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猫文史汇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俗语“上坟忌带三果,应守三时”什么意思?(1)

清明节的习俗古已有之,最早来自于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人,跟随后来的晋文公重耳“周游”列国,晋文公虽然是晋国公子,但父亲要追杀他,无奈他只能逃跑,跟随了很多人才,其中就有介子推。

由于队伍里负责财务的小太监把钱财都卷跑了,跟随周游列国的队伍就开始挨饿,有时候吃不上饭,有时候只能吃野菜。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俗语“上坟忌带三果,应守三时”什么意思?(2)

这一天,重耳正饥肠辘辘,介子推端过一碗野菜肉汤,重耳接过来风卷残云地吃完了,吃完后才发觉,哪里来的肉呢?

原来是介子推见重耳饥肠辘辘,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与挖来的野菜炖在一起。

重耳知道后感动非常,他说:“我以后如果做了晋国国君一定与你共享富贵”

这也是成语“割股啖君”的由来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俗语“上坟忌带三果,应守三时”什么意思?(3)

十几年过去了,重耳真的做了晋国国君,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大肆封赏跟随自己的功臣,却唯独忘记了介子推。

后来经过人提醒想起来了,要重赏介子推,而介子推是仁人君子,却拒绝封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

重耳听说介子推拒绝封赏,而重耳坚持要封赏介子推,他带兵进山找人,却始终找不到,不知是谁出的馊主意,竟然要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重耳还真答应了。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俗语“上坟忌带三果,应守三时”什么意思?(4)

但介子推始终不出山,介子推和老母亲就这样烧死了。

重耳看着介子推与他母亲烧焦的尸体,放声大哭,命令王公大臣三天不准开火做饭,晋国百姓听说介子推事迹后非常感动,也跟着不开火三天,然后每年这三天都吃冷饭,这也就是“寒食节”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清明节。

随着历史的发展,清明节从纪念介子推,成为国人祭拜祖先的节日,但我很多规矩,比如这句古代传下来的俗语”上坟忌带三果,应守三时”到底时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清明节的来历是什么?俗语“上坟忌带三果,应守三时”什么意思?(5)

上坟忌带三果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字面意思了,给祖先上坟不能带的三类水果。

第一种,寓意不好的水果,比如梨子,谐音“离”,引申为离婚,分离的意思,寓意不好,不要带

第二种,空心的水果,比如葡萄、香瓜等等,不要带。

第三种,成串的水果,比如葡萄、荔枝、龙眼等,成串的怕长辈成串的逝去,不要带

上坟最好带苹果(平安),橘子(吉祥)

应守三时

这个三时不是三点得意思,而是说上坟的时候不要在清明节前一天,也不能拖后四天,而应该是清明节这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所以,不管在天南海北,国内国外,都要在这三天赶回老家给祖先上坟。

俗语是老规矩,很多规矩已经不知道来历,只是一代代传下来,但这句“上坟忌带三果,应守三时”其实有些迂腐了。

比如三类不要带的水果完全没必要,上坟的时间当然是清明节三天最好,但其他时间也可以,难道除了清明就不能给祖先上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