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公正廉洁的执业精神和优秀的专业素质,在案件审理中很好地把握了情、理、法之间的关系,准确地查明事实、分清责任、适用法律、依法裁决,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这段话来自

某汽车公司给蓬莱法院的

一封感谢信。

而要感谢的人,

蓬莱法院二级法官、

审管办负责人李素云。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李素云,大约“美好”恰如其分。

认识她的人都说,大眼睛、娃娃脸,身材娇小,嘴角总是挂着浅浅的笑,看似与“法官”这个严肃的职业匹配度不高,然而,大家对她的评价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靠实力”。

沧州最美基层法官尹佳(印象法官)(1)

80后的她,已是从事基层法院民事审判十多年的“老法官”了。

201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后,李素云通过山东省选调生考试进入蓬莱法院工作,自2011年开始办理民事案件,每年的办案量均排在全院前列,自2015年开始主要办理劳动争议、医疗纠纷、建设工程、破产案件等较为复杂案件,2021年办理普通民事案件171件,办案数量排名全院前列。

“执着”

——这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起产品质量纠纷。原、被告都是本地企业。

原告蓬莱某汽车公司自被告蓬莱某配件公司处采购汽车零部件,两家原本业务往来频繁,合作愉快。2017年因被告供货后出现批量产品损坏,双方开始产生争执。

2020年,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处理产品质量的赔偿问题。

蓬莱法院受理后,发现案情复杂、问题专业,光是一堆机械专业术语就已经让“门外汉”头疼脑胀。

案件分至李素云手中后,她反复查阅资料、研究分析图纸,但是并不得要领。

后来,在跟大学同学聊天的时候,她想到自己母校的汽车专业优势,于是马上联系在长春一汽工作的同学,并将双方争执的图纸发到同学那里,让他帮忙“答疑解惑”。

经过同学的一番讲解,她对那些机械专业术语有了深入了解,并不断向身边的有类似经验的法官、专家证人请教,最终对于双方争执不下的问题有了基本判断。

迈出了专业的束缚,接下来的鉴定流程走得异常顺利。

然而鉴定结论做出后,被告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鉴定机构的资质、鉴定结论依据、鉴定实验室参考数据等问题……光是质证鉴定报告的庭审就进行了整整一天,到庭接受质询的鉴定机构人员都已感到疲惫不堪。然而李素云开完庭后立即针对争议问题展开了新一轮的查找资料、研究学习……

最终,她用长达20页的判决书,为这起案件划上了一个句号。两家企业持续多年的纠纷尘埃落地。

沧州最美基层法官尹佳(印象法官)(2)

“把争议的事实问题查得清清楚楚,才能让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她总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她娇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对法官职业的热爱,让她更有耐心、更加专注、更加执着。

“温暖”

——法官助理朋友圈背后的故事

“跟着素云姐干法官助理的时间不长。作为一名法官和两个宝宝的妈妈,不管是人品还是业务能力都值得我学习。”

这是曾经跟着李素云法官办案的助理小姜,发过的一条朋友圈状态。

其实,年轻人里,像她这样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人并不多。

小姜说:“还记得有一个继承纠纷的案子,双方当事人互不相让、矛盾很深,怎么才能既兼顾亲情维系又从实际出发解决矛盾?李素云法官为此焦头烂额、夜里失眠。前几天她告诉我这个案子调解了,只是后续履行问题还要跟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案结事了。听说,今天下午当事人送来了锦旗。我不意外,因为这是她应得的……”

——锦旗上面写着“暖心法官一小步 和谐社会一大步”。

沧州最美基层法官尹佳(印象法官)(3)

这是一起继承纠纷。老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在蓬莱,女儿在北京。

2019年老太太去世后,儿女因为继承问题产生争执。2020年7月,姐姐将弟弟、父亲、外婆一并起诉至法院,要求分家析产。姐姐认为弟弟不学无术,啃老不孝,弟弟则认为姐姐在北京买房子,父母给出了不少钱,不同意姐姐再继承遗产。老父亲看着姐弟俩反目成仇,暗自垂泪。

该案标的大,双方矛盾深,审理难度也大。李素云从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彻底化解积怨出发,积极协调各方利益。因外婆年逾九十,在养老院无法到庭,为能及早化解纠纷,李素云法官专程至养老院征求老人意见。

沧州最美基层法官尹佳(印象法官)(4)

案件处理过程中,李素云用最真诚的态度、最朴实的语言、最暖心的行为,最终成功以调解的方式化解了这件家庭纠纷,让原本争吵不断的家人重归于好。

为防止后续履行过程中出现新的矛盾,李素云利用非工作时间将调解书确定的财产归属分割完毕,交付到双方当事人手中,实现了真正的案结事了。事后,北京的姐姐将锦旗送到了蓬莱法院。

事后,李素云说,这只是她每年办理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个普通案件,并未格外特殊对待,她只是做了自己在每一起案件中都会做的工作。

“没想到当事人会送来锦旗,我想这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有心”

——综合部门的“小白”

今年1月,李素云被调整到蓬莱法院审管办担任负责人,从一名资深民事法官成为了信息调研、司法宣传和审判管理等综合性工作领域“小白”。

她身边的人说,初入审管办的李素云,天天脚步匆匆、神色凝重,“这活儿着实不比办案好干啊”,这句话她常挂在嘴边。

但是,她告诉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为了尽快熟悉审管办的工作,加班对于她来说已是常态。写汇报材料、制定宣传方案、开展信息调研、审判态势分析研判......每项工作对她来说都是挑战。

不停地上网收集素材、积累素材,发出的稿子,她常常看了又看,改了又改,直到自己确认没有问题。她经常说,从调整到审管办后,从来没在晚上十一点半之前睡觉。

短暂的适应期后,目前,她已经熟悉了审管办工作。

信息调研——基层法院信息调研工作繁多复杂。刚开始她也摸不出门路,甚至拖延报送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了能保质保量的报送,她不断摸索,努力在激励奖励与培养干警积极性这一对关系中摸索方法,通过及时建议调整相关考核奖惩办法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均衡报送目标;针对调研氛围不浓厚问题,通过鼓励优秀干警提升带动等方式,涵养信息调研“土壤”,提高信息调研质量。

司法宣传——不愿宣传自己的她也爱上了宣传工作,迅速从审判好手转变为宣传能手。讲好法院故事,使司法宣传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最大限度发挥正面宣传的导向作用,一个个典型案例、一位位优秀法官的典型事迹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法院的新媒体平台上,更多的老百姓关注到了蓬莱法院的工作。今年,她带领团队制作的《楼上漏水维权之路何去何从》普法宣传作品在山东高法组织的微信原创作品大赛活动中还获得了一等奖!

审判管理——对数字不感冒的她成了数字小能手。她带领审管办的“娘子军”,紧紧围绕案件质效提升,秉持精细管理理念,每天对上千条数据筛选分析,确保提供合理的工作指引。为提高审判执行工作质效,她拟写制定本院“蓝黄红”三色评价考核办法,通过每月发布“蓝黄红”三色审判质效分析表,积极促进法官办案质效的提升......周提醒、月通报、季研判,强化审判执行运行态势分析,分析审判执行问题短板,提出改进措施已成为李素云的工作常态。

她是一位“老”法官,也是一位综合业务岗位上的“新手”“小白”。她更是一名老党员。

变动的是岗位与角色,不变的是恪守公平正义的初心与使命。

到审管办岗位后,她没有放下审判执行主业,办理了建筑工程、运输合同、破产等案件13件。

“我始终相信,干得越多、收获越多、成长越快。”面对岗位的变动和工作的多变,李素云平静地说。

她分外珍惜每一个锻炼提高的机会,注重强化责任感和事业心,把青年人的激情和冲劲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处处彰显蓬莱法院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时时不忘做“实干创新、拼搏奉献”的烟台滨海法院先锋!

法官简介

李素云,1987年5月出生,201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当年入职烟台市蓬莱区人民法院。先后在登州法庭、民一庭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自2022年1月担任审管办负责人,现为二级法官。

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责任编辑 李蕾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