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派围剿黑木崖图(剿灭惯匪座山雕)(1)

“座山雕”,因小说、电影《林海雪原》出版上映,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全国巡演,作为一个凶残狡诈大土匪的形象,可以说是声名远扬、国人皆知。

小说、电影、戏剧中塑造的正面典型人物,侦察英雄杨子荣,假扮土匪孤身打入“座山雕”匪伙内部并取得信任担当要职,配合剿匪小分队,里应外合剿灭座山雕匪伙。

小说、电影、戏剧中塑造的反面典型人物,凶残狡诈的大土匪头子“座山雕”,兵强将广,悍匪“八大金刚”,匪巢威虎厅高大宽敞,物质充足可以设“百鸡宴”,甚至威虎厅“座山雕”皮椅下,竟然还有逃生暗道等传奇情节。

五大派围剿黑木崖图(剿灭惯匪座山雕)(2)

而小说、电影、戏剧的描述的故事情节,与剿灭“座山雕”股匪的历史真实相差甚远,其时“座山雕”股匪已被打“花达”了,蜗居深山老林匪巢木棚地窝铺中的残匪仅10余人,没有什么“八大金刚”、也没有高大宽敞的威虎厅、更没有“座山雕”虎皮椅下的逃生暗道,被杨子荣带领5名战士生擒活捉。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匪号“座山雕”,雕为可以高空飞行的凶残猛禽,类似鹰,但比鹰大得多,翅膀宽大,身体粗壮,强健有力,在空中盘旋,能看见地上的任何东西,“座山雕”的凶残、眼力与其有一拼!

“座山雕”,原籍山东昌潍,生于清朝末年,兄弟七人行三,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故人称“三爷”;其家三代为匪,其年幼8岁之时,祖父、父亲在打家劫舍时被捕处死,其母亲因为惊惧过度去世;孤苦无依的张乐山跟着堂兄“闯关东”,一直向北到黑龙江额穆一带,辗转到陈二爷家里做长工、进山伐木为生,后入伙为匪,因其山林功夫、匪功高强被推举为匪首;据说其有三绝,枪法绝:枪法如神,百发百中;眼绝:走夜路不用照亮,是非辨别能力强,包括看人,走山路从不转向;腿绝: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座山雕”其50多年的土匪生涯,历清末、民国北洋奉系军阀、日伪满洲国三朝大力剿匪,均奈何不得他;同为土匪出身的奉系军阀头领“东北王”张作霖,受清廷招安以其熟悉匪情,奉命转身剿匪,曾剿杀“辽西巨匪”杜立三,追剿“蒙东悍匪”陶克胡陶,但却未能剿灭“座山雕”;日伪军因其抵抗侵略,枪杀日伪军警,决心力图剿灭,未能奏效,改为招安诱降,但其拒不归附;抗战胜利后,其接受国民政府军的收编,任国民政府军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

五大派围剿黑木崖图(剿灭惯匪座山雕)(3)

抗战胜利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组建东北民主联军,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针对东北匪患猖獗的情况,决定进行声努浩大的剿匪军事斗爭,牡丹江军分区则以老二团为主力开展剿匪,“座山雕”股匪在东北、乃至黑龙江地区,相比谢文东、李华堂等大股匪,并不是很大的股匪,老二团对“座山雕”股匪进行围剿,消灭其土匪大部,只剩下身边一、二十个亲信死党,隐蔽在深山老林匪巢中,老二团继续用一个营的兵力追剿,却始终找不到其藏身匪巢。

老二团按照以往的剿匪经验,对付这种小股土匪,用“大炮打跳蚤”似的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且劳民伤财,造成部队疲劳无功;团首长决定,由侦察排长杨子荣(山东莱阳人,随老二团从山东渡海北上挺进东北)带领孙大德、魏成友、孙立珍、赵宪功、耿宝林等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假扮成东宁吴三虎部残余股匪,杨子荣扮副官,孙大德扮排长,遇到土匪由二人负责应对,开拔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待机剿灭“座山雕”残匪。

(孙大德,既小说《林海雪原》中“长腿”孙达得的人物原型,其实他腿并不长,但是特别能吃苦,善于长途侦察而得名“长腿”。)

五大派围剿黑木崖图(剿灭惯匪座山雕)(4)

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一行6人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发,向海林县北部的密林深处进发;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伐木工棚,棚里住着十几个人,看样子像是伐木工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理会,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他先从屋里拿出一把锯、一把斧子、一把小铁锹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等人拿着,然后,把他们带到20 里外的一个空闲的伐木工棚,没有多说什么,交待暂时在此等待后就走了。

杨子荣他们在这个工棚里一连等了三天,也不见孟工头的影儿,仅有的一点儿苞米面也吃完了,战士们心里不免有些着急,担心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意见纷纷是否要另寻出路,而杨子荣则依据其丰富的剿匪经验,坚定信心继续等待;果然不多时,孟工头回来了,他把杨子荣一个人领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实身份,一个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个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物品,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来接他们上山入伙。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命令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弄清真相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座山雕”匪巢威虎山而去。

“座山雕”确实是很谨慎狡猾的,沿进山路上设置三道哨卡,如若是大部队清剿,无论惊动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也一块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 就是一座被当地人称做“马架房子”的木棚,没有什么高大宽敞的“威虎厅”之类的建筑。

杨子荣命令孙立珍、赵宪功、耿宝林在外面看押带上山来的土匪,他带领孙大德、魏成友冲进木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 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声名昭著的“座山雕”,以及联络官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堂、连长刘忠汉等;杨子荣命令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余土匪一起绑了。

这次剿灭“座山雕”股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阴险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 人。

五大派围剿黑木崖图(剿灭惯匪座山雕)(5)

杨子荣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县,当地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抚额称庆。

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 东北日报》, 于2月19日,以《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 为题,报道英雄事迹,称赞这次剿匪战斗“创造以少胜多歼灭股匪的战斗范例”。

牡丹江军分区老二团为此召开庆功大会,牡丹江军分区副司令员田松亲自赶来参会,给侦察排长杨子荣及其他战士记功表彰。

因为“座山雕”也有抗击日本侵略军和伪满统治的历史,杀过很多日本鬼子,所以没有立即公审枪决,一年后病死于牡丹江监狱。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五大派围剿黑木崖图(剿灭惯匪座山雕)(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