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注释)上善:合乎道的意识、行为。基于道:接近于道或相似于道。上善之人(圣人)具有近似于水的特性。水的行为表现为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宠,始终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隐蔽之处,所以,水具有近似于道的特性。

原文: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注释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圣人选择的住宅则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可以给生活带来安定并有利于修道。

心善渊::水渊则藏,含而不露;圣人胸怀若谷,从不自我炫耀。

与善仁:水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处世仁慈,无私奉献而不图回报。

言善信:水虽不言,却避高趋洼,平衡高低,有着至诚不移的规律性;圣人言于ー致,以诚信为本。

政善治:水可以冲洗污垢,刷新世界;圣人为政,清正廉洁,善于消除腐败。

老子中的上善若水有何内涵(老子上善若水)(1)

事善能:水能静能动,能急能缓,能柔能刚,能内能外,能升能隐;圣人做事,"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观规律。

动善时:水,冬雪夏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违天时;圣人做事审时度势,伺机而动。

原文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夫唯:正因为。是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得出结论。水的特性近似于道的特性水的特性就是圣人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一切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不主观妄为,反而获得了别人所无法争到的东西这正是不争之争。一个始终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人,自然不会有过失。

评析老子笔下的“善",是指自我感觉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包括品质、智慧、行为的最高境界。这一章讲了“善"的两层意思。一是分析慈善的本质,强调慈善,与世无争;一是由此义引申出善的第二层含义一一只有慈善,与世无争,才是最优良的境界。善"的哲学是一种整体思维哲学。但与前面所倡导的"圣人不仁"的观点又相矛盾。其实,讲善也罢,讲不仁也罢,均存在一个相对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善总是体现在自身相对整体中,跨越了这一相对整体,就会争得多,善得少。争也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一旦失去了对手,自身又会停滞不前。这种适度,依靠建立在人类智慧上的法律、条例的扼制。除了善的相对性外,也存在绝对的善,这种绝对的善是“仁"的表现形式之ー,也是人的本性之ー。总之,善与恶是四种形式的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