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反映我们的教材搞错了,中学语文课文里所学的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篇文章,应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是教材里却出错了,写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曼德拉效应到底是怎么回事(曼德拉效应)(1)

这消息一出,广大网友也纷纷响应,确实错了。我记得我们从小到大,人人都会背诵这句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可是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站出来回应了,从1961年把这篇文章收进语文课本里引来,从来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来没有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事实证明,我们的集体记忆出错了,这就是经典的曼德拉效应。

什么是曼德拉效应呢?

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是一种由数学研究发现的现象。在数学中,这种效应是描述和预测未来变化的,与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大多数人认为,曼德拉效应只能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某种动物遭受某种自然灾害时就会产生类似曼德拉效应。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请看下面的介绍,供您了解!

曼德拉效应

它是一种最常见的描述和预测未来变化的现象。它是基于曼德拉(Mandela Effect)事件或其他类似事件所发生的可能性和范围之间的复杂关系所提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可以用于预测许多不同事情或任何特定活动。

曼德拉效应的提出背景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的档案,“曼德拉效应”是最早提出的一个相关的心理现象,它是在1969年出版的《未来之国》一书中首次提出。据介绍,曼德拉(Mandela Effect)是南非非洲人全国联盟的创始人。1994年1月曼德拉被南非当局逮捕并送进了劳教所。1999年8月27日出狱。曼德拉之后获得了南非种族解放运动领袖的称号。2005年10月23日被美国国家安全局宣布为“国安法”执行机构,禁止任何形式传播曼德拉信息或传播与曼德拉相关事物。

“曼德拉效应”在现代心理学上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如果我们注意到某些事物已经改变了现实的发生地点,我们就会在心理上发生反应,并不一定在现实中发生。例如,当我们知道在一个国家发生了事情之后,当我们不去看它时,它就不会发生。它已经发生了好几次了,如果我们想知道原因又怎么会不发生呢?如果你观察曼德拉(Mandela Effect)就会知道他现在想什么;如果他不想现在做什么,他为什么不做什么;如果他现在会发生什么……。人们总是会被假设未来。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预测发生什么事情。然而,这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希望自己是谁,我们未来如何变化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生活中常见现象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啊。随便再举一个,有一首歌大家都会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没问题吧,没唱错吧?可我告诉你,真实的歌词是,56个星座,56枝花。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梦到事情多思考,多角度看待,不要一上来就一槌定音、盖棺定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