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百题·章回小说和叙事文学的民族风格 何满子

文史小知识:章回小说和叙事文学的民族风格(1)

我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的基本体裁是章回体,因此,“章回小说”几乎成了中国旧小说的别称,连“三言”.“二拍”中所收的独立成篇的短篇小说,也加上了第几回,第几回的标目,以至“章回小说”俨然也包括了短篇小说在内的全部古代白话小说。

“回”的意思就是“次”,唐人孟郊《济源寒食》诗:“一日踏春一百回”,可证古来就将“回”字解作“次”,现代语言中仍然保持着这一解释。宋元说话人演说长篇故事,非一天一场所能了结,每场讲演一段,为了吸引听众,讲到紧要关头,就宣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回,也就是下一次,下一场。因为每场讲演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每回故事的长短也大致相等。从而说话人所据以讲唱的底本,即“话本”,(现在的概念,单称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为“话本”,长篇的“讲史”则称“平话”,其实,当时凡说话人的脚本都称“话本”。)其每回的篇幅长短也大致相等,显得十分整齐匀称。这一由宋元说话艺人因为实际需要而形成的艺术体裁,既为听众所习惯,也就为以后创作小说的文人所承袭。“章回小说”就被固定为中国旧小说传统的体裁。

现存最早的分章小说的雏型,当推宋人话本《太唐三藏取经诗话》。王国维根据日本德富苏峰氏收藏的刻本,因上面有“中瓦子张家印”的款识,断定为宋椠。中瓦子是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倡忧剧场所在的一处街坊。王在跋语中说:

此书与《五代平话》、《京本小说》及《宣和遗事》体例略同。三卷之书。节分十七节,亦后世小说章回之祖。

文史小知识:章回小说和叙事文学的民族风格(2)

但鲁迅疑此书为元刻本,王国维后来在《两浙古本考》中,也列为元刻本。不论系宋刻或元刻,估计这一话本的成书年代当在宋末。王国维跋中所列的几种小说中,《五代史平话》和《宣和遗事》都分卷不分目,王氏没有提到的《武王伐纣平话》(今存有元至治间[1321—1323]建安虞氏刊本)则卷前有目,内容并不分章。惟有《取经诗话》,则目录和正文都分有《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第一章目缺),《入大梵天王宫第三》、《入香山寺第四》等十七章的章目。所以王国维称它为“后世小说章回之祖”。

这种分章的题目的格式,显然是取法子古代的典籍的。例如,列为十三经之一的《孝经》,它的分章格式就是《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诸侯章第三》,先秦子书如《墨子》也采取这种分章格式,如《亲士第一》、《修身第二》等等。《晏子春秋》的分章题目,更和后世的小说章回接近,如《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景公饮酒酬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之类,《取经诗话》的章目和这些古代典籍几乎是一样的.

最初的白话小说,章回题目大都是单句题,以后又将诗歌中对仗的句法引入章回的命题,变成了偶句。例如,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共二百四十回,每回的回目就都是单句的,第没有齐集之前的“垫场”。但说话艺人或书会先生(为说话艺人编撰话

本的作者)在刨作“入话”时,也注意到这种原来为“垫场”之用的“入话”和小说整体结构上的联系,所以“或取相类,或取不同”,“取不同者由反入正,取相类者较有浅深,忽而相弃,转入本事,故叙述方始,而主意已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用比兴、映带、陪衬等艺术表现方法,使“入话”成为整篇小说的有机部分。这种“入话”有的是诗词,有的是历史掌故,有的是可以独立成篇的小故事。那作用,正象是正文的导论。这在当时,纯粹是为说话艺人的“营业”需要而设的,但一经行之有效,就不但为当时的艺人,并且为后来的小说作家所承袭。明代的“拟话本”作者,也大都采取了小说前冠以“入话”的结构,从而成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普遍使用的体裁。

由于我国最初的通俗小说是由说话人来传播的[欧州中世纪也有“行吟诗人”讲述故事,但由于西方语言的特点,其文字和语言的距离不象中国书面文字和口头语言之间的差距之太,所以特征相对地不很明显),也就是说,这种艺术基本上是诉之于听觉的,这就造成了中国小说艺术的特点,即它带有严格的可叙述性。它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象明朗,头绪尽量不纷繁,尽量不使用倒装手法,等等。困此,和西洋小说不同,忌用跳跃式的表现方法,忌用多线索的、几种戏剧冲突交叉进行的结构,忌用倒叙手法,忌用需要听众较长久的思索才能理解的内容,忌用需要记忆(因为它不象诉之于视觉的、可以覆按以前的叙述内容的书面作品)才能前后连贯的表现手段,凡此种种,都制约着中国古代的小说艺人,使他们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表现性格。这种艺水表现的特点,不仅为后来的作家所承袭,更因为如同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对象——任何生产物也一样——创造若有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的群众”(《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旦群众习惯了这样的审美习惯和欣赏需要,艺术家就不得不适应群众的习惯来从事他们的创作。所谓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也不外于这种历史的传统。至今还有广大的读者,特别是较少接触外国文艺的读者,仍然觉得章回小说合他们的胃口, 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这除了小说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比较熟悉,易于理解以外,艺术形式的这一审美上的习惯,也不能不是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