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勒子用和田玉雕刻的起源于商周,最早在玉的组配当中出现。特别是在西周时期,玉勒子在组佩当中出现很多,除了作为配饰件出现之外,它后来随着丧葬制度的出现,它变成了玉握。随着组佩习俗和制度的消亡,玉勒子的功能也逐渐出现了转变。古人云:玉勒子,君子佩之,行走天下,可大福大德。

古代玉勒子鉴定(古人喜欢收藏的玉勒子)(1)

玉勒子起源

早期叫它玉管饰,一般中间有通天孔。多属单独佩戴使用。历朝历代雕刻造型各种各样,一直到明清时期多在加工制造,形成了一个器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勒子系列。玉勒子即“勒玉”,有圆柱形、扁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等等,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

古代玉勒子鉴定(古人喜欢收藏的玉勒子)(2)

原始社会的古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现使用绳子提拉重物时,由于绳子过细,会产一种生“勒手”的感觉,注意,这里的“勒”读“lēi”,因此,最初“勒子”的古老读音就叫“lēi zi”。

古代玉勒子鉴定(古人喜欢收藏的玉勒子)(3)

智慧的古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想到了使用兽皮包卷绳索,从而改善提拉重物时手部的不适,同时,为了固定包卷在绳索上的兽皮,古人在兽皮两端结绳用以固定,这就是最原始的“勒子”。

古代玉勒子鉴定(古人喜欢收藏的玉勒子)(4)

最初的玉勒子总体上保留了管状玉饰的主要特征,多为素面无纹饰的状态,在古代玉器的佩饰过程中,既可以单独佩挂,同时又在古代组玉饰当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古代组玉饰中十分常见的玉器品种。

古代玉勒子鉴定(古人喜欢收藏的玉勒子)(5)

事实上,玉勒子的产生与古代玉器琢制工艺的进步、艺术审美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国玉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人文理念的完善从萌芽走向成熟的真实写照。

古代玉勒子鉴定(古人喜欢收藏的玉勒子)(6)

后续文章中继续介绍玉器相关内容,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