、酒、饮料等一同经营,就都有个相互照应。白琼说何哥,我心里没底啊,到时候饭煮多了怕客人少,煮少了又怕客人多。其实,何多礼心里也没底。

不仅何多礼心里没底,双溪街上开中餐馆、米粉店,经营茶水副食品的人家热情都不高。提前几天,双溪乡分管文化旅游工作的副乡长赵江、梓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金国等人就挨个给店主们做工作,要他们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到时候游人连饭都吃不上,烟买不到水也没有喝。有人问他们,货源组织多了,到时候卖不出去哪个负责?赵江是此次芍药花节系列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芍药花节能否举办成功,他心里没底也有底。没底,是他们从没举办过这样的大型活动;有底,是他们已做了大量的前期组织宣传工作,社会反响很大,相信游人不会太少。省外新疆、河南等地有近10家客商、省内县外、县内乡外也有20多家客商报了名到时定会来设点经营,反倒是本地人的顾虑多。赵江只有劝说,后丢下话:你们到时候别后悔!黄金国家和他表弟家都是双溪街上开中餐馆的,就有人盯着他们在如何做准备。白琼见双溪本地人没把芍药花节上的经营活动当回事,对何多礼说何哥,仙鹤到双溪10多公里啊,我们来来回回搬这盘那,真值吗?做了几十年小生意的何多礼说,不要管那么多,我们就当是搞起耍,能赚钱最好,亏了也没啥了不起。白琼说好吧,都听你的。何白二人还请了两个人帮忙,赚钱亏本工钱照付。提前两三天,他们就去县城进货,就去双溪划定的地点打灶、布置摊位,一车车将大铁锅将大米将一次性使用的餐具、将烟酒饮料矿泉水往双溪运。

几天后,去仙鹤问何多礼:听说你们赚得不少?何多礼夫妇笑得亲切。何说还行,忙一天,比在仙鹤街上守半年店挣得还多。仅20日那天,外乡外县外省40多个来摆摊设点的,都大赚而归。当天有街上开餐馆开米粉店开副食店的,有人精神不振不愿接受采访。有人惋惜:哪晓得那天那么热闹,上万人啦,都怪没听领导的话。说来年吧,来年早做准备。但更多的诸如“临江饭店”、“珍宴餐厅”等都赚得盆满钵满;“鼎丰农庄”农家乐请了厨师和帮工,70桌的坝坝宴从半上午摆到傍晚。也是在那天,双溪及周边的土鸡、土鸭、土鸡蛋、土鸭蛋、蜂蜜、时鲜水果等土特产品,被贩卖一空。

这就是一个芍药花节的魅力。这魅力,只为那些能把握商机、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

唤醒青春赛村姑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芍药花节举办的前一两个月,射洪县双溪乡就已美名远播。双溪乡副乡长赵江、五叉树村党支部书记敬承兴等人很会办事,他们以至诚至情请到了县旅游局、县农业局、县文联各协会的一帮“策划大师”,为芍药花节的筹办和举行出谋划策:川报记者来了,一篇《一朵芍药花开出的高附加值》,为将举办的芍药花节画龙点睛;市县媒体来了,双溪的美山美水美风景,大量的报道为双溪的旅游凭添雅韵注入神韵;“十里梓江,水韵双溪;百亩芍药,醉美鱼乡”系列网络媒体的轰炸,最是吸人眼球吊人胃口;“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引人入胜的系列形象MV爆红网络;敖长生等歌唱名家及众多文艺界大腕莅临双溪,为芍药花节献艺并作为评委遴选双溪“最美村姑”……

这是在为双溪、为射洪首届芍药花节造势,是在吸引游人,但双溪的女人们心痒痒了。不仅是年轻的姑娘想成为“最美”、在早早地设想着如何妆扮自己靓丽登场。就连妈妈们、奶奶们也不甘寂寞了。妈妈辈、奶奶辈也曾经“姑”过,上了年纪算什么?上了年纪也要和姑娘们比上一美、赛上一最!

芍药花节还没有亮相,双溪的女人们就兴奋不已。现在农村人都有了手机,都会玩视频、会上网,都争相着去目睹视频上、网络里“犹抱枇杷半遮面”的“小芳”们;相互串连着、鼓动着要参加“最美村姑”的比赛,还偷偷去观摩别的女人的参赛节目;而更多的女人不放过观看每一场从初选、初赛到决赛的表演。

30多年前的兰兴芝,是射洪县曲艺团的主角,后来剧团垮了,她出嫁到双溪成了家庭主妇。选“最美村姑”的风声一出,年过50的兰兴芝坐不住了。她一个人开着茶馆,还有个患严重脑疾的女儿离不开她。可她就是不服命运的捉弄,就是想找回30多年前登台的感觉,就是想人生再青春一回、美上一次。可儿子和丈夫都在外地打工,她那颗心,是又痒又痛。终于,她狠下心,电话下令丈夫和儿子回家经营茶馆、去芍药花节主会场边摆摊卖茶水,自个儿“疯”了似地唤青春、找感觉、练节目。半老徐娘的她,不负初衷,在决赛上争得了个亚军。回到家,兰兴芝拥抱着丈夫,心酸兴奋的泪水挂满了脸腮。

曹雪梅和女儿谭梦莎,原居住在农村,几年前才住到仙鹤街上,参选“最美村姑”的广告一播,曹雪梅心动了,立即叫回正在上大学的女儿说:“我也要参加比赛。” 女儿笑着对母亲说:“您都一把年纪了还参赛?那是选村姑不是选村妈。” 母亲说:“那我们就比一比,看哪个能拿到冠军!” 于是,母女俩便各自为阵,互不通报,暗中较劲演练着各自的参赛节目。结果,决赛中的母亲光彩照人、技压群芳,一举夺得了冠军。女儿也不示弱,捧回了季军。回到家后,女儿笑着对母亲说:“想不到老妈还真有一手。” 母亲得意地答道:“老妈可是多面手呢!”

这就是双溪的“姑”们。最美村姑,美出了双溪女人的神气洋气。如今,双溪街上和村里头那些个小广场上,已不再寂寞;而在家里,女人们的坐姿站姿谈姿笑姿,都更美了。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9)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10)

遂宁市射洪籍歌唱家敖长生回家乡为芍药花节献歌并担任“最美村姑”此赛评委

“老上访”成了讴歌者

赵成章明年满70岁,可看上去也就60来岁,一说一笑,显得很是爽快:说话做派带点文人气。在双溪,他是出了名的“老上访”,近年来在县内的诗歌报上发表了几首小诗,更增加了他的名气。

他家住五叉树村,就在街背后。一楼一底的小青瓦房里很是整洁,房前一荷塘,荷间有各类鱼们在游戏;房屋周围香樟、银杏和花草很是繁茂。问他老婆是不是去守店了?“她才不管那店,”赵成章说,“她老说我钱不归库。”问他胆子不小,钱敢不入老婆的金库?赵嘿嘿笑,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

1965年,赵成章初中毕业后,家里没有能力供他继续上学,便回乡当起了“农二哥。”恢复高考后,他本想报名参考上个中专或大学的,但弟妹们成绩都好,为了让他们能继续上学和扶养好自己的子女,只好放弃了求学的念想。他的小弟是双溪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他的儿子大学毕业,现已是成都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老板,女儿是绵阳一所名校的教师,孙子正在中科院读研。“我自己的人生失败了,但儿孙们成功了。”赵说。你不是失败者,在双溪不是很有名气吗?听说你还是个慈善家?赵嘿嘿笑,说慈善家不敢当,说他对儿女们很严,要他们定期向家里“进贡”。儿女们的进贡和他自己的开店所得,都拿去资助贫困学生了。赵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详细地记载着他资助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共有8个学生,大都资助到高中或大学毕业。记者问道: “你记这些干什么,是想得到回报吗?”“我才不要哪个回报呢。”赵说,“这个本子你是第一个看到的。每资助一个孩子,我都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我命中上不成大学,可我要尽其所能,为那些孩子的成功铺路。”说这话时,赵成章没有了笑容。

话题被引向“老上访”上。赵成章恢复了一说一笑:“不说那些了。反正我早已臭名昭著,得罪了很多干部。”在记者的要求下,赵成章拿出了厚厚一叠材料来,有他做的被检举人的光碟,有检举上访材料的手抄稿,一看落款时间,都是几年或十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好了,从上到下都走上了正轨。”赵说,“我抽时间就把这些东西一把火全烧了。”

赵成章几次给乡党委、乡政府领导写信,极力推荐敬承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这小伙子人能干,心术也正。”赵说。嘿嘿笑时,赵拿出他几次推荐信、他自费走访县内外不少地方所形成的发展五叉树村发展双溪产业的“建议书”的手抄稿给记者看,并说:“敬承兴真没让我看走眼,他一当上书记,就引进芍药产业,办起了芍药花节,老百姓得实惠啦,那些脑瓜子灵动又啃吃苦的人家,芍药花节中都赚钱了。那些贫困户,虽说眼下是脱贫了,但只有坚持走产业兴村、旅游兴村的路子,才能让他们真正脱贫。说他在芍药花节后走访了一些原来的贫困户,像赵本山、陈本奇等人家,利用自家的院坝、草坪和敬承兴给他们划定的停车收费路段,光20日那天一家人就挣了两、三百元;还有村里其他贫困户,敬承兴把他们给召集起来,每天开工钱,要他们在路边巡逻、守芍药花、晚上轮流看守摊位,也挣得可以。”赵成章接着对记者说: “不搞产业,不搞芍药花节,人们到哪里挣钱去?” “所以,我也转型了。我这老上访,变成了讴歌者。”

赵成章说,他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个诗人。他说,过去看到那些晦暗的人和事就心不平,没热情写诗。现在好了,干部们在操正步、在为百姓实心实意办实事,就有了写诗的激情。赵成章拿出一叠诗稿要记者“斧正”。都是些歌颂当下乡村干部“务正业”的、咏诵梓江水、梓江鱼、梓江两岸村姑的、赞颂芍药花、芍药花节的。他很得意地告诉记者,其中哪几首诗在哪家小报上发表了。老实说,那都是些不怎么富有诗意的打油诗,记者也没有能力为其“斧正”,只能说些鼓励的话语。

听说老上访赵成章在芍药花节那些天成了志愿者,带着“刺头”们在帮着做这做那,问他有没有那回事?赵说:“有,现在我们这帮人心气都顺了,自愿为公益事业尽力了。” 记者由衷地祝愿:他的心气永远顺下去、激情燃起来,争取写出更多的好诗。

誓将穷村变富村

很多个清晨和傍晚,在梓江边上、“鼎丰农庄”外的桂树下银杏林间,伫立着一位年近40岁的青年人。心事重重的他,总在凝视着远远近近的丘景和那碧绿碧绿的江水出神。

他叫敬承兴,是国家农业部、共青团中央表彰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他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几年后回到老家,创建了“射洪县兴世伟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起了上规模的养殖场,租赁几十亩非耕地建起了银杏、香樟、桂树苗木基地,现在,那些苗木已长成林;又相继建起了大型绿壳蛋鸡养殖场,开办起“鼎丰农庄”农家乐,他的绿壳鸡蛋畅销全国。但自从被选举为五叉树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后,敬承兴就将公司一大摊子事交给了妻子赵雪梅去打理。赵雪梅对记者说: “他当个丁点大的官儿,就成摔手掌柜了?而敬承兴却说,几千只鸡的事好办,可几千人的事呢,怎么办?”赵雪梅是个秀外慧中、很明事理的女子,听丈夫这么一说,她就不再抱怨了,便说: “你忙你的事吧,家里和公司就交给我好了。” 敬承兴没说感谢妻子的话,只是说: “我是两、三千人的当家人,怎能只顾着自己的家事呢?”赵雪梅回答道: “我说了,你忙你的呀!”敬承兴仰望着高天,冒出一句话来:“我发誓,要把穷村变富村!”

双溪乡政府所在地的五叉树中心村,是由原五叉树、青杠林、轿顶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其中的青杠林村是省级贫困村。敬承兴的家,就在梓江半岛的青杠林。他家早就致富了,还曾经帮扶过村里村外别的一些人家。被选举为村党支书后,就遇上脱贫攻坚的硬仗要打。令他茶食无味的,是贫困户们如何集体脱贫。

2016年仲春的一个早上,吃过早饭,敬承兴就去了乡政府,找他的老同学、副乡长赵江要计。一连好几天,敬、赵二人一头扎到网上查资料、搜信息,找人座谈,寻求致富秘籍。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江县一条连续几年办芍药花节的信息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敬承兴和赵江庚即自费去中江考察,并洽谈好了引进中江芍药种植的事宜。回来后,当即向党委书记罗滕帮汇报引进芍药种植、走产业兴村、旅游兴村的设想,得到了罗书记的首肯和支持,便安排赵江具体负责该项工作。一段时间,他们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和贫困户代表座谈会,一个由中江芍药公司、入股土地贫困户及农户、村集体、合作社组成的五方联结利益分配机制正式形成。接下来,便是200多亩河滩地、溪边地的芍药种植;地里劳动和其后管护的工作,安排贫困户们去做,每人每月开800元劳务费。这是贫困户们得到的第一笔收入。

在敬承兴的心里,还萌生着许多设想,如赵江所说: 要走“山水为体,文化为魂,产业为要,发展为先”的致富新路子,首先要将芍药基地做出名堂来,才是让百姓看得见、得实惠的正事、大事。

按中江公司负责人的说法,芍药真长成、芍药花开得要旺,当是2018年的春4月份。那么,要办的大事,就是像中江一样办芍花节了。敬、赵二人再次请示乡党委书记和乡长,芍药花节怎么办?开明的书记乡长说,要办就要办热闹、办成功,但我们是外行,外行不能瞎指挥。罗书记当面指示他们去找内行策划,乡上会全力支持。赵江在射洪县电视台当过多年记者,又在射洪县旅游局工作过,结交的内行、文人不少。于是乎,县旅游局的、县作协书协美协歌舞协摄影家协会的一个个“家”们,构成了他们的策划团队;于是乎,立体的、平面的、网络媒体上的关于双溪的美山美水美景、关于芍药、芍药花节、关于“小芳”、关于评选“最美村姑”、关于以轿顶山四合印为拍摄基地的诸多微电影、电影展放等一系列轰炸式的宣传,让双溪和双溪的芍药花节一时间爆红全国。系列策划、筹备方案,快速摆到了双溪乡党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和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茂、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黎云凯的面前。决策者们纷纷作出批示:将双溪的芍药花节,办成“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 ! 值此,敬承兴、赵江的苦心设想、精准计划终于成为了现实,便落地生根。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11)

九里河湿地公园油菜花(川中双溪好去处)(12)

遂宁市射洪县双溪乡芍药花节最美“村姑”表演节目

羞答芍药火辣开

记者在构思本文时,没有沿用传统的作文手法,在文章开篇就浓墨重彩地大书特写、喧染芍药花节的热闹场面和空前盛况,但射洪首届芍药花节无疑是成功圆满的,这是五叉树村、乃至双溪乡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一大壮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地乡领导和老百姓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份中旬到下旬,千多辆卧车开进双溪,数万人走进双溪,20日芍药花节开幕那天,前来观光的小车排了两、三公里长,梓江两岸人山人海,实属罕见。

此番热闹,意味着什么、指向性的定义又是什么?无需记者作答。但很有意思的几个方面有必要再书一笔。

在赵江、敬承兴等人发起、策划芍药花节时,乡村干部中旁观者有之,“说闲话”甚至反对者也有之。但在20日开幕式那天,双溪所有的乡村干部全都投入到位,无一人有异议。作为第一位大事的安全和环保,在节庆那几天都做得精准细致、井井有条,其间双溪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敬承兴、赵江告诉记者,这都得益于乡党委书记罗滕帮、乡长刘长明、乡人大主席魏夕松的精心组织和无缝隙指挥。事实充分证明: 双溪的乡村干部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开幕式当天,很多领导忙得来水都没顾上喝一口,累得喉咙都冒烟了。”赵江说。白群的丈夫赵笃迅是双溪乡神鹤村党支部书记,梓江社区党支部书记黄金国家里开着餐馆,他们却没有时间顾及家人的生意。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就是所有双溪干部的胸怀。

尽管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是诸葛亮,但诸葛亮们能充分信赖和大胆任用“臭皮将”,这就是大本事。当拿到芍药花节的策划方案后,罗滕帮书记、刘长明乡长、魏夕松主席等一眼就看到了芍药花的魅力,便开始着手周密组织,以确保芍药花节的成功举办。射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茂亲自给有关方面打电话,要求全力支持。射洪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黎云凯听汇报、下双溪,现场指导。特别是原定点帮扶双溪的遂宁市科协、共青团射洪县委、射洪县邮政公司等单位的无私援助,为确保芍药花节成功举办功不可没。据记者了解,双溪的全面脱贫已于年前就将验收合格,帮扶的任务也已完成,但帮扶单位却情系双溪,在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继续支持着芍药花节的成功举办。此外,还有市、县旅游、农业、文广、扶贫移民局等部门,给予芍药花节以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记者得出结论: 党政领导和责权部门的贤明支持,是成就事业的关键!

双溪芍药花节成功举办,已经过去快半年时间,但“节庆”节庆的盛举及其本身所带来社会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常议的话题。究其重要启示在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市场之手的推动。射洪县首届芍药花节,是由四川省前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赵江等通过前华,公司联公司、人缘串人缘,县内外几十家大小企业也在该节大扬其名的同时完美了该节。敬承兴通过与北京市、四川省农科院原有的关系,请专家们走进双溪,给予智力扶持。市县文艺家们组成的策划团队,是该节成功的灵魂。有了灵魂,成功至半。

在庞大的干部队伍中,赵江、敬承兴们无疑是个小人物;在川中、在射洪,双溪无疑是个小地方。但小人物撬动了大社会,小地方吸引着大世界,芍药花节成功范例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其內涵就在于: 它让乡下人懂得了什么叫商机;让“村姑”们知道了什么叫青春;让“刺头”的“老上访”明白了如何唤发诗情;让百姓们看到了生活的前景与希望。

釆访间隙,记者在与敬承兴闲聊时问道:“普京说,再给他二十年,还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假如再给你这个党支部书记五年、十年的时间,你会交出什么答卷来?”敬承兴毫不犹豫且自信地回答:“让五叉树村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射洪“双溪”,因九龙溪、轿顶溪得名,梓江支流。双溪场因“双溪”应当是很美的,但时下如同许多小场镇,脏乱差很不入目。敬承兴对记者说: 我要汇同乡上,依靠社会力量,将“双溪”变得和梓江一样美丽。受芍药花节的启发,敬承兴正在谋划着更多更大的产业,策划着来年及今后更大规模的芍药花节和枇杷节、葵花节、桂花节、采菌节。敬承兴说: “产业兴,旅游兴,百业兴,百姓就兴;水美山美,环境美,双溪美,不愁城里人不向往。”。

是啊,只要心中装着百姓,想着百姓的天地,任何人都能成就大事业。记者坚信: 有敬承兴、赵江这样一群心系村民、情注百姓、为民爱民敬民惠民的引领者掌舵,梓江河畔的芍药花,来年必定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姹紫嫣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