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瘦羊博士——甄宇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在朝官吏,时任太学博士。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为人忠厚,遇事谦让,上下同僚都相处的很好。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么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

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捡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这件事情传播开来,洛阳城里的人无不为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四处赞扬他,以致连光武帝也知道了。

一次,光武帝视察太学,想召会甄宇,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从此以后,京师洛阳的人们就以“瘦羊博士”来称呼甄宇。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甄宇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从表面上看,甄宇牵走了小羊吃了亏,但是,他却得到了群臣的拥戴、皇上的器重。

吃亏得福的小故事(关于吃亏是福的几个小故事)(1)

网图侵删

二、日本绳索大王——岛村宁次的故事

被誉为“日本绳索大王”的岛村宁次以五角钱的单价大量购进麻绳,然后以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从而赢得了“岛村宁次的绳索真便宜”的好名声。于是订单源源不断,岛村便拿着购货单对订户道:“这是我一年来购买绳索的收据,这一年我一分钱也没有赚你们的,长次下去,我只好破产了。”

订户为岛村的诚信折服,情愿岛村单价增加五分钱。岛村又拿着顾客购货单据找到供应商道:“一年来,我是一分钱也没有赚到,只是给您做了义务推销员,再干下去,我是受不了了。”供应商翻阅着原价卖出去的单据,感动不已,于是每根绳索降低五分钱供货。

如此一来,每根绳索就赚一角钱,利润已经相当可观。没过几年,岛村成为腰缠万贯的富商。岛村宁次后来深有感触地认为,只有那些胆识谋略过人的企业家才敢对开始时吃亏,而后便占大便宜的“原价销售法”敢于为之。

吃亏得福的小故事(关于吃亏是福的几个小故事)(2)

网图侵删

三、农夫的故事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得极好的收成,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优良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

因此,我很乐意农友们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他的话看似简单却深富哲理。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吃亏得福的小故事(关于吃亏是福的几个小故事)(3)

网图侵删

四、李嘉诚的故事

著名的企业家李嘉诚早年创业的时候,凭借自己的勤奋,从学徒到承包长江塑胶厂,人生小有成就。一次他接到一笔犹太人的订单,利润相当可观,于是他亲自组织生产,但是当产品快要完工时,犹太人却因为上游出现问题,而紧急取消了订单。

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想方设法挽回损失,甚至不惜打官司。可是李嘉诚只是向犹太人报告了完工的进度,以及自己的实际损失,并没有为此翻脸。这件事情过后不久,李嘉诚的订单突然大幅增长,原来是犹太人为了弥补李嘉诚的损失,通过朋友给李嘉诚介绍了不少生意。

吃亏得福的小故事(关于吃亏是福的几个小故事)(4)

网图侵删

五、郑板桥的故事

“吃亏是福”这是清朝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写给他胞弟郑墨的一句话。 据说,郑板桥祖居江苏兴化县,乾隆时考取功名中进士,离家在外作官。其弟郑墨继承祖业,居住在家乡故里。有一年,郑墨想把居住多年的祖屋翻修一下。可是,祖屋与邻居共用一墙。邻居不同意翻修。于是,其弟将邻居告上公堂,打起官司。其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任知县,其弟写信给他,让他致函兴化县吏,帮助打赢这场官司。郑板桥接到家弟书信后,便写了一封“吃亏是福”的回帖;并附诗一首。诗曰:千里告状只为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郑墨看了之后,深受其兄宽厚、大度的感染,撤了官司,很好的处理了邻里间的纷争。邻居感激涕零,两家和好如初。

后来郑板桥将 “吃亏是福”写成条幅,并加了“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即平且安,福即在是矣。”的题跋。

吃亏得福的小故事(关于吃亏是福的几个小故事)(5)

网图侵删

内容和图片都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