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屁能够判断人的健康状况,有俗话说,屁响孩儿长,也就说越会放屁的孩子身体越健康。还有人说“屁大点事,也叫事”把放屁看得很轻,当然这句话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形容事情微不足道。不管人们怎么说,在妈妈眼里,宝宝的事没小事儿,屎尿屁的任何异动都牵扯着妈妈的心。

当然也有不关心宝宝“屁事”的妈妈,认为放屁为人之常情,没有必要留意。别小看,放屁也预示着某些疾病,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坏屁”值得注意。

屁是怎么产生的呢?

人体中气体其实是兵分两路排出体外的。胃部的气体从嘴中排出,叫打嗝;进入肠道中的空气或代谢时产生的废气从肛门排出,就叫放屁。放屁是一种生理现象,每个人都要放屁,正常情况下屁的臭味都不会太浓烈或无味。虽然放屁被认为是一种不雅的行为,可没有人可以不放。

暗示宝宝健康状况的几种屁:

1、臭屁

宝宝的臭屁,还不能用一个“臭”字笼统概之,臭法不痛揭示的健康状况不一样。通常情况下,臭屁的气味主要来源于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等物质。如果出现其他怪味,就可能是消化异常了。

2、放屁带大便

一放屁就带出一些大便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吃母乳的新生儿时期。一是宝宝大便还不成型,大便次数多而稀薄。二是括约肌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控制排便。宝宝放屁时一用力就带出了大便,其他都正常,屁也不臭。随着宝宝月龄增长这种现象会减少并消失。

但是当宝宝突然出现放屁带大便,就要留意了,可能是消化不良或感染性复习。需要调整饮食和护理办法,并咨询儿科医生。

3、放空屁宝宝放屁次数增多,声音响,无明显异味,放屁后也不拉屎,主要有两个原因引起:

①是宝宝在告诉妈妈他饿了。饥饿状态下胃腹部蠕动加快,不仅会放屁,有的还会打嗝,胃腹部还有咕咕声,只要及时喂哺就可以了。

②吸入过多空气。会同时引起打嗝和放屁。长时间哭闹、大笑、喂奶方式不对等都可能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

对策:

尽量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和大笑,每次喂完奶都记得拍背,排出胃部空气。喂母乳时要让宝宝含直乳晕处可预防吸入空气;喂奶粉的宝宝,冲调奶粉时不能用力摇晃奶瓶产生过多空气,奶液充满奶嘴,别让宝宝吸到空奶瓶。

宝宝放屁是好还是不好(别把屁事当小事)(1)

4、无屁

放屁是人的正常生理代谢现象,要是没有屁放妈妈可别大意。曾经就有位妈妈认为孩子不放屁是正常的,放了屁反而紧张起来,所幸的是宝宝最后正常放屁了,要是一直不放屁这位妈妈能否觉出异常来呢,现在想来为她后怕起来。

①肠梗阻,肠套叠:宝宝长时间不放屁,这种情况排便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会恶心呕吐的现象,需要及时看医生,排除肠梗阻,肠套叠的可能。

②胃肠功能紊乱:胃部消化不良,肠蠕动减慢时,会出现腹胀,光打嗝而无屁的现象。这种情况,多是饮食过量积食或胃肠炎等引起,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减少进食量,还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腹中气体排出,帮助宝宝发屁。

5、哭闹放屁次数多

除了消化异常引起宝宝腹痛,屁多哭闹外,新生儿期屁多哭闹,有可能是肠绞痛,属于常见的生理现象。

肠绞痛时宝宝哭闹的同时双腿会向上蜷曲,哭闹时间长,几乎每天都要哭3小时左右,放屁多,保持肠道通常,慢慢会恢复。为了减少宝宝不适感,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竖抱拍嗝,排除胃部空气可以减缓。

成人也别老别憋屁

古语有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虽然是描述气血通畅对健康的好处,用在放屁这件事上也很贴切。放屁是常事,对人有益无害,也算是一种“排异现象”,千万别长时间憋屁。通常每天放10个屁左右都是正常的。

皮耶托马尼寇拉.余赫的《放屁,是门学问》中就转述了一个很有趣的传闻:一位妇女特别矜持,忍了十二年没有放屁,最后一命呜呼了。

宝宝放屁是好还是不好(别把屁事当小事)(2)

可见放屁真是关乎健康的大事,久了不放会导致腹胀,废气没有排除还会带来其他胃肠疾病,该释放时就放心释放,别老是忍着。当然,一屁不放也不会怎样。

文章来源:奶粉智库,若涉及版权,请与小编联系,收到消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