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原名猪刚鬣)是明朝吴承恩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二师兄,法号悟能,浑名八戒,会三十六般变化,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帅,因酒后调戏霓裳仙子,惹来纠察灵官后,一怒之下拱倒斗牛宫,又偷吃了灵芝仙草。
斗牛宫是个神奇的地方,所有大闹天宫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孙悟空、青狮精、天蓬元帅、二郎神都与斗牛宫有关。
守卫斗牛宫是谁?是二十八宿!这就厉害了!单说一个奎木狼,为了心爱的姑娘为妻,偷偷下界,与八戒、沙僧相遇,《西游记》中说:“却说那八戒、沙僧与怪斗经个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你道怎么不分胜负?若论赌手段,莫说两个和尚,就是二十个,也敌不过那妖精。”20个猪八戒、沙僧也打不过一个奎木狼,没有20个猪八戒和沙僧,人家奎木狼却是有各怀绝技的二十七个兄弟。
过了斗牛宫,是四御办公室,那就是天庭的军政要地了,核心里的核心了,由此可见斗牛宫在天庭的重要地位。
所以猪八戒与其说酒后失德,还不如说是拱倒斗牛宫被贬下凡尘的,好在玉帝网开一面,没有收走猪八戒的兵器一一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耙)。
这九齿钉耙可是兵器谱中的圣品,材料是神冰铁,铸造人是天庭超级大牛太上老君。
在《西游记》第十九回,八戒说:“此是锻炼神冰铁、老君自己动钤锤、铸就双环金坠叶”。借五方五帝、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用净雷法咒、六丁六甲之力锻造而成。
《西游记》中黄狮怪偷走三人的武器时,开了个宴会,就叫“钉耙会”,有人说这个黄狮怪不识货,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才是No1。
金箍棒虽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但其实为大禹治水时所用测量海水深浅的定子,为水属、金属武器。九尺饤钯就不同了,“名为上宝沁钉钯,进与玉皇镇丹阙”。就是说是:这个上宝沁钉钯是太上老君拿来送给玉皇大帝作为凌霄宝殿镇殿之宝。不过这太上老君也奇怪,镇殿之宝造成了一个九尺饤钯,造成刀、戟、杖之类不更威猛吗?
估计玉帝也不喜欢,不知怎么地,钉钯就御赐了天蓬元帅,太上老君出品皆圣品,光是这个寒冰铁就是亘古罕见之物,有阴阳互补的双重功效,“举起烈焰并毫光,落下猛风飘瑞雪”,“若逢对敌寒风洒,但遇相持火焰生”。
而黄狮精也非凡品,是九灵元圣趁天尊狮奴偷喝太上老君的轮回琼液沉醉之际,私下凡间收服的得力干将,九灵元圣是太乙天尊阁下的座驾,太乙天尊是六御之一。
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有三清六御之说,六御代表上下东西南北六个方位,玉皇大帝掌管上方,后土皇地祗掌管下方,紫薇北极大帝掌管北方,南极长生大帝掌管南方,勾陈天皇大帝掌管西方,太乙救苦天尊又叫东极青华大帝,掌管东方。明白不?太乙天尊与玉皇大帝是平级的。与太乙天尊朝夕相处的九灵元圣也是见多识广的。
《西游记》中说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叫做“八戒”。
其实这八戒与佛教中的八戒是不同的概念。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大佛顶首楞严经》中指明五辛是: 葱、蒜、韭、薤、兴渠。三厌呢?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
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出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
那么吴承恩先生为什么会创造一个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呢?因为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大和尚朱八戒一一三国时期的高僧朱士行。
朱士行,祖籍颍川,法号“八戒”,不仅首创西行取经(早唐僧367年),同时也是第一个上台受戒,正式入佛门的第一个汉族僧人,有沙门第一僧,汉族第一僧的说法。
西汉时期,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传授《浮屠经》,介绍佛陀事迹,佛教正式传入中国。
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派人到印度求去,请了摄摩腾、竺法兰两位僧人到洛阳,译出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熟悉不?金庸先生鹿鼎记中重要道具)他们住锡译经的地方白马寺,一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座佛寺。
汉、魏时代,官方是不准汉人出家的,《高僧传》中说:“汉明感梦,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当时佛教只是在社会上层和知识分子中流传和崇信,“沙门不入王者”,没有出家受戒的僧人,就连伊存、景卢等,也仅只是居士、信徒而已。
直到西晋后赵石虎时代,才废止了不让汉人出家的禁令。朱士行依据公元249年,天竺沙门昙柯迦罗来到洛阳传来的《僧只戒本》,并创行羯磨受戒。于魏甘露二年(257)在洛阳出家。
受戒之后的朱士行以弘扬佛法为己任,常“谓入道资慧,故专务经典”。在官方的资助下,他开办“义学”,向贫穷弟子教授文化,传授佛经。
在研习《道行般若经》中,朱士行发现佛教典籍经过口传翻译、抄录,错漏、矛盾处很多,深感“此经大乘之要,而译理不尽,誓志捐身,远求大”。遂下决心亲自到印度求取梵文原本,然后回国翻译,以传真经。一位外国僧人告诉朱士行,西域的于阗国藏有《大般若经》的梵本。
在1700多年前的古代,西行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更何况当时朱士行已经57岁了,公元260年,朱士行从雍州(陕甘边境)出发,克服无数艰难险阻、饥渴病苦,穿过荒漠戈壁和千山万水,徒步跋涉一万一千多里(《后汉书·西域传》),终于在甘露六年(261年)到达于阗国。所以朱士行不仅是我国佛教第一僧,也是西行取经的第一人。朱士行的取经之举不仅影响了东晋时期的高僧法显,还深远地影响了300多年后的玄奘法师。
八戒取经
到了于阗国,就能取到真经?真经对于阗也是国宝啊!整整二十年朱士行才在弟子弗如檀(于阗人)的帮助下,取得于阗国王的好感与信任,机智地取到了般若正品梵书《道行般若经》原本,全部90章,60万言。
到了公元282年,78岁的朱士行派弟子弗如檀等,把抄写的经本送回洛阳。不料国王不许弗如檀出国,朱士行以烧经为证,誓言道:“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于阗国王答应了。
朱士行将《大品般若经》投入熊熊的火焰之中,说也奇怪,那烈焰竟然熄灭了,整部经典却丝毫未损,于阗国王只好放行。于是,弗如檀等十人,终于在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将经书送回洛阳白马寺,前后达二十余年。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由陈留仓垣水南寺印度籍僧人竺叔兰、无罗叉、弗如檀和周玄明等中外高僧、学者合力翻译、校订,历时12年,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共20卷。于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全部译校完成定本。
朱士行却被永远留在于阗国内,80岁圆寂,火化这位老和尚时,柴火都已烧尽,朱士行还是完好的躺在那里。这时一位高僧双手合十说道:“天下皆是净土”。朱士行的身体才怦然化成了灰烬。
当地人民将其骨灰和舍利,建塔装殓。因为中国佛教僧人在道安以后(公元376年)才“四姓入沙门,皆称释种”,规定“释”为佛门弟子之通姓,所以朱士行是本姓本名,而没有释姓法名。
朱八戒也就成为猪八戒的由来,但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贪恋美色、好吃懒做、自私怕事的喜剧形象,却与朱八戒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