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周的邮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邮小型张潜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邮小型张潜力(说邮不吹牛)

一邮小型张潜力

第三章 西周的邮驿

牧野之战后,结束了商王朝近600年的统治,中华大地上新一代领导人周武王当家作主了。

“小邦周”代替了“大邦殷”。

周王朝就此粉墨登场,新的朝代开始了。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二个有考古证明的朝代。

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是从大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七百七十一年;东周从公元前七百七十一年至公元前二百五十六年。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各种制度开始逐渐完善的阶段,从武王登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周幽王被杀,西周一共经历了二百七十五年。

从西周开始,我国古代的邮驿通信组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两套通信系统。

记住了,是两套哟!

一套是以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

另一套则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系统。

说邮必先要说路。

下面讲讲西周的道路,也就是西周的邮路。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背景。

西周建立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广大被征服的地区和部族,周天子分封“姬”姓及异姓贵族到被征服地区做地方诸侯,建立政权。

西周初年一共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光是“姬”姓,就多达五十三个。

它的主要诸侯国有:晋、燕、齐、楚、卫等。

主要城市除了首都镐京(今天西安)外,还有雒邑(今天的洛阳)、朝歌(今天河南的淇县或者河南的汤阴县)、亳州(今天安徽的亳州)和临淄(山东临淄)等等。

这么广大的地区,没有畅通的道路与帝都镐京相连,是绝对无法保证对它的统治的。

所以,西周政府特别重视道路的建设和发展。

当然了,这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的需要,更是“家天下”宗主制的需求。

周朝的“王道”。

周王朝在都城镐京(今天陕西西安长安区)和东都洛邑(河南洛阳)之间修建了一条特别宽敞、平坦的大道,号称“周道”,也称之为“王道”。

后人春秋战国初期的墨家学派创世人墨子曾评论这条道路说:“王道荡荡,不偏不党,其直如矢,其易如底”意思是说周道平坦宽阔,平直,易行。

周王室规定京都的王道,宽为九轨。按照当时的计算单位:一轨是1.8米,九轨就是16.2米。

这个数据放到现在不算宽,以北京长安街为例:最宽处为120米,最窄处为60米。

现在我们所见的一般双向四车道,路基为24.5米,每车道为3.75米宽。

但是在三千年前的周朝,16.2米这样宽的路面,已经相当不错了,行走起来自然方便、快捷得多了。

据说,周天子曾驾着八匹高头大马在此行走,驾驶的轻车能日行千里。

呵呵,有点夸张。

说句玩笑话,一定是李白的祖师爷这么吹的,和“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艺术夸张的手法罢了。

但从《左传》的记载看,一天行驶260里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比商朝进步多了。

成语“周道如砥”说的就是这条“王道”。

中国的成语都是有历史典故的,因此,记住“周道如砥”就能了解西周的道路情况。尤其是镐京(西安)和洛邑(洛阳)这两个都城之间的道路状况。

西周的“鲁道”。

除了王道,周朝还有许多通往各诸侯国的大道。例如:从洛阳通往鲁国的大道----“鲁道”,也很宽阔。

《诗经》里有对这条道路的描述:

汶水汤汤,

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

齐子翱翔。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汶水日夜浪滔滔,行人纷纷驻足看,鲁国大道宽又平,文姜回国去游玩。

与此同时,西周政府在这些通往四面八方的邮驿道路沿线上,设立了休息站,分别叫做“委”、“管”、“市”,用来接待信使和王公贵族。目的是解除他们的旅途疲劳,保证政府公文的传递和政府官员以及诸侯国王的安全。

还记得商朝叫什么吗?

也是三个名称,想起来没有?

对了!

是“堞”、“次”、“羁”。

千万不要弄混了。

哈哈。

《周礼》记载:

当时国家大道沿途10里设庐,“庐”内有食物;30处里有住宿,称之为“委”;50里处有“馆”,接待往来宾客;“市”就是以驿站为中心设立的集市。

有一些高档的“委”、“馆”设备考究,有楼台亭阁,能洗澡,可以在这里充分休息。

信使们不可能充分休息,只有往来的王公贵族才可以,信使们肩负着送信的使命,有送完信才有可能稍作放松。

负责管理这些道路和“委”“馆”“市”的官吏叫做“野庐氏”。

野庐氏是西周的一种官名,《周礼》说:秋官司寇所属有野庐氏,主要负责掌管交通,庐舍,道禁等。

让我们来看看野庐氏的具体工作都有哪些:

据载:

“野庐氏”主要负责筹办京城500里内所有馆舍的车、马、粮、草,以及交通物资。

同时还要保证道路畅通,宾客安全,另外还要安排昼夜上班的人员,查禁沿路犯法与可疑之人,同时还要组织检修车辆和平整道路。

现在河南洛阳有个邮驿博物馆,他的蓝本就源自于“周南驿”。

“周南驿”是什么意思呢?

“周南驿”是西周周成王做天子时修建的一个驿站。

两千多年前,周公奉命率众营建洛邑,辅佐周成王定鼎洛阳,在此制礼作乐。

为传递诏会,迎送诸侯,于是下令在洛阳的南边建立了驿站,称之为“周南驿”。

“周南驿”长期是全国的中心驿站,尽管朝代更迭,但是其功能一直延续到清末,司马迁、林则徐等都曾在此逗留。

“周南驿”有鼓楼、马车、拴马石和上马石。

鼓楼是驿站标志性建筑,用于站岗远眺,值更报时,击鼓报捷。

驿站设有驻节堂是接待各方使节、迎接八方来客的地方。除此之外,这里还有洗澡、吃饭、观赏的地方,同时还有驿丞府,车马司,船舶司,善缘司等等。

驿丞符是驿站的长官办公的地方。

古代“周南驿”是水陆两用驿站。车马司和船舶司分管陆路邮传和水陆邮传。这里还有一个善缘寺,善缘寺取意为“广结善缘”之意。

现在,整个洛阳驿站博物馆,在周南驿遗址基础上按照当时的模样设置。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关于驿站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

里面收藏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镇馆之宝有信使牌,通关文牒,封泥等等。

如果你有机会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洛阳驿站博物馆看看。

如果是从事邮政、通信行业的从业人员那就更应该前去造访,看看几千年前自己的前辈们是如何工作的。

哈哈。

在西周,由于道路的平整和车辆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信使们传递公文的速度。

据《左传》记载,信使们平均一天行驶60公里(这里指的不是王道和鲁道,指的是一般的邮路)。这个不用怀疑,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从史料看,西周的邮驿通信效率还是很高的,当然这也是指西周的中心地带。

中心地带指的是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地区,人们把它称之为“王畿”,包括都城镐京周围的关中平原和洛阳周围的河洛地区。

偏远的地方,邮驿的效率还是很低的。

比如,西周初年,两广地区和越南地区的越裳氏来朝见周王,因为路途遥远,害怕到达不了京都,为了谨慎起见,他们兵分三路一路艰辛的走到了京城。

周王得知此事,非常感动。

回去的时候,周王派人一同前往,路上走了一年多才返回京都,从这个故事,可见当时的南方大部分地区道路还是相当难行的,通信困难重重。

其实,即便是到了三千年后的今天,偏远山区的通邮依旧有点困难。

好在现在通信发展,有手机可以通话,可以聊天,可以视频,但包裹邮件还是不很方便。包括在“某宝”上买东西,偏远地方也会有不方便,甚至就不卖给你。除非送到乡镇一级,自己去取。

物流是近几年的新型产业,它的鼻祖也是邮驿,其实现在好多行业的老祖宗都是在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总之,西周的邮驿管理机构尚未统一,邮驿是由“秋官”、“夏官”、“地官”和“春官”分别负责通信的相关事宜。

“秋官”、“夏官”、“地官”和“春官”都是那个时代的官名。

《周礼》分别设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

夏官:以大司马为长官,掌管军政、军备、宿务等。

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管礼制,祭祀,历法、乐舞等。

秋官:以大司寇为长官,掌管刑法、刑律以及诸侯,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等。

地官:以大司徒为长官,掌管教育,征税,山林等。

前面说了西周有两套通信系统,一套是早期的声光通信系统,烽燧大鼓是属于早期的声光通信系统。

烽燧大鼓。

烽燧就是烽火台,烽燧大鼓就是传递军情的一种方式。

说起烽燧就要说到长城。

说到长城就要说说西周的军事。

周王室保持了庞大的军队,军队用于保卫宗周(丰镐)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洛阳)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周八师”一共十四师。

分封的诸侯国,也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大的诸侯国一般不超过三军,小国也有一军。诸侯国的武装力量周王也能调遣,实际上也是周王室的军事力量的一部分。

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袭击,建筑连续排列的城堡以作防御。

当时,边疆的要道以及都城附近,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烽火台。

其实就是在骊山上设立烽火台。因为骊山(今天陕西西安临潼区境内)在西周是被当成都城的天然防御屏障。

烽火台内备有柴火,狼粪,战鼓等等。

一旦发现敌情,白天在烽火台上燃起狼烟,夜晚堆放柴火,击鼓,燃柴传递军情。最著名的段子,莫过于“烽火戏诸侯”了。

下面重温一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话说在西周末年的都城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临潼区骊山这个地方设有烽火台,我们所熟悉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西周的最后一位皇帝周幽王的宠妃褒姒,美艳无比,但却不爱笑,整天耷拉个脸子给皇上看,像谁欠了她二百大洋似的,昏君周幽王苦恼之际却又奈何不了她。这就是男人遇到漂亮女人,犯起“贱”来无人能敌。皇上也不例外。

忽一日,这个昏君经人点拨使出一个损招来,在骊山的烽火台上烽火报警,引各路诸侯率兵前来救驾。

于是乎,各地诸侯看到狼烟四起,以为敌人入侵,立马派兵救援-----

此时站在城门楼上的褒姒,看见慌慌张张赶来救驾的援军,禁不住笑出声来。

美人笑了,幽王醉了,可各路诸侯却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被周王愚弄了。

几次三番,三番几次后,当北方的敌人真的来入侵时,燃起的狼烟已无人当真,没有诸侯军队过来救驾----

结果可想而知,都城镐京被前老丈人和犬戎联手攻破,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西周从此灭亡。

褒姒一笑也成了西周历史上的“最后一笑”。

当然,西周的灭亡不能完全怪罪在一个女人头上,但是从以上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到烽火通信在当时有多么重要。

另一套则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系统。

以车传递叫“传”,是轻车快传。

在西周主要边境上传递文书的机构叫“邮”。

还有一种叫“徒”的,则是急行步传。

说完烽火通信,再说一下西周通信的秘密武器“阴符”和“阴书”。

这个“阴符”、“阴书”也是一种通信手段,兴起于西周,在春秋战国被发扬光大。

什么是阴符

所谓“阴符”就是古代秘密通信的一种方法,也就是最早的密信。

相传是被尊为“百家宗师”的姜太公姜子牙发明的。

“符”是用铜板或者竹板做成的,以花纹或者长短来传递信息的内容。

什么是阴书

“阴书”据传也是有姜子牙姜太公发明的,它能比“阴符”传递更为秘密的文书。

所谓阴书,实际上是一种军事文书,其传递的方法比阴符更为隐蔽。

具体方法是先把要传达的机密文书,完整地写在竹简或者木简上,然后将这竹简或者木简打乱、拆分,分成三份,此举被称“一和而再离”,最后,派三名信使分别送达同一地点。到了目的地,收信人按照顺序把它拼在一起。于是,阴书的内容一目了然,此为“三发合一”。

这种“阴书”的保密性特好,且从某一程度上来看,它具有移位密码的特点,即使其中某一片落入敌人之手,也难以被破解。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如果其中一份丢失,收信人就不能准确的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

这种方法,经过历代演变,到了明清仍然在使用。

为了保密期间,古人还在阴书上写有藏头诗、藏尾诗、回文诗、哑谜等多种巧妙的办法。

说白了,阴书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密电码和密信。

不难看出,姜太公不仅是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位足智多谋的间谍高手。

呵呵。

为什么在这个节点会出现阴符、阴书呢?

答案这还要从商末周初战争频繁说起。

据史料记载,商纣王末年,姜太公辅佐周文王,使周族由弱变强,由强变大。忽一日,他们带领的周军指挥大营被叛军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姜太公命令信使(邮差)突围,回老巢搬兵。

足智多谋的姜太公怕信使遗忘机密,又怕周文王不信任自己的信吏而耽误大事。于是,灵机一动,就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心爱的鱼竿折断,每节长短不一,各代表一个军机,令信吏牢记不得外传。

信吏几经周折回到王室,周文王见状,认出这是姜子牙的鱼竿,(当初,姜子牙就是在用这根鱼竿钓鱼时,与文王相遇,并被周文王重用)并且把它连接起来,恢复成原样,亲自检验。

当确定其为姜子牙的鱼竿后,周文王立马亲率大军,星夜兼程,赶到出事地点,解救姜子牙。

事后,姜子牙拿着这几节使他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鱼竿,感慨万分。

由此,计上心头,将其设定为秘密武器。

阴符的形状和表达的意思是事先约定好的,所以收信人看到阴符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最初的阴符是用竹片做成的,后来改为木片或者铜片,音符上没有图片也没有文字,传递阴符的人,也就是信使,也不知到它所表达的内容。这样即使信使叛变,投降,敌人也难以知道阴符所表达的真实意图。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阴符”逐渐被“阴书”所替代。

阴符,虽然简单明了,但表达的意思和内容有限,所以,姜子牙又在阴符的而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更秘密的通信方式,即阴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