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七种道理(上善若水之正解)(1)

想必每个人的朋友中在网络上的昵称都有叫“上善若水”吧,所以对于这个词都不陌生。可真的聊起来这个词的深层涵义,却鲜有人能回答得上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探析一下“上善若水”一词给我们带来的更多内容。

上善若水的七种道理(上善若水之正解)(2)

“上善若水”一词,来源于老子《道德经》的第八章:原文如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原文的基本释义就是:上上之善要像水一样,水可以孕育帮助世间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甘心处于众人所不愿意接受或讨厌的地方。水是有形质,道为无形质,但在有相的世界中“水”这种有形质所具备的特点最与“道”相接近。

上善若水的七种道理(上善若水之正解)(3)

上善之人,可以做到安心处于卑下之境毫无怨言,并且能上能下,上可化云、雨、雾,下可化江、河、海,高可处九宵云端,低可入小溪沼泽。君子不器,只要能利万物则心境坦然安详。

上善之人,存心能如谷渊一般,可以接受容纳世间万物,无论好坏,无论清浊,无论强弱,接纳之后再沉淀,依然保持着自身的洁净。

上善之人,与人相交可以像水一样相亲相近,言谈举止亦如水一样干净纯洁,水化为气,气则无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其他人。

上善之人,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

上善若水的七种道理(上善若水之正解)(4)

上善之人,善于处理管理问题,更善于处理日常琐碎问题,因其在做事之时无欲、无求、无私心,不争、不斗、不执着,水为寒物,却包藏一颗善心,哺育万物而不求索取,于是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帮助他,以无为心态做有为之事,故而可称大智慧。

上善之人,事善能,表面看似无力柔弱,实则却有着无限的耐力,遇山推山,遇海填海,遇石穿石。无形之中体现着恒心与坚持的力量。

上善之人,你冷我成冰,你暖我成水,你脏我涤荡,你净我退去,天旱我化雨雪,地润我成溪流,时而有形,时而无形,飘忽于天地山林之间,需要我时急流勇进,功成之后我身退消失。

上善若水的七种道理(上善若水之正解)(5)

看似不争,天地大道却成其“争”,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不争名不求利,不与他人对立,更不会抱怨天下之不公。故而没有烦恼忧虑。

仔细想想上面所讲“水”的这些品质,在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还剩下多少。

为什么说“处众人之所恶”呢?

再看一下上面所讲“水”的几个特性,用世俗的功利眼光来看是不是“众人之所恶”呢?

上善若水的七种道理(上善若水之正解)(6)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下,都愿去争求一个虚名;

别人给出的反对意见时总会伤及我们的自尊与权威;

我们为了私利经常不择手段,不惜欺骗感情,毁掉承诺;

急功近利的时代,做什么事都没办法去坚持,短期看不到回报就会退却;

别人给诋毁、诽谤我们,一定要给予回击,把自己卷入争斗对立之中……

遇到这些情况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内心则无法平静,自然是我们之所“恶”,然而正是这些“恶”才是上上之道,上上之善,才可以在不争之中成其事,成其名,成其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