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天气渐渐炎热,温度逐渐升高,昼长夜短更加明显。良好的睡眠对于一整天的精神状态显得非常重要。中午也往往需要稍事休息一下,下午才不会那么的困乏。
历代诗人很重视午睡,并常常言之于诗。唐代白居易诗云:“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并坦率地表示:“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宋代苏东坡也写道:“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中落纨扇。”清代陈迦陵则在词中写下了“小院日长惟好睡”,“饱饭风前贪美睡”之句。
在古诗中,常把午睡称为“午梦”,王安石:“午梦觉来闻鸟语,歌眠似听朝鸡早”。沈说:“凉入湘潭影半开,小窗午枕梦初回”。蔡持正:“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卷抛书午梦长”。明代刘基:“如何一岁三春景,不及闲窗午梦长”等等。
诗人还写到睡起的情景,充满情趣。如苏轼的“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细腻逼真。杨万里的“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陆游的“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恬淡闲适。
睡觉偶吟
唐-白居易
官初罢后归来夜,天欲明前睡觉时。
起坐思量更无事,身心安乐复谁知。
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凉风亭睡觉
唐-裴度
饱食缓行新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
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耳边。
注:裴度(765年至839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元和时拜相,率兵讨平淮西割据者吴元济,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后又以拥立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死后赠太傅。
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5] 。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日高睡
唐-元稹
隔是身如梦,频来不为名。
怜君近南住,时得到山行。
注: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奉和裴晋公凉风亭睡觉
唐-刘禹锡
骊龙睡后珠元在,仙鹤行时步又轻。
方寸莹然无一事,水声来似玉琴声。
注: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睡起作
唐-修睦
长空秋雨歇,睡起觉精神。
看水看山坐,无名无利身。
偈吟诸祖意,茶碾去年春。
此外谁相识,孤云到砌频。
注:修睦的俗姓、里居、生年均不祥,卒于梁太祖贞明四年。光化中,(公元八九九年左右)为洪州僧正。与贯休、处默栖隐为诗友。后死于维杨朱瑾之难。修睦著有处东林集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半睡
唐-韩偓
抬镜仍嫌重,更衣又怕寒。
宵分未归帐,半睡待郎看。
注: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不睡
唐-齐己
永夜不欲睡,虚堂闭复开。
却离灯影去,待得月光来。
落叶逢巢住,飞萤值我回。
天明拂经案,一炷白檀灰。
注: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塔祖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虽皈依佛门,却钟情吟咏,诗风古雅,格调清和,为唐末著名诗僧,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多有赞誉。五律《登祝融峰》,王夫之评为“南岳诸作,此空其群”。与贯休、皎然、尚颜等齐名,其传世作品数量居四僧之首。又与郑谷、曹松、沈彬、廖凝、徐仲雅等当时名士结为方外诗友,时相唱和。尝以《早梅》诗谒郑谷,谷改其“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遂拜谷为“一字师”。时人以其诗作高产且多佳作,又因他颈上有一痈瘤,戏谓之“此诗囊是也” 。
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
五代-冯延巳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
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
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注: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
宋-柳永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攲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注: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此词即为那时所作。本词通过描写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词人的离愁和他对情人的相思。
全词通篇从睡前、睡梦、醒后几方面描述,有倒插、有伏笔、有补笔,前后照应;从一已相思写起,以彼此相思作结,飞扬灵动,层次清晰,清新质朴,凝炼生动。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注: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清平乐·春宵睡重
宋-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
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
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注:辛弃疾一生写了许多“大声镗鞳”的抚时感事的词章,但“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语),其中颇有不失为优秀的篇章,这首《清平乐》,便是其中的一篇。
词写一个闺中少妇,与所爱的人,一别经年,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是所爱的人变了心,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上片,“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写这个闺中妇人,春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当年两人分别相送时的情景。她待要找寻玉钗分一半与所爱的人做纪念时,惊醒过来,“才知是梦”。写得情凄意切,感兴淋漓。
鹧鸪天 兰溪舟中
宋-韩淲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
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注:韩淲(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
此词题“兰溪舟中”。兰溪今称兰江 ,是钱塘江上游一段干流之名。再往下 ,依次称桐江、富春江、钱塘江,流经杭州入海。这条江流山水清绝,自古名闻遐迩。这是首山水词。朗诵这首词,不知不觉中将人带入了空江烟雨境界 。朦胧的江面,朦胧的烟雨,还有朦胧的山色。词人之心,融合于大自然之中。读者之心,又何必不是这样呢?山水在词中,全然不是羁旅引役的背景,而是自具自足的境界。视野不妨再放开些。词人境界,从传统的深院绣阕 ,歌舞楼榭,推向美好的大自然 ,便焕发出人与自然融合的神理。山水词不多有。这确确实实是韩淲词的独到之处。
步蟾宫
宋-杨无咎
(九月二十六夜宿周师从家。睡觉,风雨起,有怀木犀)
桂花馥郁清无寐。觉身在、广寒宫里。
忆吾家、妃子旧游,瑞龙脑、暗藏叶底。
不堪午夜西风起。更飐飐、万丝斜坠。
向晓来、却是给孤园,乍惊见、黄金布地。
注: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虞美人(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宋-叶梦得
绿阴初过黄梅雨。隔叶闻莺语。
睡余谁遣夕阳斜。
时有微凉风动、入窗纱。
天涯走遍终何有。白发空搔首。
未须锦瑟怨年华。
为寄一声长笛、怨梅花。
注: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小桃红-佳人睡起
元-赵善庆
数声啼鸟串花枝,院落无人至。
宝枕轻推粉痕渍,印胭脂,
雕阑强情无情思。
因丝鬅鬙,追寻心事,正是断肠时。
注: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录鬼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望江南·春睡起
宋-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
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
肠断唱门关。
注: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的三宫中人。公元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汪元量因为道士而得南归。诸旧宫中人为其饯行,赋词相送。
金德淑这首词即作于此时。这首词具有很高的价值。词的意境较为重、拙、大。写亡国之哀,用笔不可谓不重。用笔朴素无华,此之谓拙。包举积雪燕山,万里长城,悲壮无比,是为大。词为悼南宋而作,调寄《望江南》,别有一番意味。此词堪称亡宋之挽词。
这首词是词人沉郁于腹中的爱国情思的自然发散。作为一个女性词人。能有如此之笔力,高明之艺术,亦属难能可贵了。词虽用笔墨写就,但犹如用血泪汇成。虽未痛哭,但却让人无比沉痛。词中融摄雪山、缟带、玉楼于一体,整合为悼故国之全幅庄严境界。
大梦谁先觉
明-罗贯中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注: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庐》中,刘备三顾茅庐,前两次造访,没有见到,第三次正好诸葛亮在午睡,几个时辰以后,睡足了的诸葛亮醒来便吟出该诗。
该诗的第一、二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是从人生大处着笔,对于人生的道理,又有几个人能够将其参得透彻,看得明白呢。“我自知”,不仅对人生梦觉的“自知”,而是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洞悉于心、了如指掌,是对人生哲理的觉醒。
该诗的第三、四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春日正长,春睡正美,描述了诸葛亮高卧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仅从字面上看,前两句与后两句似乎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联系,但仔细玩味,一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大智大贤者的形象便活现出来了。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平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好诗词qq274158273,欢迎各位关注,欢迎各位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