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就是谷雨节气啊,谷雨顾名思义,也就是播谷降雨的意思。换句话说,这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因为在谷雨时节雨水会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一、谷雨节气

谷雨节气的由来简要(谷雨的由来起源于何时)(1)

“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4月20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此时节,“杨花落尽子规啼”,春天已走到了尾声,曾经的姹紫嫣红已逝,“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含着“雨生百谷”之意。民谚有“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之说。

谷雨以后,我国天气转暖,气温很快回升,霜、雪现象基本终止,寒潮天气基本结束。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

谷雨节气的由来简要(谷雨的由来起源于何时)(2)

不过这谷雨的谷字不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谚语说“谷雨无雨,交回田主”,是从相反的角度来说明雨水的重要。

谷雨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谷雨一词,源自于“雨生百谷”之说,这时候的的作物,不管是越冬作物,还是春种作物,都生长的混快,甚至可以用一天长高一节来形容。此时的农作,主要以病虫防治为主。

二、谷雨的由来

谷雨节气的由来简要(谷雨的由来起源于何时)(3)

关于谷雨节的来历,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

这一天,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但是,在民间,陕西省关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四千多年前,轩辕黄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员史官。一天,黄帝发现了德才出众的仓颉,任命仓颉做了史官。

谷雨节气的由来简要(谷雨的由来起源于何时)(4)

他以结绳记事,国家大事记得清清楚楚,很受黄帝赏识,后来结绳记事日显落后。一次,仓颉随一个猎人外出狩猎,猎人指着地上留下的各种野兽的踪迹讲述野兽的去向。

仓颉深受启发:“一个足印代表一种事物呢!”回家后,仓颉便打点行装外出考访。他爬山涉水,不耻下问,把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按其特征表示出来。依类象形,始创文字。

因他制字有功,感动了天帝,当时天下正遭灾荒,便命天兵天将打开天宫的粮仓,下了一场谷子雨,天下万民得救了。

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人们把祭祀仓颉的日子定为下谷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现在的“谷雨节”。如今,每逢谷雨节这天,白水县史官镇一带都举行拜仓颉的庙会。

三、谷雨农事

谷雨节气的由来简要(谷雨的由来起源于何时)(5)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这时,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华南东部常会有几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

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谷雨前,好种棉”,又云:“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

谷雨节气的由来简要(谷雨的由来起源于何时)(6)

自古以来,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编成谚语,世代相传。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农业生产与病虫防治。

此时,田中的农作物也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就有了“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谷雨时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需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总之,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