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宗立

撰写这篇小文的缘起是因为有一位法师问起八关斋戒是否能自誓受的问题,然后提起当前受持八关斋戒的几处误区,所以才打算在经律论中找寻答案,以供大家参考。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八关斋戒是佛陀为了使在家居士少用功行得大利益而施设的方便法门。虽然八关斋戒的要求比五戒严格,但是它的功德善益不可思议,不仅“后生天上”,而且受持者“终得泥洹”。《优陂夷堕舍迦经》中也说:“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祐,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经中说,佛陀教授众生八关斋戒,可以关闭恶趣之门,使如法受持八关斋戒者,不再堕入三恶道中,并且所生之处常有福佑。而且众生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善因缘故,可以渐趋成佛。可见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之殊胜。

八关斋戒最重要的四点(你不可不知的六件事)(1)

二、八关斋戒能否自誓受呢?

这个问题源于有居士提起某位藏传佛教的堪布在开示中说起:“八关斋戒可以择日受持,其方式非常灵活,第一次须在一位出家僧人前受戒,然后在每月的斋日等吉祥日子里可自己在佛像前求受。”然后居士就将此奉为圭臬,认为八关斋戒只要第一次在法师面前受,以后都可以自己在佛像面前自誓受了。那这种说法有没有经论的依据呢?藏传的经论中是否有经论依据不得而知,但是目前所流通的汉传大藏经中是没有这样的叙述的。那汉传大藏经中对八关斋戒的授与受有何要求呢?

1、大藏经中对于传授八关斋戒的要求:

《优婆塞戒经八戒斋品》第二十一:“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戒。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

经中说如果有人发心三受三皈依和三受八关斋戒,这就可以称之为具足一日一夜优婆塞斋。八关斋戒在第二天明相出现的时候就自然失效。所以不能在佛像前自受,要依法师受持戒法而得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这样才名为三皈清净斋法。

而《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第八中也说道:“夫受斋法必从他人边受。于何人受?五众边受。”也就是说受持八关斋戒戒法,必须从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处受戒。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还对受戒者在受戒时具体应该如何随师做了详细说明,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受持八关斋戒的确要从师而受。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中说:“问近住律仪云何而得。答从他教得。谓随师教自发诚言恭敬受得。问受律仪者或先自发言。或与师俱说得律仪不答不得要随师语。如师语而说方受得故。”

论中说,有人问:要如何才能得到八关斋戒呢?回答说,要从别人的教授中得到,也就是说要随授戒的法师所教,受戒者自己从内心诚恳恭敬随说而行才得到八关斋戒。如果受戒者自己先说,或者和授戒的法师一同说戒文,又或者是对法师的问答不回复,又或者是不随法师而自说戒文,这是无法得到八关斋戒的。受戒者必须如法师所教授,如说随语随行,才能够得到八关斋戒。

2、为何菩萨戒可以自誓受?

既然八关斋戒不能自誓受,那为何菩萨戒可以自誓受呢?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中说道:“尔时释迦牟尼佛……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闇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有当当常住法身。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

经中说释迦世尊从天宫中返回阎浮提菩提树下,为大地上一切众生宣说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所常诵的一戒光明。而这金刚宝戒是一切佛、菩萨的本源,是佛性的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的意识色法心法等等都涵盖在佛性戒中。这一宝戒是一切众生所应顶戴受持的,是一切众生戒之本源自性清净。简而言之,菩萨戒是佛陀成道时,一时顿制的,并不是像声闻戒一样待缘而制定:是就理善而制定,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菩萨戒如经中所说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既然是本具的,那么今生求受,就只是将本具的戒德继而加以长养薰发,所以说是增上,而不是重新得到菩萨戒。

正因为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有犯无舍的众生本具佛性常住戒,今生受持只是增上,而不是新得,所以菩萨戒可以开缘自誓受。

3、经中对菩萨戒自誓受的说明

《菩萨璎珞本业经》列举了三种受菩萨戒的方式,分别为上中下三品,而自誓受是属于下品:“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

经中说,在佛灭度之后,在佛子所在的地方千里内都没有法师的时候,可以在诸佛菩萨像前,合掌长跪自誓受菩萨戒。这是因为没有法师为之做证明,也无法验证是否已经得到菩萨戒体的缘故。故而所得的是下品戒。

那么自誓受菩萨戒者,怎么判断自己已经得到菩萨戒了呢?世尊在《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佛灭度后。欲心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当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像前受。戒不得戒。”

经中说,佛灭度之后,如果有佛子发心受持菩萨戒,而在佛菩萨像前自誓受菩萨戒,须先在佛前忏悔七日,如果得到见光、见花等等瑞相,那就表示可以得到菩萨戒。如果没有得到好相,那就应该反复忏悔十四日、二十一日乃至一年,直到有好相出现。得到好相,就表示可以在佛菩萨相前自誓受戒。如果没有得到好相,而勉强在佛像前自誓受菩萨戒,那就算是受戒也不得戒。

由此可见,自誓受菩萨戒,是有相当严格的要求的,不是随随便便在佛像前宣说自己受戒就可以得戒的。

八关斋戒最重要的四点(你不可不知的六件事)(2)

三、能不能受一次八关斋戒而持好几天呢?

有些居士觉得每天受一次八关斋戒太麻烦,于是问能不能一次受八关斋戒而持好几天呢?很遗憾,经中说这是不行的。

《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第八中说:“问曰:“受八戒法,得二日、三日乃至十日一时受不?”答曰:“佛本制一日一夜戒,不得过限。若有力能受一日,过已,次第更受。如是随力多少,不计日数。”

经中说,有人问:受持八关斋戒,能不能一次受两天、三天乃至十天呢?回答说:佛制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戒,不能超过一昼夜这个限期。如果有能力受持八关斋戒,那就受了一天之后,第二天接着受。根据受戒者能力不同,受持斋戒的日期是不限定的。换言之,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受戒者甚至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天都受持八关斋戒,但必须每天都依法受持,而不能受戒一次维持好几天。

八关斋戒最重要的四点(你不可不知的六件事)(3)

四、能不能不受持一昼夜的八关斋戒,只持半天甚至几个小时呢?

有人说一昼夜太长了,能不能只受半天或者几个小时的八关斋戒呢?佛曾经在《大般涅槃经》中做过这样的开示:“善男子。我于一时住恒河边。尔时迦旃延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教众生令受斋法。或一日或一夜。或一时或一念。如是之人成斋不耶。我言。比丘。是人得善不名得斋。”

经中说,佛有一次在恒河边时,迦旃延尊者来到世尊面前这样问道:“世尊,我教导众生,让他们受持斋法,因为他们个人的因缘,他们有些只受持了一个白天,或者是一个夜晚,又或者是一小段时间,甚至只是一念之间受持,这样受持斋法的人,是否能够得斋呢?”佛陀告诉迦旃延尊者道:“比丘,这样的人我们说他只得善法而不得斋法。”

由此可见,如果不具足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是不得斋法的,只是增长善法而已。

五、能不能只受持八关斋戒中的某一条或者某几条,不全部受呢?

有人问,八关斋戒里面有些戒条实在是没有条件受持,能不能只受其中的一条或者几条呢?

佛在《优婆塞戒经》中说:“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

经中说:有人说,如果不具足受持戒法就不能得戒,八关斋戒的戒法也是这样的。其实并不一定。为何这么说呢?如果说不完整受持所有戒条就不能得戒,那求有优婆塞又怎么能得戒呢?其实是可以得戒的,但这样做并不具足八关斋戒戒法。不具足受持八关斋戒,不能称为斋法,只可称为善法。

据经义来分析,发问者主要是问如果受持者不能持斋,只受持其他几条戒,那能不能得戒?而佛陀的开示是,如果受持了其他的几条戒,而且发心受持,那是可以得到其他几条戒的戒法。但是不能过午不食的话,那就不能称为是斋法,只能称为是善法了。由此可见,可以只受八关斋戒中其中的几条戒,也可以得戒,但不能称为得斋。如果发心受持八关斋戒而不能得到八关斋戒的完整功德,那是很令人惋惜的。

八关斋戒最重要的四点(你不可不知的六件事)(4)

六、如果实在是因缘不具足,不能继续受持八关斋戒,是否必须要在法师面前舍戒?

有人问:“如果实在是遇到障缘,不能继续受持八关斋戒了,那是不是必须要在法师面前才能舍戒呢?”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这样说道:“若受斋已欲舍斋者。不必要从五众而舍斋也。若欲食时趣语一人。斋即舍。”

论中说,如果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实在无法受持而想要舍戒,不一定要在出家法师面前舍斋,只要在想吃东西破斋之前,对一个思维正常、能听懂舍斋者话语的人说自己要舍斋,那就可以了。不过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非常殊胜,如果能够受持,还是努力坚持为好。当然,如果实在是遇到逆缘要舍,那也是无可奈何的。我们一般建议居士在受持八关斋戒之前,依佛教诲如实而行,先礼佛忏悔,祈愿诸佛菩萨加持自己可以顺利受持八关斋戒。

以上的六个问题是居士受持八关斋戒时常常会遇到的,所以特地在藏经中查找了相关的经文供发心受持八关斋戒的居士备览。愿发心受持八关斋戒者,都可以圆满受持,得清净戒体。

笔者学识浅陋,如有错谬之处,敬请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