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之下,迅速崛起,一举成为北方诸侯的盟主。开始代替天子行使征伐之权,天下自此步入五霸时代~由于齐国是姜太公的后裔,而自周武王开始,姬姓和姜姓便世代联姻,周王室东迁之初,就曾想凭借强大的姻亲以及同姓诸侯的实力在此崛起,恢复西周的荣光,但谁知祸起萧墙,同室操戈的伦常惨祸随之发生,富强振兴的机会被扼杀。公元前683年,刚刚继位的齐桓公按规矩迎娶周庄王的女儿,再次和周天子缔结秦晋之好。之后随着齐国的发展壮大,齐桓公主动担负起匡扶王室的责任。统观其在位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一直身体力行的维护着周王室的尊严和威仪。称得上是春秋初期,天下诸侯之楷模。

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战国的乱世序曲)(1)

春秋中前期天下诸侯形势图

一:平定宋国之乱

宋国原本是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后来武庚协同三监作乱,周公践祚称王率军亲征而平定之。为了安抚殷商遗民,于是改立微子启为宋公,奉祀殷商先祖~其统治区域大致在今天河南商丘一带。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区,是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地。就当时而言,与鲁国、齐国、吴国以及楚国等诸侯国相毗邻。是沟通南北,交际东西的重要枢纽,极具战略价值。

公元前682年,宋国爆发“南宫长万之乱”要说这次动乱的根源就在于宋闵公自己。话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因为鲁国帮助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于是联合宋国一同对鲁国略施惩戒,谁曾想却被鲁国大夫公子偃率军奇袭,在乘丘击溃宋军并趁势俘虏了宋军猛将南宫长万~眼见盟军失败的齐桓公只能万般不愿的退兵回国。但是战败的宋闵公却是怨气难消,于是在公元前683年,抱着为了一雪前耻的决心的宋闵公再次率军攻打鲁国,孰料天不随人愿,在宋军尚未成列的时候,鲁国趁势出击又一次击败送宋军。同年秋,宋国发生洪涝,鲁国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态度主动与宋国接洽,并且送回被俘的南宫长万。

公元前682年,宋闵公和南宫长万在蒙泽博戏,酒酣耳热的南宫长万不禁开始盛赞鲁庄公仁德,这一举动严重伤害了宋闵公的自尊心,出于自卫心理,倔强的宋闵公随口说道:“南宫长万之所以如此盛赞鲁庄公,就是因为曾被鲁庄公俘虏过”。谁料话音未落,恼羞成怒的南宫长万就勃然而起扭断了宋闵公的脖子~宋国陷入内乱~而此时又恰逢南方的荆楚挥军北上,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大有入主中原制霸天下之势。

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战国的乱世序曲)(2)

齐桓公率军征讨宋国

二:齐桓公的称霸之路

眼见得宋国内乱不止,人心惶惶,齐桓公在管仲的建议之下,打算借此机会一举缔结北方诸侯同盟,自己充当盟主~于是在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照会宋、陈、蔡、邾等诸侯国在北杏(今山东东阿境内)之地,举行会盟。主要议程包括:承认宋桓公的合法地位,派兵帮助宋国剿灭内乱(实际上此时南宫长万之乱已经平定)两项。但隐藏于这次缔盟背后的则是齐桓公想要称霸诸侯的勃勃野心。有见于此,有些实力稍强的诸侯国就直接表示拒绝参加。

但这并不影响齐桓公制霸天下的决心,眼见首次召集缔盟就有诸侯胆敢反抗,极具政治智慧的齐桓公于是调整战略部署,在公元前680年,派人向周僖王提出请求出兵讨伐宋国,以正典刑,以示王室之尊。被天下诸侯冷落已久的周天子见到齐国竟然派使者前来朝见,惊喜异常。而听了齐桓公的要求之后更是心花怒放,不仅答应了齐桓公的要求,甚至主动提出派军队协助作战。

公元前680年,齐桓公率领诸侯盟军以及周天子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开赴宋国。眼见大兵压境的宋桓公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却依然没有胆子和周天子对着干。只能举起投降~

公元前679年(周僖王三年)齐桓公再次照会宋、陈、卫、郑等诸侯王在鄄(今山东鄄城境内)会盟。有鉴于上次会盟的经验教训,这次的会盟异常顺利。与会煮后纷纷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北方诸侯正是团结在以齐桓公为中心的霸主周围,从此令行禁止,同进共退,休戚相关,祸福与共~进则尊奉王室,退则征伐四夷~

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战国的乱世序曲)(3)

齐桓公的称霸之路

纵观齐桓公的称霸道路,虽然称不上仁义,甚至还有些趁人之危的意思,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从齐桓公主盟之后天下形势的变化来看,确实是有大功于天下的。孔子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华夏衣冠不至于像蛮夷一样披发左衽还是很有道理和依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