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术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算术著作,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九章算术怎么讲?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九章算术怎么讲(九章算术里面的内容)

九章算术怎么讲

九章算术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算术著作,全书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九章算术》卷一中的基本单位是“步”,古人左右脚各走一次称一步,那么一步是多少距离呢?但是由于历代对“步”的规定不一,实际距离也有所不同。周时以8尺为一步,秦汉时以6尺为一步,后世又以5尺为一步。

唐代李淳风注解《九章算术》,一 亩之田,广十五步,从而疏之,令为十五行,则每行广一步而从十六步。又横而 截之,令为十六行,则每行广一步而从十五步。此即从疏横截之步,各自为方, 凡有二百四十步。一亩之地,步数正同,以此言之,则广从相乘得积步,验矣。二百四十步者,亩法也;百亩者,顷法也。故以除之,即得。

也就是说1顷=100亩=24000积步,1亩=240积步。

今有田广一里,从一里。问为田几何?答曰:三顷七十五亩。又有田广二里,从三里。问为田几何?答曰:二十二顷五十亩。里田术曰:广从里数相乘得积里。以三百七十五乘之,即亩数。

这里我们可以计算1平方里=375亩=375*240=90000积步,所以1里=300步。

我们先假设1里500米的距离概念一直没有改变。

周时:1里=500米=300步=2400尺,1尺=20.83厘米。与楚墓出土的楚尺长22.7厘米悖。如果按出土的尺计算:1里=300步=2400尺=544.8米,1亩≈791.49㎡

秦汉:1里=500米=300步=1800尺,1尺≈27.78厘米。与汉墓出土的骨尺的尺长23.6厘米相悖。如果按出土的尺计算:1里=300步=1800尺=424.8米,1亩≈481.21㎡

隋唐:1里=500米=300步=1500尺,1尺≈33.33厘米,与西安唐墓出土铜尺尺长30.67厘米相悖。如果按出土的尺计算:1里=300步=1500尺=460米,1亩≈540㎡

当代:1尺≈33.33厘米,1亩≈666.67平方米=240积步=15步*16步=75尺*80尺≈25米*26.66米

中国古代的土亩的计算方式是固定的,但是历代的1步的尺数、尺长是不一样的,,汉之后、隋唐以前的中间时间,中国大地一直处于混乱时期,除去五胡乱华的原因,还有就是士族的原因。他们通过律法的漏洞,通过丈量田亩侵占农民土地,农民失去土地,只能投靠士族,士族因此控制人口,与朝廷抗争。于是朝代更替成为了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