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最强大脑》第十季在江苏卫视开播。自2014年1月开播至今,这档科学类竞技真人秀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日前,陪伴节目走过十年的主持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蒋昌建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蒋昌建至今记得十年前第一次站在《最强大脑》舞台上主持的心情,“紧张、忐忑,也有一点兴奋。”蒋昌建笑言,他相信节目制作团队跟自己有着同样的心情,“因为他们让我来主持这个节目,也不是十分有把握,但是我还是做下来了。我基本的心态就是把节目当课堂,我只不过是作为一个桥梁,让选手能够有更好的表现,让嘉宾有更好的发挥。”

最强大脑主持蒋昌建身高(主持最强大脑十年)(1)

蒋昌建主持《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不是少部分人拥有,你也可以”

《最强大脑》第十季节目中,选手阵容展现出新老交汇的特色:首期节目中,三位曾经的“脑王”回归成为新一季《最强大脑》的较量起点,首期节目最大的看点也集中在几位曾经的“脑王”如何解决摆在他们面前的全新命题。十年中,《最强大脑》的选手来自各个行业、领域,但在蒋昌建看来,多元化的同时,节目也在有意尝试选手年轻化的方向,《最强大脑》在2018年开始在全国高校、世界顶级学府、高智商俱乐部等中,寻找14-26岁的脑力少年、青春大脑,选手的分布基本都是在小学、中学、大学。“因为很多青少年朋友会把节目中这些具有超凡脑力的选手当成他们学习的榜样,最好的榜样来自身旁,所以选手年龄结构、身份结构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变化。”

据蒋昌建回忆,在《最强大脑》的前几季中,主要选拔对象集中在计算、观察、推理、记忆这些领域中,观众印象比较深刻的水哥(王昱珩)、王峰、雨人(周玮)都是这些领域的强手。而为了让选手能够在舞台上充分展现这些能力,道具也非常复杂,比如127个蜂巢组成的蜂巢迷宫、规模庞大的赛车场等。在这十年中,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能力慢慢出现了一些转变。蒋昌建表示,产生这些转变的原因是,人才,特别是有超凡脑力人才的出现,不是每一年都有,所以这些人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陆陆续续涌现出来。

蒋昌建坦言,节目中以前出现的选手,之所以让观众好奇、追捧,他们的超凡脑力的确是让很多的观众觉得遥不可及、不可思议,有些观众打趣,看到这些选手的表现,不确定自己脑力拓展空间是不是还很大,会觉得距离有点远。“我们也希望‘最强大脑’不仅仅是少部分人拥有,也不是舞台上非凡脑力的人群才拥有,其实你也可以,每个人都有这个可能。”所以,节目的命题方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超高难度,或者都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题目类型。“我们希望普通观众只要花足够时间,对题目做相应研究,动手动脑参与,相当一部分观众自己都能解出来。”

最强大脑主持蒋昌建身高(主持最强大脑十年)(2)

蒋昌建见证了节目的变化。

“悄悄地”克服最初主持遇到的困难

2019年,《最强大脑》开始把选手备战的场景和交流讨论的环节呈现在大众面前,让观众们理解“脑王”们的策略、逻辑思维方式。蒋昌建坦言,这十年中,题目类型越来越接地气,而解开题目所用的时间,产生高效率、高准确率的方法论,其中的解题思路包括规律和逻辑,都是脑力的细化体现。“而且很多题目是进阶的,不但要考虑你的推理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空间能力,也要考你的计算能力,所以你会发现它的综合脑力能力,也体现在看起来好像比过去简单的这些题目上,以及寻找的解决方案上。”

谈及这十年中,对蒋昌建个人而言最大的困难时刻,蒋昌建坦言,最开始录节目的时候,一场录10多个小时,录制的长短跟道具、设备、选手有密切关系,还有一个密切关系是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所以当时蒋昌建有一种“挫折感”,他从来没有主持过这么长的节目。“所以我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间段,不过我是悄悄的(困难),这个互相磨合的过程也慢慢度过去了。”

回忆起这十年中难忘的时刻,蒋昌建笑言,每一个时刻他都非常难忘。“难忘是选手的表现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我在舞台上见证了他们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脑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不管他们来自名校还是普通高校,不管他们年龄十几岁还是五六十岁,他们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脑力魅力,让我感到非常惊艳。来到这个舞台上的每一个勇于向自己发起挑战的选手都值得称道。”

最强大脑主持蒋昌建身高(主持最强大脑十年)(3)

蒋昌建的主持是节目的特色之一。

【对话

新京报:对于一档十年综艺,观众多少会有审美疲劳,《最强大脑》这些年是不是也在克服这一点?

蒋昌建:对,任何一个优秀的节目,从电视史看,都会有一个周期。常青树的节目也有,但是你观察中国的电视节目,它和其他国家电视节目不大一样,一般来讲节目很难做到10季以上,有的做到4、5季就结束了。所以对于《最强大脑》来说,其实是要对冲生命周期比较短的这么一个规律。我们做很多其他的产品也是这样,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地调整。但是无论怎么调整,一些本质的东西不能变。首先,激发脑力的潜能,这个本质的东西不能变。你能够激发青少年开拓自己的大脑,对神经科学产生好奇,转化成学习和工作的驱动力,甚至包括培养探索精神,这个不能变。再者,你要满足观众求新、求变、求异的口味,这个也不能变,因为这是决定电视节目生命力的关键。所以是要变,但有些东西不能变。

新京报:在你看来,节目现在还面临怎样的挑战?

蒋昌建:我坦诚布公地告诉你,这个挑战首先要讲的不是《最强大脑》遇到的挑战,我相信大部分的电视节目都遇到了挑战,那就是一部分观众迁移到小屏或其他媒介形式,他们也会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收看《最强大脑》,这是一个大的背景,所以节目也在因受众习惯的变化在做一些迭代式的创新,特别会关注全网传播,关注节目的复合影响力。创新的节目还可以再创新,不是简单的回归,用哲学来讲是螺旋式的上升。

新京报:你认为这十年中,“让科学流行起来”的任务完成了吗?

蒋昌建:“让科学流行起来”这件事,需要许多人一起努力。《最强大脑》只是让科学流行起来的诸多努力之一。但是我觉得它的确在几个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它能够启发一些朋友关注脑力开发。有很多朋友有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年龄小的不能做年龄大的题目,还有一个误区是年龄大的不做年龄小才能记得住的东西。但是《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你可以看到,这些成见都被打破了,只要你愿意,有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去开拓自己的大脑。因为研究大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神经科学。节目播出之后,很多人开始对大脑好奇,为什么他们能那么聪明,他们的大脑结构是不是与众不同,他们的大脑某一个部分是不是相对普通人更发达,所有这些东西都需要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给出答案。所以也激发了一些朋友对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兴趣。你可以看到很多题目是非常严谨的,非常讲究科学的,而且解题方法也是需要严谨的科学方法,这样就能培养大家用科学的方法、思维和态度去面对一些问题,也就能促进很多朋友看看能不能逐步提高自己科学素养。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陈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