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玉器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战国时期的治玉工艺更加先进。

从制作工艺上看,春秋玉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线条均显得较为浑圆,而战国玉器则棱角刚劲明确,线条清晰利落,同时镂空技法的使用较春秋时期更为普遍,并且治玉技艺格外精湛细致,就连楼空之外的内壁也琢磨的光洁明亮一丝不苟。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1)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战国龙虎首玉带钩

其次,战国玉器的装饰手法更加高明。

春秋玉器善用众多的抽象变形、肢解整体的龙纹充填器物画面,从而显得繁密不透气,其艺术表达仍显稚嫩。

而战国玉器装饰图纹主次分明,常见的谷纹、云纹、勾连云纹、绞丝纹等,其线条舒展流畅,工艺精细入微,主纹、地纹均清晰可见,观后使人赏心悦目。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2)

山西博物馆藏战国龙形玉佩

最后,战国玉器的艺术水平更加高超。

中国古代玉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除了直观的时代风格、工艺及装饰手法外,这些综合特点所产生的抽象的艺术特色,也叫做古代玉器内在的神韵。

就整体水平而言,春秋玉器在造型、构图、动态变化等方面较之战国玉器则显得神气不足、平静而呆板。

战国玉器无论器面、边角或是布局,均设计得当,通体皆灵,充满了强烈的动感和勃勃的生机。而这种奋发的气势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正是战国时代的精神所在,是战国时期独特的气质、思想、文化使然。

战国早期玉器的代表如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其工艺较之前的西周和春秋玉器更为复杂,造型也更加舒展,器体边角尖锐利落,特别是回首挺胸的龙凤形象也开始展示出了一定的动感。

装饰图纹则多为较密集的去地隐起的谷纹、卷云纹等。有的谷纹周缘还刻划出一条阴线,甚至使之勾连。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3)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双龙纹玉佩

其中举世瞩目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龙凤纹佩,更是战国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其器面分别雕琢有龙、凤、璃等并间饰几何纹。同时集阴刻、浮雕、镂空、接榫、碾磨于一器,工艺复杂,难度极大,体现了战国早期高度的治玉水平。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4)

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十六节龙凤纹玉佩

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农业、纺织业、思想、科技、军事和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

与此同时,谋求争霸大业的各诸侯国纷纷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

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局面,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潮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起到的极大的推动。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5)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蛙纹玉饰

正是在这样的诸侯竞争、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代背景作用下,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玉器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

百家争鸣的结果同时又开创了“以玉比德”理论基础。各诸侯国治玉业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步成长并高速发展的。

春秋战国时期勒子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6)

勒子,古老读音为lēizi,源于初始并非玉石玛瑙,结绳后的绳子于生产劳动中的应用附件,将兽皮包卷绳上两端用细绳系紧,成为提握功能,后发展为更加耐用的石玉材料,直至成为饰品等等。也称“蜡子”,文记主用“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即“勒玉”。

1、起源发展:玉勒子起源于文化期的玉管饰,一般中间有通天孔。多属单独佩戴使用。从红山、良绪文化一直到明清时期多在加工制造,形成了一个器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勒子系列。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7)

2、常见型制:  一般有圆柱形、扁圆柱形、纺锤形、束腰形、腰鼓形、方柱形、扁方柱形、三角柱形、六角柱形等。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8)

3、常见纹饰: 一般早期以素面为主,后出现各种纹饰。常见的有兽面纹、线形纹、谷纹、勾连谷纹、云纹、勾连云纹、龙纹、凤纹、文字等。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9)

4、镂雕方式: 一般有平面线刻、曲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10)

5、二大高峰:一为良渚文化时期出现的线刻和浅浮雕相结合的兽面饰、绞丝纹、弦纹等精美纹饰的勒子;二为战汉时期出现的高浮雕、镂空雕等集多种工艺于一身的并玉质精美的作品。

战国玉勒子带文字拍卖价格(战国玉勒子鉴定与欣赏)(11)

6、收藏前景:因勒子属佩饰件,一般选材较好。型制丰富、雕琢纹饰精美。玉勒子的谐音“玉”为“遇”,“勒”为“乐”,寓意为“遇乐”,不仅象征着吉祥,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工艺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又可把玩,因此,广受玩家的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