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不少消费者网购药品、口罩格外“费劲”,

下单后商家不是在备货,

就是无理由不发货,

问多了还直接取消订单给你退款。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

应该怎么办?

半个多月,包裹还在等揽收

12月9日,

家住北京的赵先生

在某电商平台的药店买了

四瓶布洛芬混悬液,

店铺显示1-3天即可送达。

但半个多月过去,

包裹还在揽收中,

“货并没有真的发出来”。

更令他不安的是,

店铺居然“玩起了失踪”,

已经连续十多天显示“休息中”状态,

电话也联系不上,

更别说主动联系赵先生解释情况。

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他们购买的多是

当前紧俏的抗疫物品或药品。

在网上买的口罩有发货的吗(半个月了我的口罩终于)(1)

在网上买的口罩有发货的吗(半个月了我的口罩终于)(2)

在网上买的口罩有发货的吗(半个月了我的口罩终于)(3)

有消费者表示,

他在某平台购买的药品,

下单时显示有货,

并预计2-4天发货,

但到了发货时间,

平台却提示商品正在采购中,

发货时间待定。

刷新页面后,

该药品仍在销售中,

显示“现货,2-4天发货”。

在迟迟不发货后,

有的消费者联系到商家客服,

对方表示若无法等待可申请退款。

河南郑州有消费者表示,

自己以0.42元单价网购的口罩,

34天不发货后下架,

现搜索的同类产品有卖到超4元一只的,

申请退款后,

只能高价再买,

感觉很无语。

平台:会加强管理

针对赵先生的情况,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平台客服。

客服表示,

该订单现在仍处于“点货”状态。

至于为何关闭店铺,

该客服表示

“是因为店铺没有货了”。

对于为何之前在没有货

及不标注预售的状况下

还正常出售,

客服未给出直接回应,

仅表示

“后期会加强对商家的管理”。

同时,在该平台上,

该药店商家信息页面显示,

“近30天平均发货时间:9小时”。

不发货,可能是套路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

在网购中,

迟迟不发货背后,

不排除有一些套路。

“比如商家本身没有稳定的供货渠道,

手里也没有货,

但仍将商品上架销售,

告知消费者有现货,

并承诺一定时间发货或送达,

这实际上可能构成欺诈。

此外,

也不排除有些商家在商品下单后

能拿到部分沉淀资金,

然后拿这些钱采购,

或作他用。

更严重的,

商家本身就是有预谋的诈骗,

下单之后直接消失,

不过这种情况

常见于一些社交平台个人卖家。”

消费者怎么办?

迟迟不发货,

或涉嫌违约、欺诈。

律师表示

商家实际已没有库存

却未及时将商品信息下架,

如果是故意为之,

明显缺乏合理性,

未能按照约定发货则构成违约。

根据法律规定,

商家展示的商品具有具体、确定的信息,

消费者下单即构成承诺,合同成立,

商家应该按照约定发货。

没有法定理由

或双方约定而单方取消订单,

则构成合同违约,

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消费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并赔偿其遭受的损失。

陈音江表示,

在实际中,

如有不可抗外部环境,

比如当下受疫情影响快递变慢,

导致收货延迟,

经营者应与消费者进行主动沟通,

告知真实情况,

并尽力履约,

确因无能力履约的,

应对消费者进行赔偿。

不排除有些商家

本身就不具备发货的能力,

可能本身没有某商品的库存,

也没有稳定的供货渠道,

但依然告知消费者有现货,

承诺一定时间发货,

等客户下单后再去采购。

这种情况下,

则可能构成欺诈,

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3倍赔偿。

他建议,

若遇到迟迟不发货的情况,

首先应跟商家和平台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成,

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还可以通过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的方式来维权。

如果通过非正规渠道下单,

且迟迟联系不上卖家,

则第一时间考虑是遇到了诈骗,

应寻求公安机关帮助。

相关阅读:事关你的快递,这些都明确了!

你遇见过不发货“套路”吗?

综合: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九派新闻

来源: 每日甘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