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榆次国保——榆次城隍庙系列(五)细说城隍

各地城隍爷来源(你知道城隍爷的来历吗)(1)

文/韩静

城隍庙,位于榆次老城的东部,占地面积约为四千平米,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662年),原来初步建设时期的规模很小,仅有几间;

经过明、清两代的增扩和160多年的发展,壮大到了今天的规模;

已经于1996年被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算是进入比较早的一处国宝。

那么,我们今天索性就来谈一谈城隍,说一说城隍的文化源流。

所谓“城隍”,其实最初是护城河的意思。

“隍”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没有水的护城壕,这就是城隍的原始含义。

班固在《两都赋序》中曾经提到过:

京师修宫室, 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

各地城隍爷来源(你知道城隍爷的来历吗)(2)

但是他英年早逝,百姓们都非常悲痛,为了铭记他的救命之恩,就修了一座庙,建的和县衙一样规格,还安排了哼哈二将守门。

整个庙宇规模很大,分为三进院落,前檐的匾额上写着“江东首邑 城隍灵祠”。这就是号称“中国第一座城隍庙”芜湖城隍庙,而徐盛也便是中国的第一位城隍爷。

二 山西最有名的城隍爷

山西的城隍爷,最有名的莫过于崔府君。这人是唐朝人,名字叫做崔珏,生前是一个县令。

他生前遇到过一桩怪事:一只老虎吃了一个男子,这男子的老母亲将老虎给绑了,送到他面前请求青天大老爷做主;崔珏大笔一挥,判定这老虎不杀之罪,但是要代替男子尽孝,赡养这老妇人,便有了晋东南一代非常有名的“崔珏判虎”的故事;

而在山西的长治、晋城一代,崔府君的庙宇可以说俯拾皆是,若你不知道这位爷,那是不算了解晋东南。

各地城隍爷来源(你知道城隍爷的来历吗)(3)

三 全国各地的城隍爷都有谁?

真正把城隍爷这个角色推到极致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

他对城隍很有感情,为什么呢?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就是在一个破败的土地庙里,自然对这类俗神尊敬有加。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令封天下城隍,还规定了各地城隍的级别,将其划分为都、府、州、县四级。当时的规模空前,全国各地都兴建了大量的城隍庙,多到什么程度?足有1472座之多,几乎是每个县都有一座,成了各地的“标配”。关于大搞城隍运动的原因,他也说的斩钉截铁:

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各地历史上出过的好官不一样,所以各地的城隍爷自然不同。

各地城隍爷来源(你知道城隍爷的来历吗)(4)

比如,北京的城隍爷是杨椒山,他是曾经顶撞过严嵩而被害的一位大臣;苏州的城隍爷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郑州的城隍爷则是刘邦的部将纪信。

四 看起来都有点怕怕的城隍庙楹联

这些名人成为城隍老爷可不光是立个偶像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实际的教育意义的,比如各地城隍庙的楹联就颇有几分味道,读来往往让人心惊。

比如上海城隍庙的对联:

为善不昌 祖宗有余殃 殃尽必昌

作恶不灭 祖宗有余德 德尽必灭

虽然是循环向报应的道理,却也是劝人向善。

郑州城隍庙的对联是:

殿宇立商都看 绿树红墙千秋焕;

清明襄盛举佑 黄童白叟四季安

言简意赅的说明了城隍爷护佑一方平安的地位。

再看这幅楹联则换了一种风格:

千载古都无量 文明无价宝

一肩重任满腔 忠贞满城福

下面的却显得气势磅礴:

忠义感天 能撼山川湖海

节操贯宇 可攀日月星辰

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可说节操感天。

还有时候是通过用典的方法来讲道理,比如这幅:

入门温旧史 诳楚救汉 问高祖登基时 可曾记起荥阳一幕

进庙惊新颜 正冠掸尘 看谒者叩首处 总要留下热泪两行

说的十分感性,也十分感人,在简述历史的同时,烘托了意境,说明了价值的取向。

所以,别看一座小小的城隍庙,虽然规模上有州、府、县的区别,但在功能上却无一例外的相同,那便是劝人向善,一座封建时期的庙宇却承载了社会教育的功能,委实不能小觑(韩静)。【轻松订阅 深扒文物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