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策兰(Paul Celan),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最重要、深刻影响的德语诗人。

保罗策兰诗句(策兰诗全集卷二罂粟与记忆)(1)

保罗·策兰

策兰一生坎坷,说起来,能和策兰比“惨”的,恐怕只有波兰斯基了(详情请自行百度,太惨,小编不忍心说了)。

保罗策兰诗句(策兰诗全集卷二罂粟与记忆)(2)

罗曼·波兰斯基

然而,悲惨的命运让策兰写出了特别的诗句。

那么,策兰的“特别”又在何处呢?


以下文字摘自《保罗·策兰诗全集》(第二卷:罂粟与记忆)中译本序

“谁敢用眼睛直视美,谁就被托付给死神。 ”

德国 19世纪诗人普拉腾的这个诗句,可以用来作为这篇序文的开场白。千禧年之际,也就是策兰去世整整三十年后,诗人早年的同乡女友伊兰娜·施缪丽在回忆录中引用了这句诗,用来作为一个年代的标记,同时作为她与保罗·策兰最后一次重逢的纪念,因为在那次重逢之后不久,诗人就去世了。在那次重逢期间,他们回顾往事,说到了一种从布科维纳开始的诗歌,以及战争期间他们在切尔诺维茨犹太隔离区共同度过的苦难岁月。

栗树的那边才是世界。

《保罗·策兰诗全集》卷二《罂粟与记忆》&卷八《暗蚀》

保罗·策兰 著

孟明 译

《罂粟与记忆》收有策兰1944年至1952年间写的作品,其中有极具影响的《死亡赋格》,那种神奇的抒情基调,有着法国诗歌的光辉、巴尔干半岛的魅力以及忧郁的转调。其诗作风格中引人入胜的节奏、浪漫化的隐喻和热情奔放的魔力使得这本诗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使得诗人能把现代法语抒情诗的某些原则译入了德语,嘲笑了一般逻辑思维的自以为是,调动起梦想的真理塑造现实。

《暗蚀》系诗人在巴黎圣安娜精神病院治疗期间完成的诗集。作品交织着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和希伯来的预言传统,揭示了神的缺席、文明的失效以及黑暗的内心之网。精神治疗的痛苦中形成的诗作,貌似新奇、古怪、远古的词语,零乱的语法、省略、再无人能训诂的用典,背后却有着阅读思考莎士比亚、卡夫卡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书籍的影子与话语,这种自我探究与对精确专业知识的狂热融合,使得这些诗作探测到人性那深不可测的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