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代汉自立,建立曹魏帝国以后,接受了吏部尚书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并把九品中正制作为定制颁布全国通行,由此影响了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时间。

人才多寡和王朝兴衰是息息相关的,统治阶级必然要搜罗人才为自己服务。由此必然要产生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来选出时任的人才。曹操征战天下时,以唯才是举来挑选人才,而到了魏文帝曹丕时,则推出了九品中正制。伴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台,门阀制度也正式形成。从曹魏到东晋,随着门阀制度的加强,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工具,成为士族门阀的权力盛宴。从东晋到南朝,士族门阀由盛转衰,门阀制度开始崩坏,九品中正制逐渐衰败,并最终被唐朝的科举制取代。

九品中正制的出台,是魏文帝和世家大族之间的一场利益交换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了北方最强大的袁绍,由此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基础。就双方实力而言,袁绍实力是明显在曹操之上的。但曹操却能击溃袁绍,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曹操对人才极为重视,曹操的用人法则是唯才是举,只有你有才华,不管你品行好坏、出身高低,一概予以重用。在曹操的谋士队伍中,既有出身品行端庄之人,也有品行低劣之人;既有出身高门的人,也有出身寒门的人。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1)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谋略方面极具才华,能帮助曹操成就一番伟业。正是有了这群谋士的辅佐,才让曹操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如虎添翼,成为三国时的最强王者。

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代汉自立,建立曹魏政权,是为魏文帝。魏文帝即位后,并没有延续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而是推出了九品中正制。

这当然和政治形势有关,曹操时代战乱频繁,他的主要任务是争霸天下;而魏文帝时代,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曹魏政权保持稳定、江山永固,就是所谓的治理天下的问题了。那么曹操唯才是举的那一套,显然不适合了魏文帝了。魏文帝需要出台新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2)

魏文帝即帝位之初,曹魏政权并不是很稳固,大家对这个借禅让之名而建立起来的帝国,多少保持观望状态。如何让大家迅速支持曹魏政权,是魏文帝亟需解决的问题。曹操留给魏文帝的执政班底中,大部分都是出身世家大族,如颍川荀氏、颍川陈氏、河内司马氏、河东裴氏,他们在政治上是曹魏政权的中流砥柱,同时在社会上也非常具有影响力。

所以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才是魏文帝稳定曹魏政权的关键。当出身颍川陈氏的陈群,向魏文帝提出九品中正制时,立刻得到了魏文帝的同意。九品中正制开启了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世家大族得以垄断仕途。魏文帝保证世家大族在仕途上畅通无阻,世家大族则帮助魏文帝稳定曹魏政权。这就是魏文帝和世家大族达成的利益交换。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人才的等级分为三级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同时在中央和地方(州和郡)设立中正,由中正通过考察人才的才学、品行和家世,来确定人才的等级。只有等级为上级(上上、上中、上下)的人才,才有资格进入仕途。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3)

中正是九品中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人才品级的确定。中央的中正即大中正,一般由司徒兼任,地方州郡的小中正,也有朝廷直接任命和管理,直接向大中正汇报工作,不受地方官府干预。大中正负责审核小中正推荐的人才名单,确认是否恰当。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曹魏政权里,不管是大中正还是小中正,几乎都是清一色士族出身的官员,很难指望他们能从庶族里挑选人才;而是大中正对小中正的推荐审核,流于形式。因为工作量太大,大中正不可能走访每一个备选人才,看看其才学、品行和家世,是否如小中正评价的那样。这就导致小中正推荐的人才,到了大中正那儿一般会直接通过。

伏见明论,欲除九品;而置中正,以检虚实。一州阔远,略不相识。访不得知,会复转访本郡先达者。此为问州中正,而实决于郡人。-《御览》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4)

很明显,中正决定了九品中正制所选拔人才的质量。尽管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选拔有用的人才,当然首先要考量其才学。但是在中正都由士族把持的情况下,家世的分量会明显超过才学,家世越好,被评为上品的可能性就越高,入仕的可能性就越高。故而九品中正制对士族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为什么士族会拥护魏文帝和曹魏政权的主要原因。

九品中正制走偏,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成为士族的权力盛宴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初衷,当然是希望以才学选人,而不是家世门第。但到了后期,确实走偏了,家世在九品中正制的权重越来越重了,以至于家世的权重明显超过才学。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宋书·恩幸传》

那么这是否说明,九品中正制根本不考虑寒门人士呢?当然也不一定。西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就已经非常看重家世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但即便这样,才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考量。才学出众的庶族,仍然有可能被评为上品而踏入仕途,尽管可能性很低,但不能说没有,典型的就是张华。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5)

西晋后期的重臣张华,出身庶族,才学过人。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执政时,拜张华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后又兼任司空。张华才华横溢,处理政务绝对是一把好手。贾南风了解张华的才干,对他委以重任。贾南风和张华的合作,促成了西晋后期短暂的元康之治。元康之治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和民生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这其中,张华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暗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晋书·张华传》

张华官至宰相,位列三公,是当时名重一时的名臣。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西晋,庶族出身的张华能以才学入仕,并走上宰相和三公的高位,足以证明九品中正制并非片面强调家世。尽管如此,张华这样庶族出身而走上高位的例子,属于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庶族都无法像张华那样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士族出身的高级官员,仍然是绝对主流。

按照九品中正制的规定,中正需要从才学、品行和家世3个方面来综合考量人才,但是发展到了后期,家世成了最重要的考量,谁家世高,谁就会评为上品。家世越高的人,官位越高。这也意味着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场门阀士族的权力盛宴。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6)

出身高门的人,哪怕没有任何才学,资质平庸,依然能通过九品中正制来充任高官,魏晋时期的显贵要职,几乎清一色都是士族担任。这些人当中,鱼龙混杂,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无处理政事的能力,只是凭借家门而入仕。那些寒门庶族出身的人,哪怕再有才学,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出人头地,即便入仕,其一辈子只能在基层打转。这不仅限制了人才的发展,也阻塞了社会阶层流通的通道,导致阶层固化。

在士族权力最鼎盛的东晋,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维护其统治的有力工具。在士族执政的东晋,以王谢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其子弟一出生就是五品官员,而五品是大多数庶族官员职业生涯的上限了。九品中正制发展到了东晋,几乎只为士族服务。先后执掌东晋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和陈郡谢氏都是士族。这些当权士族的用人法则,当然首先考量家世。至于才学和品行很自然是非常其次的东西了。

以书法闻名的王羲之,并没有任何军政才华,只因为出身琅琊王氏,就出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王羲之主政会稽郡时,也没有做成任何政绩。王羲之虽然挂名右军将军,但并没有以右军将军的领兵作战。

重臣谢安的孙子谢混,也没有任何政治才华,只因为出身陈郡谢氏,就被朝廷拜为中书令、中领军、尚书仆射。谢混在任内无所事事,整日以写诗为乐,完全不问政事。

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已经明显偏离了初衷。从才学、家世、品行并重到完全以门第高低来定人才优劣。世家大族的子弟,不需要具备什么才学,也不要多么努力,就能轻松登上高位。于他们而言,他们最大的资本就是出身。荣华富贵,士族唾手可得。而那些庶族寒门,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7)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巩固其政治地位的有效手段。西晋时期的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太傅、太保、尚书令、尚书仆射、吏部尚书、中书令、车骑将军、卫尉、卫将军这些重要官职,几乎都被士族所把持。地方首长如刺史、太守也基本都有士族担任。到了东晋,就更厉害了,士族完全控制了最高权力,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的军政大权都操于士族之手,士族在东晋权力架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皇帝没有任何实权,只是个吉祥物罢了。

从东晋到南朝,士族由盛转衰,九品中正制也逐渐衰微,最终被唐朝的科举制取代

九品中正制的出台,标志着门阀制度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从曹魏到西晋,门阀制度一步步巩固,而到了东晋则发展到顶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门阀政治,士族的权势也达到历史巅峰时刻。东晋之后,士族门阀衰落,丧失了掌控政局的能力,九品中正制不能发挥原有的作用,尽管南朝宋齐梁陈期间一直存在着,但是日渐式微,作用和影响力越来越小,唐朝建立后被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才正式终结。

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是息息相关的,或者说门阀制度是九品中正制生存的根本,门阀制度兴盛,九品中正制就蓬勃;门阀制度衰落,九品中正制就倾颓。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8)

东晋是士族门阀的巅峰,掌权的都是士族,东晋先后由琅琊王氏、颍川庾氏、龙亢桓氏和陈郡谢氏,此时皇权衰落到极点。士族为了巩固其执政权,当然是极力维护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从而让士族继续垄断仕途,完成对政治权力的控制。

如果说西晋还勉强有一些庶族人才走上高位,那么东晋则完全没有了。至少在淝水之战前,鲜有庶族人才充任高官要职,那些高官要职都是士族门阀的盘中餐,没有庶族的份儿。淝水之战后,东晋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士族门阀衰落,宗室和寒门的力量崛起,门阀政治开始向皇权政治过渡,但由于东晋宗室人才腐朽不堪,无法让门阀政治过渡到皇权政治。最终成功让门阀政治过渡到皇权政治的人,是南朝宋武帝刘裕。

南朝刘宋政权的建立,标志着门阀政治覆灭。不过门阀制度还是存在的,故而九品中正制也得以延续。但是南朝宋齐梁陈更迭,士族门阀一步步衰落,门阀制度也日趋衰落,九品中正制能发挥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9)

这里稍微提一下门阀制度和门阀政治的关系。门阀制度发展到极致就是门阀政治,尽管魏晋南北朝都可以说是门阀制度,但只有东晋才算是门阀政治,因为士族完全掌握了最高权力。曹魏、西晋、北朝和南朝都不是门阀政治,而是门阀制度,因为皇帝掌握大权。南朝的士族尽管拥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在政治权力上是被边缘化的,已经无法左右政局,不能像东晋士族那样控制朝政,所以不能算门阀政治,只能算门阀制度。

刘裕篡晋立宋,开启了南朝时代,东晋那种皇权低微的情况下,一去不复还。南朝的皇帝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为了防止权力再次回到士族手里,南朝历代皇帝,都对士族防范甚严,不肯赋予他们实权,只是以一些荣誉性虚职来笼络士族,毕竟皇帝也要借士族门阀的影响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南朝门阀制度的士族,其社会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皇帝比较看重。

在南朝的政治权力架构中,士族已经逐步被边缘化。士族虽然依旧能通过九品中正制踏入仕途,但他们能出任的,都是一些有名无实的虚职。皇帝重用的是皇族和庶族,所以真正握实权的官职,都由皇族和庶族担任。形成了“士族享虚名,皇、庶握实权”的情况。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10)

南朝齐大臣茹法亮,出身寒门,历仕齐明帝、齐高帝和齐武帝三朝,非常受重用。特别是齐武帝时期,他担任中书舍人,更是权倾一时。尚书令王俭出身琅琊王氏,虽然名义上是宰相,却有名无实。看到茹法亮那样风光无两,王俭忍不住感慨说“我虽然位居高位,但权力却比不上茹法亮”。

法亮为中书通事舍人,权势尤盛。王俭常曰:“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茹公邪!”-《资治通鉴》

为什么王俭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呢?因为王俭的尚书令官衔要比茹法亮的中书舍人高太多,但是权力却明显不如茹法亮。可见南朝庶族崛起,对士族构成了严重挑战。庶族尚且如此,而南朝皇族,其权力更是在庶族之上,当然也在士族之上。整个南朝宋齐梁陈,皇族势力都是非常强盛的,对士族形成碾压之势。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11)

南朝士族的政治权力遭到了非常明显的压缩,他们被排挤出了权力中心。很自然的,以士族为核心的门阀制度越来难以为继,九品中正制自然也难以发挥功效。

南朝梁时,发生的候景之乱,更是让南朝士族遭遇灭顶之灾。以王谢为代表的南朝士族,在候景之乱中遭到疯狂屠杀,血流成河。候景之乱后,南朝士族从此一蹶不振,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南朝的门阀制度很快呈土崩瓦解之势,九品中正制更是名存实亡。梁之后的陈朝,不管是虚职还是实职,已经看不到士族的身影了,在中央和地方,都是皇族和庶族在任事。这说明经过候景之乱的摧残,士族人口大量减少,九品中正制几乎停止发挥作用,无法把士族送入仕途,此时的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隋朝统一南北方之后,正式废止九品中正制,早已名存实亡的九品中正制走进了历史的坟墓。就在隋朝还在探索新的选官制度时,它就骤然灭亡。唐朝建立后,沿着隋朝的探索思路,出台了科举制,替代了九品中正制,诞生了一种全新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依据(九品中正制是什么)(12)

科举制的诞生,标志着门阀制度正式灭亡。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让许多寒门人士通过刻苦读书改变命运,由此踏入仕途,甚至走上高位。很明显,以考察学问为核心的科举制,要比考察家世为核心的九品中正制,进步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