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 起源于蒙古高原,但并非蒙古高原独有。敖包又叫鄂博,蒙语“堆子”的意思,敖包最早是用作道路或界域的标志,后来演变成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和汉族的土地庙大概差不多。

敖包一般是堆石成台,沙漠中则用柳条堆成。

牧民们每年在六七月间祭敖包,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姑娘和小伙子们则借此机会躲进草丛里,谈情说爱,互诉衷肠,这就是敖包相会。

敖包相会现场版抖音版(全套敖包相会终于找齐了)(1)

敖包相会 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的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而《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该歌词情真意切、旋律朗朗上口,传唱多年。

这首经典歌曲中所描述的两位相爱的男女主人公原形就是通辽市科左后旗伊胡塔镇人。当年英俊潇洒的男主人公乌恩如今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而貌美机智的女主人公塔木已长眠于地下。当年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他们彼此许下的真挚承诺,成就一个经典的、传世的、不朽的草原爱情故事。

歌词的第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所以人们有时误称这首歌为:“十五的月亮”。

好像是为了弥补《敖包相会》中的凄美爱情有个完美的结局,乌兰托娅和蒙克又重新演绎了一段美好的草原之恋《敖包再相会》。

敖包相会现场版抖音版(全套敖包相会终于找齐了)(2)

敖包再相会 由石焱谱曲,胡风华填词,乌兰托娅、蒙克演唱的草原爱情歌曲。

......

“乌兰妹妹,乌兰妹妹,草原上的姑娘属你最妩媚~”

“牧仁哥哥,牧仁哥哥,草原上的小伙属你最俊伟~”

于是,两人就这样由玩伴变成了恋人。

第二年春天,草原风景依旧。牧仁和乌兰于敖包前再次相会,并且还定下了终身。

“乌兰妹妹,嫁给我吧,我会让你幸福一辈子的。”

“我愿意,我相信和你在一起一定会幸福。”

从此,牧仁和乌兰开始了幸福的时光......

由《敖包相会》到《敖包再相会》,由凄美爱情到圆满的爱情,诗意清新,充满了恋爱中草原儿女的柔情与欢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