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8年的夏天,一部《延禧攻略》凭着高级感的配色,精致的服饰,演员的出色演技,让这部剧着实火了一把。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

这部剧一改于正往日常用的明亮阿宝色,变成古朴素雅的莫兰迪色,首先在视觉美感上就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剧组在服道化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于正在采访时也说:“《延禧攻略》在服装设计、场景道具上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小到发饰,大到布景都专门去博物馆观摩,再一比一还原的,力求贴近历史。而剧中对非遗文化的大量运用,于正也是希望通过这部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2)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

化妆造型

人物的造型参考古画,遵循了清朝满洲宫内的衣着服饰,不再是单一的大红唇,改而换之的是点绛唇和柳叶眉。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3)

剧中后宫女眷的发型都梳的 “小两把头”, 体积上比以往清宫剧的偏小,大多都用的演员自己的头发,看上去少了夸张,多了精巧,这与参考的古画发型也很相近。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4)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5)

据史料记载,乾隆在选秀女时曾言:“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已饰,联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即禁止”。剧组皆遵循了这种习俗,戏中一众女眷皆为一耳三钳。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6)

面料服饰

为了在服饰上无条件的贴近历史,剧组不仅使用了传统的面料,请来高级制衣师傅根据资料,设计不同的纹理样式,还请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绣”匠人张红叶老师,带着一群“绣女”完成一件件手工大作。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7)

京绣又称为宫绣,绣品需平、光、齐、韵、和、顺、细、密;图案精细秀丽、形象逼真,内容上要求“图必有意,纹必吉祥”。除了京绣,剧中还展示了满绣技法,魏璎珞的“红霞蓝天,相映成趣”,就是运用的满绣,整幅作品以绣线铺满,不留空隙。

主创服饰上的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盘绳绣、珠绣、圈金都是刺绣组一针一线缝制的,其中一件皇上的龙袍, 8位“绣女”花费了长达半年的时间,这真的绝无仅有的高级定制啊。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8)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9)

还有高贵妃那件有点夸张的“珍珠衫”也能找到出处,当时乍一看的时候,让我跳戏想到了西游记里珍珠汗衫。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0)

发饰道具

《延禧攻略》的发饰不同于以往清宫剧的大花,而是采用了一朵朵精致的绒花,绒花根据人物角色、身份的不同,设计出带有鸟、寿桃、佛手、石榴等等元素。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1)

史料记载:富察皇后“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而绒花又与“荣华”谐音,所以备受后宫佳丽喜爱。

为了真正体现出绒花的特色,剧组向绒花的非遗传承人赵树宪预订了19款绒花发饰,其中最为复杂的要数富察皇后的“摇钱树”,这一款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才完成。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2)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3)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4)

除了绒花,于正说希望用到真正清宫用过的发饰,但鉴于资金的原因,剧组采用了到民间搜集的方式,不仅钱花得少,还得了不少好物件,于正更是表示要把这些都收藏起来,下一次拍戏还要拿出来用。

在道具方面也有非遗的身影“缂丝”。剧中所有的团扇都是由“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顾建东老师指导完成的。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5)

缂丝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宋代开始缂丝就是皇室的御用织物。缂丝又与刺绣不同,缂丝通过通经断尾的手法,用纯传统手工工艺,一丝一丝把底料和图案同时织出来,在过程中只要有一点差错,整件作品就废了,所以缂丝在世界上不会出现相同的两件作品。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6)

剧中人物所用的团扇,不仅用到了缂丝工艺,图案上也是通过藏品进行的仿制。比如太后的团扇,参考了沙面贴绢仙鹤桃树图;高贵妃的团扇,参考了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图。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7)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8)

传统文化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服化上用到的非遗文化,剧中还有昆曲和打树花这样的上下五千年文化遗产也很值得细看。

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同时也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唱腔极具艺术性,像《牡丹亭》《长生殿》《紫钗记》都是经典剧目。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19)

《延禧攻略》中高贵妃唱着昆曲《埋玉》,就像她自言:“此生皆醉在戏中,从未醒来”,一曲终也意味着这一生的终结。

还有高贵妃为取悦太后精心准备的“打树花”,是已有500余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组将其搬到荧幕上,真的是很用心了。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20)

打树花是当年铁匠们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一朵朵的烟花盛开,以庆祝热闹喜庆的氛围,诗人李白曾写下:“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经典诗句。

《延禧攻略》播出后之所以留下良好的口碑,与剧组对服道化的追求分不开,就像于正说的:“整部戏大部分投资都用在了服道化上面,但很值得,整部戏,戏在文化里,文化在戏里。”

延禧攻略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延禧攻略的服化道究竟考究到什么程度)(21)

#夏日影剧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