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岳阳日报-岳阳网万家忧乐到心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心宽路宽心福自来?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心宽路宽心福自来(悦声万家忧乐到心头)

心宽路宽心福自来

来源:岳阳日报-岳阳网

万家忧乐到心头

——祝贺我市纪念《岳阳楼记》诞生975周年活动隆重举行

悦 声

如丹的枫叶,飘香的桂花,都绽放着我们的笑意;名楼的金风,洞庭的波涛,把一个久远的日子推来。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五,我市“先忧后乐·兴我中华”主题活动拉开帷幕,纪念《岳阳楼记》诞生975周年。旨在缅怀先贤先辈,弘扬忧乐精神,推进名城建设。

主题活动异彩纷呈。这是“忧乐精神”的传承,这是打响“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文化旅游品牌的注脚。在展现岳阳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新时代巴陵儿女奋斗姿态的同时,更加激励起我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和担当。

“975”这个数字闯入眼帘,开启了我们记忆的闸门。1046年,修葺一新的岳阳楼,晨钟悠然响起。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旷世之作《岳阳楼记》的诞生,书写了一部传奇,留下了一部史诗,成就了恢宏壮丽的文明史。

穿越时光隧道,洞见岳阳是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汇名山名水名楼名文名人于一体。世人知有岳阳的,必知岳阳楼;知有岳阳楼的,必知《岳阳楼记》。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岳阳名扬天下,带给世人刻骨铭心的感动。

弄懂“忧乐”二字,才会读懂人生。忧患意识是一种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凝聚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岳阳是忧乐精神的发祥地,忧乐精神是岳阳的,也是世界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以“忧乐观”,经世致用,纵横天地,造福人类。

岁月的脚步行色匆匆。随着《岳阳楼记》的问世,凤凰涅槃,古城沧桑巨变。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灵魂在激荡,大地在激荡,古城雄风再起。岳阳人矢志不渝,与时俱进,用行动大写“忧乐”,诠释“荣辱”,劈波斩浪,奋棹争先,书写了一段又一段辉煌篇章。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经济实力跃上台阶、民众安居乐业的巴陵胜状,如一幅水墨丹青长卷徐徐展开。

忧乐精神始终是耀眼的明珠,滋养浸润了多少岳阳人。从明清时期方钝、左宗棠,到当代任弼时、喻杰,再到张超、朱再保、李国武等。他们志存高远,无不在艰辛中奋发, 为理想而战斗, 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播种希望,开启未来。岳阳将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定为“岳阳楼日”,无疑提升了忧乐精神的感召力和传播力,让每个岁月年轮都留下我们的足迹。传承和弘扬忧乐精神,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

正因此,必须厚植为民情怀。“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就要求我们,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淬炼为民情怀。俯下身子,放低身段,下基层,进村寨,知百姓情,解百姓愁,做群众“遮阳伞”;不让亲民善举成“纸上谈兵”,要让群众更多地分享发展的成果,日子过得更滋润。

正因此,必须坚持担当实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共产党人须心系百姓,勤勉实干,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不做过客,不当看客,不耍花枪。 须懂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将困难铺在脚下,让汗水把土地浸透,捧出希望之花,打造诗意城乡。

正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需要我们心忧“天下”,不管身处何处也要关注国家安危。怀揣忧患之心,树立底线思维,摒弃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倾向,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提高共产党人居安思危、拒腐防变的能力,从奢华喧嚣中抽离,抵达诗和远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先忧后乐·兴我中华”主题活动,必将带给我们无限精彩和启迪。让我们拥抱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将忧乐精神融入“三区一中心”建设中去,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托起明天的辉煌。

本文来自【岳阳日报-岳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