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无所动心》描绘一位中年作家的生活。主人公徐生白在文学界拥有盛名,却自感江郎才尽,心绪烦乱。查出患上癌症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始料未及的波动。这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自2004年以来创作的第五部长篇小说。

在日常生活中,教学和研究是王宏图的主业,他将小说创作视作一种爱好或曰内心需求的表达、自我意义的确认。12月11日,由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主办的《无所动心》研讨会在复旦经世书局举行。谈到书名《无所动心》,王宏图说,人类精神世界存在某种原生性的困境,每个人都渴望超出日常生活的经验,在一个平和的环境生活久了,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无聊和空虚。此刻,如何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让自己的生活滑入不可控的弯道,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面临着这一考验。

复旦80后教授(复旦教授王宏图笔下的中年知识分子)(1)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认为,《无所动心》体现了海派文学的思考,在王宏图的作品中,人的感觉神经是细腻的,与现代病纠缠在一起,体现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每个人在他人面前都是单面的,徐生白在妻子和情人面前看起来是高雅而精神性的,实则是病态而复杂的,体现了现代都市文学中典型的新型伦理关系。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吴义勤提出,王宏图在《无所动心》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叙事结构,展现了既有现实性、有雄心,也有个体温度的文学追求。作品对当代知识分子的欲望生成和精神病态进行了拷问和反思,徐生白在社会、人生中得不到的真实与不敢面对、不敢相信的事实,涉及爱情、婚姻、家庭等,是对当下知识分子的人性剖析和精神考察。吴义勤同时提出,作为一部学者小说,《无所动心》的结构、人物事迹感较强,理念性思想较多,因此压缩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小说原生性的含混和延伸性相对缺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在当代都市文学匮乏的状态中,《无所动心》写出了都市书写中的真实矛盾和人性。

复旦80后教授(复旦教授王宏图笔下的中年知识分子)(2)

“庄子的哲学难以成为徐生白的灵魂‘镇静剂’,纠结的心理构成了他的多重人格。”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学昕点评,《无所动心》沿着王宏图旧作《迷阳》对当代知识分子精神、心理、灵魂的书写道路,小说中的人物终究无法以欲望为基础进行身心沟通,是在变异的时代和社会里一幅知识分子的生存图景。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评价,《无所动心》是一个沉痛、勇敢、荒凉的文本,主人公的生活与心理在颓丧又不甘颓丧之间变奏。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认为,王宏图在长期创作中将自己那一代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得越发丰富绵长,人物呈现“暗流涌动”的特点,似在欲望、心理、现实三者间游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看到,在王宏图的作品中,人物有一种“小心翼翼的疯狂”。

评论家木叶认为:“王宏图小说所感兴趣的是对欲望、对城市的体认和触碰。如何进一步塑造新世纪新时期的上海和都市,着实越来越难。如何破局,同时进行既内在于时代又超拔于时代的整体性创造,从来是有抱负的作家的难题和梦。”

评论家王雪瑛点评,《无所动心》是一个中年作家的内心画像。“人到中年,人生大的框架和格局已经确定,谁能够说对人生无所动心呢?人生不要放弃任何时段的成长,既有形而上,也有形而下。情感问题是始终存在的,要敢于把人生中的困惑和命题拿出来探讨,从而培育自己的精神力量,自我救赎。”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认为,《无所动心》提供了这个时代中年知识分子的自我镜像。“疾病来了,可以看到金玉其外的生活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疾病更像是一个启示,也是驱使他去征服、驾驭这种虚无感的动力。”

“徐生白是失败了,但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只要一息尚存,便会有梦想。这不是一曲英雄的凯旋之歌,而是混杂了无数的悲怆、欣喜与苦痛。用一句法国人常用的口头禅,这就是生活,我们挚爱的生活。”在作品后记中,王宏图这样写道。

复旦80后教授(复旦教授王宏图笔下的中年知识分子)(3)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施晨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