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书法的朋友来说,书法老师除了要教关于书法的一些书写技巧之外,还会讲授一些与书法作品相关的知识,甚至在课程结束的时候会要求大家写一幅书法作品,今天书法空间就将书法作品常见的九大形式的相关知识整理在这里,主要包括条幅、楹联、中堂、斗方、匾额、条屏、扇面、册页、手卷,这些都是比较传统的书法作品形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条幅:

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1)

晚清重臣曾国藩所书对联

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

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

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三、中堂:

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中堂是国画装裱中直幅的一种体式,以悬挂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画。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内容多为四尺整张的福、寿、龙、虎等吉祥寓意的大字,再在左右配上“对联”,也有悬挂祖训、格言、名句书法题字或者祖先肖像、山水、老虎画的。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2)

这是一幅中堂书法作品(作者不详)

四、斗方:

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斗方是中国书画装裱样式之一。指一或二尺见方的书画或诗幅页。尺幅较小,一般指25—50厘米见方的书画作品。民间年画中,把这种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称作 “斗方”。现年画中亦有斗方的体式。一尺见方的小斗方,又称为“斗方小品”或“小品斗方”。

斗方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3)

卢中南斗方作品

五、匾额:

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匾额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当建筑四面都有门时,四面都可以挂匾,但正面的门上是必须要有匾的,如皇家园林、殿宇以及一些名人府宅莫不如此。许多匾额的四周边框上,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之能事。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4)

古代官府衙门一般都会悬挂匾额

六、条屏:

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其单独悬挂的称“条幅”,并挂的称“堂屏”或“条屏”,如“四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十六、十八、乃至二十六条屏”。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5)

吴昌硕书法四条屏作品

七、扇面:

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6)

折扇扇面小楷书法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7)

赵佶《草书纨扇》,绢本,直径28.4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八、册页:

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因画身不大,亦称“小品”,又称册叶,叶册。由一张张对折的硬纸板组成,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阅。册页有三种样式,一种是横式画心,裱成上下翻阅的,称为“推篷式”;一种是竖式画心,裱成左右翻折的,称为“蝴蝶式”;另一种裱成通折连成一体的,称为“经折式”(经摺式),较小的竖条称为“折子”;也有的裱成单片,称为“散装”。

一般册页均取偶数,少则四开、八开,多则十二、十六、二十四开等,页数再多可分为两册,每本册页的前后各加素白副页(又称护页)两开或四开。 一般都外镶边框,上下加檀木、楠木或宋锦裱装的硬壳板面做为封面和封底,收叠时成一部书状。这样无论是欣赏、携带,还是保藏都比较方便。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8)

书法册页小楷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九、手卷:

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手卷这种品式晋代就已经有了,它是由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演化而来的,手卷的内容可以有两种:

一是由多幅独立的字联结而成,如果是由独立的字、幅组成,字体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楷、行、草、隶、篆都有的。二是由多件各自独立的字混合穿插联结起来,这种类型的手卷既可以是多位书法家的共同创作,也可以是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如果是一位书画家,自己做诗,自己书写,自己根据诗的意思作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绝”。

常见的七种书法作品形式(书法中常见的几种作品形式)(9)

启功书法手卷《宋词菁华》

来自 篆刻微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