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李晓伟,1959年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山东烟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油画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环境艺术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
从艺40余年,勤于思考与艺术探索,涉及多种视觉语言的艺术创作,虽优于敏感细腻的情感表达,也擅长雄浑宏伟的叙事结构。在国内外举办过16次个人展览,参与了许多海内外重要的艺术联展;同时完成多项政府文化机构的大型半景画、场景画艺术作品。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李晓伟
他是福建师范大学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一届美术专业学生,1982年毕业,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留校任教至今,近四十年育满芬芳桃李;他是一个在艺术上始终“不安分”的人,从传统写实油画到抽象表现主义,从架上绘画到雕塑、装置,无论尺寸大小,他“玩”得不亦乐乎;他担任创作组组长,带领团队完成气势磅礴的《解放福建》半景画,填补福建省在该项目的空白,突破了几项世界难题。他,就是福建著名油画家李晓伟。
在闽侯上街一处绿树掩映的社区,推开红漆大门,步入李晓伟的居室兼画室,地板、墙壁、书架上随处可见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站在窗台上俯视后院,只见正中摆着一张考究的茶几和两三把靠椅,精心设计的小花园透着清新的艺术气息,阳光经过玻璃顶棚的折射,隐约可见一道道彩虹。“我刚搬来两年,很喜欢这样静谧的氛围,再邀上三五好友知己,创作灵感或许不经意间就能碰撞而出。”李晓伟笑着说。
李晓伟是典型的学院派油画家,1985年、1993年,他曾先后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赵无极先生油画讲习班”和中央美术学院第七届油画研修班深造,这对他的创作道路产生深远影响。在他看来,他已从单一的写实范围内的探索转入更开放的创作思考,结合个人同时期的生活体验,产生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
李晓伟始终认为,艺术家应具有“当代意识”,对周遭的事物自然生发一种关怀,再通过艺术家的方式,去挖掘美好。因此,他对生活多年的烟台山充满感情,连续十年用画笔记录这片土地上的建筑风景,诉说着那段久远却动人的故事,唤醒老福州人心中的闽都记忆。
创作《解放福建》,填补半景画技术空白
在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半景画馆,有一幅名为《解放福建》的大型半景画,长80米、高17米,面积达到1360平方米,反映的是1949年解放军挥师南下、解放福建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这幅巨作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半景画,由李晓伟担任创作组组长,从2000年到2003年,带领团队历时3年多创作而成。
“过去十多年了,但是每次看到,我还是觉得怦然心动。”李晓伟说,当时创作这幅油画,团队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最终呈现的效果,令各界十分满意。
所谓“半景画”,是博物馆用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比较适合表现战争的壮观场面和复杂的战斗过程。由于它是一种属于多维空间的综合造型艺术,牵涉绘画、地面塑形、灯光、音响、音乐、解说等,因此创作难度极大。
画面上,左、右两边分别描绘了福州战役和漳厦战役。其中,福州战役选取了解放军攻克“万寿桥”这一场景,斑驳的古桥、涛涛江水和尽收眼底的古城远景,一群解放军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冲过桥来,形象逼真地定格了彻底解放福州城的历史瞬间。
《解放福建》局部-桥头
“从规模、技术难度、特技效果上,《解放福建》都远超以往的半景画,尤其是要在同一画面空间里,表现发生在两个不同时空的战役,这在世界半景画史上也没有先例可参考。”李晓伟说,经过反复讨论设计,创作组大胆创新,利用海水的自然连接和一组烟火作为过渡,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强化了空间深度和恢弘气势。
即便是这一组烟火,也经过精心的刻画,把“戏”做足了。李晓伟告诉记者,这组烟火分为主烟、次烟、杂烟、清烟和散烟等层次,总体向右移动,各烟层因火势和风动而交混。比如,主烟色暖、雄劲、冲动;次烟灰暗、阴柔、婉转;杂烟灰兰,应主烟的势而不情愿地被卷入;清烟和散烟等使烟层推向纵深,同时柔化了左右两个空间的边界。“单这组烟火,要让观众即便不看战场,也能感受到高涨的战斗激情,因此难免推敲,整整画了一个半月。”
李晓伟说,在人像的塑造上,创作组也百分之百地忠于历史,对敌我双方的作战规模、战略战术以及作战队形和单兵动作、着装、武器装备等进行严格考证,决不能出现任何与时代不相符的细节。同时,创作组还按照人物造型反复进行真人化妆拍照,要求画面里的几百号人物的动态和形象不得重复,古城建筑、桥梁、海滩、岩石和植被都做了细致搜集,并将资料和素描稿的各部编号对位,确保生动、详尽、可靠。
《解放福建》局部-冲锋
经过两年零六个月的构思和前期准备,又经过六个月的绘制、四个月的后期处理与合成,这幅鸿篇巨制在史诗般的音乐中达到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不仅打破福建半景画为“零”的局限,还解决一个画面容纳两个不同时空的新课题,填补了半景画史上的技术空白。
在《解放福建》后,李晓伟又相继承接《郑-荷台海激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闽海雄风》等大型场景画创作任务,成为当地文化工程建设的亮点。
李晓伟创作照
受父亲的简笔画启蒙,形容自己“不安分”
实际上,李晓伟创作《解放福建》,之所以如鱼得水,很大程度上缘于他出生于军旅家庭,父亲李文庆在战争年代曾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著名战役。后来,作为三十一军91师“济南二团”的一员,李文庆又随军一路南下,亲历解放福建的战役。
《冰心老人》
李晓伟的艺术道路,始于父亲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封面上的简笔画。“父亲有一点素描的功底。”李晓伟还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曾看见父亲有个巴掌大的本子,封面是用敌军降落伞的布贴在厚纸皮上做成的,上面用钢笔勾勒着四个解放军战士围在一起读战报,边上几匹战马迎风而立,寥寥数笔刻画出军营的火热生活。
在父亲的指点下,李晓伟也逐渐从儿童涂鸦转入写实阶段,特别是形态各异的人物,比如《三国》连环画里的英勇骁将,不仅人物神情栩栩如生,连铠甲、兵器也画得有模有样。父亲带他从漳州回山东探亲,在火车上,他最感兴趣的是给形形色色的旅客画肖像,而回到老家,满脸皱纹的爷爷更成了他最理想的模特儿。
《华南女子学院后院》
从读小学开始,李晓伟就已经展现了惊人的绘画天分。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有出类拔萃的默画能力、准确传神的造型能力,只要看过一遍的场景,他就能印在脑海里,继而还原在画纸上,八九不离十。
上中学时,母亲给李晓伟买了一本美国解剖学专家兼画家佐治·伯里曼的专著《艺用人体结构》,令李晓伟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日夜临摹直到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和运动形态了如指掌,为日后优秀的人物自由造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星火》
李晓伟喜欢上油画,并最终选择油画,要拜时任漳州文化馆创作员的王振裕所赐。当时,已经上了高中美术兴趣班的李晓伟,利用夜间到王振裕家中学习画画。在画室内,李晓伟发现了来自前苏联的《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精装本,看得如饥似渴,加上王振裕也以油画表现历史人物见长,看到色泽艳丽的油画颜料,在老师手中演变成了一幅幅“高级灰”的油画,一下子就把李晓伟的心给抓住了。
《F15的未知旅行》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届,18岁的李晓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让李晓伟深感幸运的是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从而与旅法抽象派大师赵无极结下的师生之谊。从大师那里,他明白要想给绘画艺术充沛的生命力就必须具备独创性。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93年至1994年,他又被选派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级研究班深造。在北京,意大利新表现主义大师巴拉蒂诺、法国抽象主义大师苏拉热、英国前卫画家吉尔伯特等世界著名画家的画展纷纷登场,在目不暇接的观展经历中,李晓伟不断体会惊喜,各种艺术风格和流派滋养着他。
《航母的环球旅行》
他把这些思考融汇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在对各种艺术形式、风格的探索中,尽情展开自由翱翔的羽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个对艺术不安分的人”,他的作品总是追随自己的感受去选择表现题材和方法,从不拘泥、复制。李晓伟认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局限于架上绘画,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更有助于完整地表达一个艺术家的理念。
《危险关系》
2010年,上海多伦美术馆举办了李晓伟的个人作品展,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将之命名为《再关系》。其中,《武器与口红》系列作品将绘画和雕塑装置手段结合起来,打破了艺术媒介的界限,令人耳目一新,创造了该美术馆当时观展人数的新高。
《姿势很优雅》
在李晓伟看来,武器与口红并非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物,它们折射着他对美丽与危险关系的感受,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主题的延伸,也是从画人表现人类到画物表现人类的语言置换。
《性能可靠吗?》
“他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精神的当代创新和生活关注情结的传承延续。”范迪安表示,当李晓伟把口红和枪械这两种象征着战争与和平、危险与安逸、攻击与诱惑等意涵的形象并置穿插在一起的时候,就使得事物的质料从原有的语境中脱胎出来,形成了一种新的存在。
钟情烟台山老洋房,期盼用画笔留住魅力风景
对福州人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老仓山,藏着福州人的生活记忆,烟台山那一座座古老的洋楼,承载着厚厚的历史。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40年的李晓伟,对脚下这片土地饱含深情,十多年来,他一直努力地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画家的方式,拿起手中的画笔,为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老建筑留下“倩影”。
《美国领事馆》
从2017年底至今,位于仓山区烟台山爱国路2号的原美国领事馆开辟了一个主题画展,李晓伟创作的烟台山系列油画作品就在这里展出,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老仓山的记忆。
老仓山的很多地方都很入画,同时也很难入画,李晓伟会在一个地方来回看好久,把最典型的角度和最美的细节,留在画板中。在李晓伟看来,老仓山很丰富,汇聚着军人、教授学者、老仓山人和各地来的大学生,西洋文化和老福州文化融合在一起。
《泛船浦教堂》
泛船埔教堂、福建师范大学校部、陈芷汀宅、美国领事馆、康山里梦园、陶淑女校旧址……课余闲暇之时,李晓伟喜欢提上画箱,行走在老仓山的大街小巷,仔细描绘“日暮斜影里的红色老洋房,那古老小巷中斑斑驳驳的树影,那爬满青藤和爬山虎的砖墙,那一扇扇记载着流年碎影的百叶窗”,都给人一种时光穿梭的沧桑感。
《陶淑女校教堂旧址》
在这些作品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老建筑一定有植物相伴。李晓伟翻出《陶淑女校旧址》,指着画面上最显眼的地方说,这是两棵“老气横秋”的古榕。“陶淑女校现在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上大一时,我就在这做透视作业,当时榕树还只是一棵苗,根却已扎到石里了。”
“老洋房早已成为城市文化历史的一部分,她们大多悄然隐于深巷,顽强地坚守着原初的轮廓,相伴的植物永不停歇地生长,根茎深深地扎入墙基,树冠淹没屋顶,老树的年轮见证了那些不老的故事。”李晓伟说,他能做的,就是用画笔留下它们的倩影,让与他分享的人,共同触摸它们的体温。
《华南女子学院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
除了老建筑,李晓伟也关注老仓山故去的人。例如,他曾花费六年时间,完成了4幅华南女子学院校长油画肖像,包括创办人程吕底亚、继任者卢爱德、首任华人校长王世静和复办华南女院的余宝笙。
1904年,程吕底亚在福州创办女子学院,该如何表现这位教育家的风采?创作时,李晓伟手头只有一张程吕底亚的黑白旧照。他凭借想象,为主人公配上了棕色上衣,以及衣领上闪亮的纹饰,重点刻画了主人公深邃的目光、睿智的形象和勇于开拓的气质。
《华南女子学院第二任校长卢爱德》
李晓伟说:“当时,程吕底亚年过九旬的侄孙Robert Trimble每次到福州都会来看这幅作品,并主动给学校捐款。”
马厂街的可园曾是梁思成和林徽因新婚度蜜月的住所。在画《可园》时,李晓伟用写意般的笔触轻轻勾勒出梁思成、林徽因两人的影子,让故人从画中走来。“建筑里虽然人去楼空,但建筑还在,故事还在。”李晓伟把可园、以园、意园、梦园串起来,“四个字‘可以意梦’,我就联想到在都市里,可以做梦的地方太少了,如果来到仓山,在这个巷子里驻足,到院子里面去坐一坐、看一看,你可能可以产生很多美好的梦境。”
《华南女子学院第三任校长王世静》
李晓伟认为,烟台山风景画系列,不是简单的专题,而是和当代艺术的思考连在一块,可以说是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应该对社会承担责任,对社会有一定的关怀,对社会的一群人、环境,对社会的文化历史都应该有关怀。”李晓伟坚持艺术家应拥有“当代意识”,就是对所处的生活空间要有敏感,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发出自己应该有的声音,“这才是一个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情”。
《华南女子学院第四任校长余宝笙》
未来,他希望自己从仓山出发,走遍闽都文化记忆的每个值得铭记的角落,去诉说蕴藏在这片土地背后的故事,让人们更加自信地活在当下。
李晓伟正在创作《范仲淹著岳阳楼记》
【各方评说】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从李晓伟的艺术发展经历上看,他首先是一个思考型的画家,总是对事物的形而上意义投以兴趣,尽管他有娴熟的写实和具象造型能力,但多年来都努力在作品中注入观念性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更多的形而上意义和社会学意涵。
李晓伟观察事物的认真态度和意欲在精神上贴近事物的特点,可以说是他的素质。他在画得实在、充分、严谨的同时,还追求作品出一种意味或境界。尽管他的绘画样式有不少变化,但这种素质许多年来都贯穿在他的作品之中……他的精神总是谋求新的指向,总想用不一般化的语言说出更加有深度的认识。简而言之,他的“认真”越来越多与思考联系在一期,他要表现的“事物”也变得更加丰富,并且从具体走向抽象。
邹跃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李晓伟在拟人化的手法中,建构了复杂多义的语义结构,使接受者在受到艺术趣味的感染之后,还能深入到他的作品之中,去深入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思想和观念。而从艺术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李晓伟用通俗艺术常用的拟人化手法,来矮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有意矮化主流艺术类型的高度,以填平和消解通俗艺术和精英艺术的鸿沟和对立。
从另一角度看,李晓伟在当代艺术方式上的开拓,还表现在他对两种来自不同时代的艺术传统——写实油画和波普艺术——进行了结合和改进,也即在艺术创作中,他一方面采用了波普艺术关注消费文化的立场,但摒弃了直接挪用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他承继了写实油画直接面对对象的态度,但又消解了油画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李豫闽(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从我入学起,就常听闻系里许多高年级同学的趣闻轶事,李晓伟这个名字更是频频出现。一是系里举办速写大赛,晓伟屡获一等奖;二是系里老师夸他造型能力活,基本功扎实,为人正直,苗红根正。而最令同学们津津乐道的则是晓伟每每看完电影或电视回来抓起速写本就能画出佐罗、加里森敢死队队员、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还有叶塞尼亚,形象总是那么惟妙惟肖,让人心服口服。那段时期,李晓伟在福建师大艺术系完全就是被效仿、被追崇的偶像。
林公翔(作家、美术评论家):李晓伟是一位对仓山历史文化和建筑风貌倾注了特别感情的有心人。他从大学毕业以后就生活、工作于斯,情感的波澜起伏似乎都在不经意之间一直息息相关。他在马厂街的意园住过,也在梦园拥有过一个个人画室,他在长安山下的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正是与仓山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缠,是他沉迷于仓山的风景油画那日暮斜影里的红色老洋房,那古老小巷中斑斑驳驳的树影,那爬满青藤和爬山虎的砖墙,那一扇扇记载着流年碎影的百叶窗……令人心驰神往。
李晓伟为我们提供这样一种穿越时光的记忆打捞,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这既是一种文化在场,这更是一种个人叙事。在这些作品中,重生的记忆变得触手可及,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声音只因你我与那片土地的关联而存在,并且契合观众不同的经验与心境。
吕德安(旅美画家、著名诗人):眼下这些“枪和唇膏”——这批“武器画”……准确地说是策略化,目的性也更明确,只是这种关系的演绎,通过艺术家几近戏谑或调侃的手法(不再是黑色幽默或卡夫卡式的荒诞),显得对人的要求似乎来得更低,因而也更具有当代社会学语境。
郑娜(美术评论家、策展人):体会晓伟的创作,何尝不是在翻阅中国学院教育体系下的艺术家的真实经历。所幸的是,晓伟并未屈服于强大的集体主义话语系统,而是始终守护个体精神的独立性,也始终在边缘思索着不断行进。
郑征(策展人):“闽都记忆”2012李晓伟作品展,是闽都美术馆的开馆展,我们试图通过这个艺术展找到与福州这座城市精神的某种契合,并且让她植根于其中。李晓伟“闽都记忆”的低吟浅唱,是他对这座城市充满深情的表达,“闽都记忆”唤起了我们那份久远的记忆,这个城市的集体记忆。李晓伟每个阶段的作品都试图触摸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因素,并且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体现,因此赋予了他人生及所面对的世界特殊的意义。
《范仲淹著岳阳楼记》
【代表作品】
1991年,油画《星火》获福建省首届书画艺术节金奖;
2000—2003年,以创作组长的身份完成国内最大半景画《解放福建》,现存福建革命历史纪念馆;
2004—2005年,独立完成大型场景画《郑·荷台海激战》,现存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十多年来,创作了反映福州烟台山老洋房系列作品,令人重拾闽都记忆;
2012年创作完成油画《冰心老人》被政府收藏,并永久陈列于冰心文学馆,2017年获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
2017年,油画《范仲淹著<岳阳楼记>》(作者:徐里、李晓伟、李豫闽)作为“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代表作之一,长期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2017年获福建省第八届百花文艺奖荣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