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菩萨是道教还是佛教的神(这些神仙是怎么来的)(1)

城隍,又叫城隍爷,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是真正专门负责人一生福寿禄和恶罚明的神职。

城隍产生于古代儒教祭祀,经过道教演衍成为地方的守护神。“城隍”这个词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易.泰封》:“城复于隍城隍神,勿用师”;《易经》中也有说:“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在这里所说的“城”是指“城廓”、“城壁”、“城墙”,“隍”则是“城堑”,城外护城的壕沟,也就是“护城河”,“城隍”的意义就是防守城池的城墙和护城河。“城隍”一词连用,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北齐书·慕容俨传》载: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以荻洪截断水路供应,形势危急。“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于是顺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请,冀获冥佑。须臾,冲风歘起,惊涛涌激,漂断荻洪。”这是关于城隍神显灵护城的最早记载。据史书记载,南朝梁时,某地乡民在筹祭城隍时,突然间窜出一条红色的蛇,绕着牲牛不去。由这段记载可知,当时祭祀城隍在中国南方已是件极为寻常之事。

祭祀城隍于唐初尚未被列入祀典,但到中唐以后,各州郡相继设立城隍祠,可见此时的城隍信仰已逐渐发展成全国性的信仰。当时张曲江曾有《祭洪州城隍文》。五代之际,吴越王有重修《城隍神碑记》。宋代把祭祀城隍列为国家祀典,陆游也写有《宁德县城隍庙记》。元代曾封城隍神为佑圣王。

在明清以后,城隍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

朱元璋在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 “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掌管此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他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清代初年又加封北京、南京、西安、福州四地为“都城隍”,而后台湾的新竹城隍庙受光绪帝敕封,亦称都城隍。所以自清代开始,民众一般把城隍归为下列几类:都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省。府城隍(侯爵,绥靖侯),掌管府。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当然在一些特殊地点或特殊机构中也都存在着这几类以外的城隍。如苏州除了府城隍之外,还有布政财帛司“城隍”庙、按察纠察司“城隍”庙、粮巡道城隍庙。长洲县的城隍还兼“七省漕运都城隍”,即漕运总督的城隍。

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阳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阳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阳间的县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如福建都城隍庙奉祀的是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其因忠贞不屈,痛斥项羽,而被处烹刑。战国时代的春申君黄歇,因连横抗秦有功,即被奉祀为苏州城隍。也有一些是对当地开化民智,提高民生有很大贡献的国主或官员,如四川缙云县城隍就是缙云县首任知县李阳冰,浙江绍兴城隍庙是供有功于民的庞玉大将,宁化城隍庙城隍为巫罗俊,广州城隍爷是五代十国时的南汉国皇帝刘龑,也有“廉洁奉公,拥政爱民”的“清官”,如杭州城隍周新,明成祖即位时,任之为监察御史,多所弹劾,贵戚震惧,当时被视为冷面寒铁,曾任浙江按察史。北京地区是明朝一代忠良杨继盛,安徽青阳城隍庙是清官海瑞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