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爸爸去留学》带着巨大的吐槽声浪即将走入大结局,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各种作到所有人物的感情纠缠纷乱复杂,这部剧当之无愧的成为今年目前为止的话题剧王。

带着爸爸去留学朱露莎真名是谁(带着爸爸去留学)(1)

综观所有话题,大多观众对剧中的三观导向有所质疑。这不是观众太过挑剔,只怪创作方过于集中的把特例作为日常糅合到一起,加之大量加入低俗台词以及类似“他妈的、傻*”等口语等,使这部表达留学生剧情的剧显得跌份儿、降档又荒唐。

故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慢慢收口的迹象,也看得出这部剧主创方的初心是想立足于现实中存在的现象,通过剧中一个个人物、事例来达到让观众思考、借鉴、反观的效果。可是,过犹不及。用力过猛的剧情设置只能说是一种奇葩的存在。

确实奇葩。剧中三个女孩,武丹丹、朱露莎、艾米,她们成为全剧留学生叛逆期少女的代表。可以说,三个女孩中虽然是作的形态各异,但归根结底在剧中传达出的都是原生家庭的罪。比如丹丹父母对她疏于陪伴,不了解女儿真正的需要;朱露莎父母自身人格有问题并且不能客观衡量女儿的能力,把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全部押在女儿身上;艾米遭遇父亲先破产后跳楼自尽的打击,也就是说艾米的父亲给予她的除了金钱的提供,其他并无情感交流……

带着爸爸去留学朱露莎真名是谁(带着爸爸去留学)(2)

按照当下的理论,孩子出现问题都是父母教育失责,这是真理也是常理。于是,剧中便出现丹丹对林飒说的话“武瀚祥根本不知道我要什么”;朱露莎满怀怨恨的对父母说“都是你们把我害成这样,我恨死你们了”等等。

显然,剧情在传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种货真价实的提醒。但同时文艺作品内容主导中对比与鉴别的相互依存在这里完全失衡。也就是说,所有孩子均脑残,在父母之过中既没有生存能力也没有思想能力,他们能做的除了让自己任性失控以外,完全不能过滤对错。任人仰马翻,鸡飞狗跳的局面持续恶化。

诚然,孩子的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但是有太多励志的事例以及有自主能力的孩子在逆风成长,他们中也有着失败的父母或者让人绝望的家庭,可是他们偏偏长成了参天的树。这在现实中也同样数不胜数。假如剧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存在,那么整体跑偏的风格就会有所平衡。遗憾的是没有。

带着爸爸去留学朱露莎真名是谁(带着爸爸去留学)(3)

最新剧情中,丹丹因为感受到自己被遗弃、冷落,所以约见艾米,并导致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有观众分析,丹丹是有意导演此次事件,以彻底打压艾米的嚣张,夺回小栋。真正的绿茶是丹丹而决非脑残的朱露莎。因为不是悬疑推理剧,在此不做过多分析。)

艾米因为霸凌武丹丹,加之父亲跳楼自尽,导致她万念俱灰,一蹶不振。

朱露莎因为同样事件即将承担刑事责任后,一家老小跪求武瀚祥。

带着爸爸去留学朱露莎真名是谁(带着爸爸去留学)(4)

这是一个糟心的局面,似乎面临全线崩溃。在故事矛盾到达顶峰的时候,有太多观众表达对三个女孩的看法,有的同情艾米,有的理解丹丹,还有的认为朱露莎其实也可以原谅。当然还有更多的声音是丹丹的人设已然崩坏,朱露莎的渣已经无法洗白,而艾米的校园霸凌事件必须要接受法律的制裁等等。

带着爸爸去留学朱露莎真名是谁(带着爸爸去留学)(5)

故事在继续发展,万人烦的朱露莎已经表现出要法庭认罪的决心,丹丹向林飒也已吐露心声,这样看来,在经过无所不用其极的系列事件后,她们都长大了,成熟了,这样似乎还是个不错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