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导读:五月初五,端午节将至,俗语“不怕七月十五的鬼,最怕五月端午的水”啥意思?“端午的水”又有啥可怕之处?

为什么端午放五天(不怕七月十五鬼)(1)

再过几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了,端午节不光是传统的民俗节日,还是一个祛病防疫的日子。端午节是有着众多习俗的,如“吃粽子、挂艾草、避五毒”等等。此外,还有“不怕七月十五的鬼,最怕五月端午的水”之说。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

为什么端午放五天(不怕七月十五鬼)(2)

七月十五的鬼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传统的鬼节,据说这天是鬼怪出没的日子,在古代,人们对这天是十分畏惧的,晚上早早的就会回到家中,关门休息。

但是,老祖宗又说,和七月十五的鬼怪比起来,人们更害怕的是端午节的水,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端午放五天(不怕七月十五鬼)(3)

五月端午的水

“端午水”顾名思义,就是是端午节的水。一曰:“雨水”;二曰:“午时水”

端午前后,是农民朋友最为忙碌的日子,既要忙着收割地里已经成熟了麦子,晾晒收获的新粮,还要及时把秋收作物播种下去,可以说是一个既忙碌又充满喜悦的时节。

为什么端午放五天(不怕七月十五鬼)(4)

这个时候人们最不希望的就是下雨,如果下雨,地里好好的麦子不能收割不说,已经收割完的粮食,也会因为无法及时晾晒而出现霉变。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本来就不高,下雨在这么一耽误,本来不多的粮食,能剩下的就更少了,比起那虚无缥缈的鬼怪给人带来的惧怕感,还是饿肚子的感觉给人最为直观,威胁也最大。

为什么端午放五天(不怕七月十五鬼)(5)

加上农历五月又素有“毒月”“恶月”之称,多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容易生病不说,还易于疫病流行,故,五月端午节前后下雨是非常不讨人们喜欢的。

午时水

端午节午时打上来的水,又被称为“正阳水”。古人认为,端午节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刻,端午节当天午时,从井里打上来的水,为“大吉之水”,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据说,用来泡茶酿酒会特别的香醇,直接饮用还有治病的奇效。谚语有“午时水洗目,明到若乌鹙”“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的说法。

为什么端午放五天(不怕七月十五鬼)(6)

如此种种,难怪会有“不怕七月十五的鬼,最怕五月端午的水”一说了。古人虽然不懂现代的科学知识,但丰富的生活经验也足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五月初五端午节将至,您还知道哪些和端午节有关的习俗呢?欢迎评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