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道德源于天性抑或是社会规范后天的塑造?换而言之,我们也可以问,人性本善吗?针对这一问题,千百年来,哲学家们聚讼不已。性善论眼中的人类本性纯良,是复杂的社会毒害了他们的心灵。性恶论则认为人的本性有如野兽,是一系列社会规范才使人类彼此能够和平相处。这一争议不仅存在与人性论领域,还扩展到政治哲学领域,对“自然状态”认知的不同,导致产生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其对人类社会的认知大相径庭。如今,政治哲学家探讨人类政治——如福山的名作《政治秩序的起源》——往往要追溯到远古,乃至参考我们的近亲——黑猩猩等灵长类。

随着科学发展,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式微,我们已经越发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号称万物之灵,但人类终究是一种动物。即便经历了千百万年进化,但祖先依然遗留给我们许多遗产。进化心理学试图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思想和感情,罗伯特·赖特的《道德动物》一书就探讨了对人类道德情感进化的理解。

书中从性这一生物繁衍的基础开始,依次探讨了浪漫、爱情、家庭、友情、良知、社会地位、道德等问题,虽然本书厚达400余页,但由于贴合我们生活中的这些敏感问题,读来引人入胜,毫不晦涩。

书中富有说服力地指出道德具有生物遗传基础。因为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全人类都独立迈上了大致相同的文化轨道,甚至在相隔甚远的地方也是如此。譬如女性会性伴侣更为挑剔,男性则不然;再如亲属间的互相扶助。这不能被视为巧合,也无法完全从文化角度解释这种普遍性。作者认为这是源于基因的推动。换而言之,作者认为,我们眼中很多属于文化产物的道德,其实是一种生物性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基因的传承和繁衍,这解释了人类很多无意识的行为,如雄性由于无需怀孕生产,因此加大交配频率可以极大地增加自身后代数量;而雌性即使增加交配频率,其一生中能生育的后代数量仍然是有限的,所以其看重的是后代的质量,对与之性交的雄性有很挑剔的要求。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在性爱活动中,雄性往往倾向于热情追求,而雌性则是往往是羞涩挑剔者。类似的,父母为何会偏心?兄弟姐妹为何相爱相杀?我们择偶为何看重人品?世界各地的人为何都看重社会地位?为什么都信奉“善有善报”?我们为何会同情和帮助素不相识的弱者?等等。剥开文明的矫饰,书中以有趣的分析挖掘了人类行为的基因根源。

不仅如此,这一理论同样可以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这虽然不利于个体的生存,但有利于保存种群的基因。正如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指出的:“道德标准的进步,以及有崇高道德感的人数量增加,一定会给一个部落带来强于其他部落的优势。”从这个角度讲,人的道德有其生物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本善。相反,事实有点接近古代思想家告子的观点——“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类具有可塑性,并会根据环境选取合适的策略,因此,人会根据自身所处环境采取灵活策略,而不那么灵活的基因则可能会被淘汰。

道德在何处(道德从何而来)(1)

书中在讲述这些主题时,以进化论的提出者——达尔文作为一个个案研究,分析了他的婚姻、兄弟情谊、社会交往、跻身名流等等,检验了相关理论假说,总体而言,这一个案是具有说服力的。

通过书中分析,我们可以明了,不存在神授或是具有高级起源的道德戒律——这些只是进化的副产品。道德各种成分——从同情到内疚在人性中都有深刻的基础,但人类并不会生来就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也并不必然去追求美好生活,因此人并非生而成为道德动物,相反,只是具有这一潜质。书中赞同功利主义为基础的道德保守主义观点,否定“自由意志”的概念,认可人类本性中的黑暗面,并强调自我克制甚至道德谴责的必要性,换而言之,有时要克服我们的天性,我们才能做出道德行为。

《道德动物》作为进化心理学经典之作,出版后获得《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并受到《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卫报》等媒体推荐。通过对新达尔文主义思想的深度探讨,本书提供了一个反思我们自身乃至我们的道德、法律等社会制度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