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误会,我先来界定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传统的划分北方和南方主要是依据地理气候特征和文化性格特征来区分北方和南方的,从地理上来看,秦岭-淮河一带是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界线以南雨水滋润,界线以北多干燥,而南方文化性格多柔和、细腻和小心眼,而北方文化性格多刚躁直爽和大气如果以此来界定,最有争议的江苏、湖北基本上被划定为南方,最有争议的是安徽,因为在秦淮以北的淮北人占安徽人口的大多数,究竟如何划定呢?为了避免这种争议,我们将以长江为分界线,凡是是省政府所在地位于长江以南的就是南方,省政府所在地在长江以北的划定为北方,所以,为了平衡北方和南方,只能把安徽暂定在北方了,主要原因是,第一,按照传统划分,安徽也可以归属北方,也可以归属在南方,但按照第二种划分,安徽只能划定在北方,江苏和湖北不管是哪种划分,都毫无疑问属于南方无疑,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辽宁江苏各市gdp对比?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江苏各市gdp对比(南方和北方八强省比拼)

辽宁江苏各市gdp对比

为了避免误会,我先来界定北方省份和南方省份,传统的划分北方和南方主要是依据地理气候特征和文化性格特征来区分北方和南方的,从地理上来看,秦岭-淮河一带是划分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界线以南雨水滋润,界线以北多干燥,而南方文化性格多柔和、细腻和小心眼,而北方文化性格多刚躁直爽和大气。如果以此来界定,最有争议的江苏、湖北基本上被划定为南方,最有争议的是安徽,因为在秦淮以北的淮北人占安徽人口的大多数,究竟如何划定呢?为了避免这种争议,我们将以长江为分界线,凡是是省政府所在地位于长江以南的就是南方,省政府所在地在长江以北的划定为北方,所以,为了平衡北方和南方,只能把安徽暂定在北方了,主要原因是,第一,按照传统划分,安徽也可以归属北方,也可以归属在南方,但按照第二种划分,安徽只能划定在北方,江苏和湖北不管是哪种划分,都毫无疑问属于南方无疑。

南方八强五年来名单均没有变化,唯一变动的就排序问题,湖北超过湖南晋升五强;二强和四强不管是名单还是排序都没发生变化,二强毫无悬念当属广东和江苏了,四强加上浙江和四川,八强再带上湖南、湖北、福建和上海。而北方相对变化就剧烈很多,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北京上位晋升四强,天津上位晋升八强,辽宁落选四强,先后被北京和安徽赶上,内蒙古落选八强;北方二强是山东、河南也没有改变,四强是山东、河南、河北和辽宁,但辽宁在2016年一下子被北京和安徽赶上,跌出四强之外,八强除了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北京、安徽之外,还有陕西和内蒙古,但2017年内蒙古被天津取代跌出北方八强。

全国十六强名单变化也不大,就是内蒙古在2016年被江西赶上,跌出全国十六强;湖北成最大的赢家,从第十名晋升到第七名,辽宁和内蒙古最惨,分别从第七位、第十五为跌落到第十四位和第二十二,大四川表现也不俗,从第八位晋升到第十位。

北方二强、四强和八强总体上看下滑明显,基本上处在下滑的趋势,其中,二强份额从2013年的15.37%下滑到2017年的14.23%,四强的份额相应从25.15%降到了21.96%,下滑了3.2%,八强除了2014年突然从2013年的34.46%大增到36.15%之外,其余各年份又逐渐回落到了2017年的33.08%,五年复合下滑了1.4%。

而南方二强、四强和八强总体上看下滑不明显,均出现了U字型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先下降,又上升,五年复合下滑分别为0.24%、0.78%和1.04%。

尽管南北方八强份额均下降,但北方相对于南方下降都更厉害,二强从2014年的6.12%一直扩大到2017年的7.02%,四强从2014年的7.73%一直扩大到2017年的10.02,而八强份额差异扩大更甚,从2014年的11.6%一直扩大到2017年的15.05%。

南方、北方二强、四强和八强总体上均处在下滑趋势,说明我国省域经济趋向均衡发展,非八强集团发展上升,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央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和大力对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的改善,让中西部地区发展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如中西部发展的代表重庆(4)、江西(4),这两省的排名都前进了4位,一年一个台阶!特别指出的是重庆和江西都不属于八强阵营,而且都属于南方阵营。

如果让既可以入北方阵营,也可以入南方阵营的安徽省中立,那南方和北方的差距将会更加巨大!由此可见,中国不仅东西部差距在扩大,而且现在又多出了一个南北方差距在扩大,这说明我国经济同时出现了省域经济发展趋向均衡,但大区域又同时出现失衡的两重天!古人云“孔雀东南飞”,真的一语成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