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东北林蛙现状在网上看了央视财经网络直播,有关林蛙的这期节目,对那两个专家的观点真的无法形容我很想知道这期节目的目的是什么?既然是探讨东北林蛙,那么为什么请两个对东北林蛙根本就不懂的两个人来做节目?为什么不找在东北林区从事多年野生动物研究的专家来做节目?既然你们觉得你们做的有道理,那么我就以一个在东北林区土生土长的平民身份,来和你们探讨一下东北林蛙首先说一下江建平教授的几个观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野生林蛙有多可怕?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野生林蛙有多可怕(真实的东北林蛙现状)

野生林蛙有多可怕

真实的东北林蛙现状

在网上看了央视财经网络直播,有关林蛙的这期节目,对那两个专家的观点真的无法形容。我很想知道这期节目的目的是什么?既然是探讨东北林蛙,那么为什么请两个对东北林蛙根本就不懂的两个人来做节目?为什么不找在东北林区从事多年野生动物研究的专家来做节目?既然你们觉得你们做的有道理,那么我就以一个在东北林区土生土长的平民身份,来和你们探讨一下东北林蛙。首先说一下江建平教授的几个观点。

一、你自己说第一次接触东北林蛙是在1994年在东北长白山脉转了一圈,认为当时的野生林蛙种群数量还比较大,你的依据是在尚志了解到,作为一个县当时的一年收购林蛙数量为八千公斤,你又说在2018年又来东北按着你当年走的线路转了一趟,了解到林蛙种群数量由于过度利用,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很多,而且是听当地老乡说的,那么我问你江教授: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你应该懂得科学容不得半点虚伪,你用道听途说的结果来下定论,你觉得这个结论有含金量吗?二十五年当中你只来过东北两次,就敢用听说的东西说东北林蛙的现状,这符合科学的观点吗?现在我以一个在林区生活了五十七年之久的亲身经历来告诉你真相。按照你当年在尚志县了解到的,当地一年收购林蛙的数量为八千公斤这个数据,你以此数据就判定出当时林蛙种群数量是很大,那么我就告诉你,目前别说尚志县,就是在黑龙江凡是有林蛙养殖的地区,任何一个县每年林蛙产量都在十几万斤以上,有的一个养殖场的产量都会有上万斤的产量,对比两个数据,现在的林蛙种群的数量难道是如你所说的下降了吗?如果你认为我是凭空说胡话,那么欢迎劳你大驾来黑龙江养蛙场进行实地勘察。

二、你的观点全面否定东北林蛙几十年的人工养殖事业,你的理论是从事野生动物养殖在引种方面,要取得林业管理部门的许可。那么我告诉你我们从事的林蛙养殖事业是按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情况下,经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来进行的。另外提醒你一下,从事野生动人工繁育工作,其种源必须是来源于当地的野外种群,而且繁育林蛙需要的是蛙卵,不一定是必须引进种蛙,你既然是研究两栖类野生动物的不会不知道,林蛙是卵生而不是胎生的。虽然蛙类是野生动物,但是和陆地上的哺乳类野生动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承包的养殖场就可以合法的获取用于繁育的蛙卵,如果没有养蛙人收集蛙卵,绝大部分蛙卵都会在自然环境中被晾干,得不到孵化,这是由于自然环境因素和林蛙生活习性所决定的结果,这方面的各种因素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在此就不多说,我们广大养蛙人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如果你真的想真正的了解东北林蛙,我建议你还是多来东北,到我们的养殖场看看比较好。

三、你说由于引种问题,可能会把这个沟的蛙拿到另一个山沟里,这样会导致林蛙遗传结构和种群结构改变,你的科学依据在哪里?前面我已经说过,科学容不得半点虚伪,毛主席也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对待这么严肃的事情,作为科技工作者,最好不要用可能的推断来下定论。林蛙的种群分布不是如你所说的那样,这个沟系的种群和另一个沟系的种群他们同属一个种群,从这个沟拿到另一个沟如何会导致遗传结构和种群结构的改变呢?就像我们中国人一样,你生活在成都,我生活在黑龙江,但是都是炎黄子孙。虽然长相各有不同但是基因都是一样的。另外指正你一个错误的说法,林蛙的个体长度不是5—8公分,成年蛙体长可达15公分以上。但是这也不能怪你,因为你对林蛙了解的太少,可能是比我多看了几本书。书本上的东西可以作为参考,要想真正了解野生动物,还要到大自然多看看才行。对江教授的观点不在多说,下面我在和冯利民教授探讨一下你的观点。

一、你说东北林蛙秋季进入河里找水温比较温暖的地方冬眠,我告诉你,林蛙进入河里冬眠是必须在温度低的情况下才冬眠的,它冬眠的主要条件是,低温,有流动水来保证不缺氧,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安全越冬,它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怕冷,水温越高越不适合林蛙冬眠,这是基础知识,在节目中看到你年纪应该不大,不要说自己从事多年的研究,要懂得谦虚使人进步,你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说的话你可能不爱听,但是不要忘记,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二、你说在俄罗斯河里看到很多林蛙,而且在老百姓的井里也看到很多,那么我问你,井里的林蛙是咋进去的,是自己进去的吗?那么它咋出来呢?不要忘记林蛙是两栖动物,它不会飞,在井里等死吗?你对井底之蛙是咋看的呢,不要把你的观点变成井底之蛙的现实版。

三、你说在东北林区山上看不到有林蛙,能看见的都在养殖场中,这句话我绝对认可,因为在没有人养殖的山林里,林蛙数量确实很少,只有在人工养殖的区域内林蛙才随处可见,从你的结论里也证明了,林蛙人工繁育所取得的成就。以上就是我和两位专家教授关于林蛙方面的探讨。由于本人没受过高等教育,水平有限,有言语不当之处请二位包涵。最后说一下你们对林蛙在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个问题,我完全赞同你们的观点,既然我们有共同的认知,那么我们就来说一下如何科学合理的保护林蛙。简述一下林蛙生存繁育所必须具备的几个重要条件。

一由于林蛙自然习性所决定产卵时必须在不流动的水中产卵,也就是说河流,小溪中林蛙不能产卵,自然情况下林蛙产卵孵化都是在不流动的水泡子里完成的。由于多年来林区过度采伐,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林区绝大部分沼泽湿地,地下永冻层消失,地表水位下降,那些早期适合林蛙产卵繁育的水泡子大多已经干涸,使林蛙适合产卵繁育的场地越来越少,只有通过人為干预修建大量的人工泡子,即养殖行业统称为孵化池来为林蛙提供产卵孵化的水域,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东北林蛙养殖行业标准里有详细规定。通过二十多年的人工繁育养殖才使得林蛙这个物种群数量得到较没有人工繁育的地方,呈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长。这也就是你们在养殖场内能看到林蛙的原因。

结束语:如果没有养殖人的精心呵护那么今年春天就会见证一种结果,到处是干旱死的蛙卵和蝌蚪,惨不忍睹!

护蛙使者:张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