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时值金秋,蟹肥膏满,友人送来一篓阳澄湖大闸蟹。感到不是白送,意思比较明显,跟我前篇《大闸蟹的黑历史:吴国人因痛恨才吃它,成就了古人抗灾大智慧》一文有缘,有让我继续把螃蟹的故事讲下去的节奏。我也觉得螃蟹的故事没说完,尽管有苏轼“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的感受,但也一样愿意再写篇文章作谢。再说能让大家多了解些螃蟹的逸闻趣事,助兴于酒后茶余的谈资,为螃蟹文化做点贡献,善莫大焉。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1)

“大闸蟹”是个什么生物

——大闸蟹本来就是湖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别名清水蟹、毛蟹、河蟹等,搞不清的统一叫它螃蟹。闸蟹是苏沪一带的叫法。

因为生活习性,这家伙只在沿海一带的江河湖泊存在。大致生命轨迹,秋天长到肉丰膏满性成熟,要去到近海半咸半淡的水域,交配产卵。公蟹交了公粮后寿终正寝,母蟹待到来年春上,带在身上的蟹卵孵化后,也走到生命尽头。然后小螃蟹们再沿着江河回到湖泊淡水区域,继续生长,秋后长成后再洄游近海产卵。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2)

所以,历史上所有大闸蟹的传说故事,包括周代《礼记·月令》记载的“介虫败谷”,螃蟹毁坏稻谷成灾害,到《国语》里的吴国的水稻被螃蟹糟蹋颗粒无收,以及历朝历代对螃蟹的捕捉、烹饪和享用,文人墨客的赞美与嗜好,都发生在沿海内陆湖泊,尤其长江入海水域,大闸蟹主要活动区域。

——大闸蟹名字是怎么来的。

把湖蟹叫闸蟹,还是大闸蟹,有很多的传说,确切的起源时间却无法查考。古人留下的都是“夹人虫”、“介虫”、“蟹”称呼,至于从什么时候开始叫“闸蟹”,鸳鸯蝴蝶派的苏州作家包笑天(1876-1973年)做过考证。他在生命最后的日子留下一首诗:

斜风冷雨满江湖,带甲横行有几多?断港渔翁排密闸,总教行不得哥哥。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3)

诗里说的就是闸蟹名字的起源,在同篇文章里有说到细节由来。最早出现在苏州菜市场的叫卖声,挑蟹卖的小贩吆喝:“闸蟹来大闸蟹”。意思是“螃蟹和大螃蟹”,大的值钱。这就引申到名字来源,居住阳澄湖畔的张惟一告知原委:他们那里捕蟹人每在湖泊港湾之间,竖立竹子编制的物件,像个水闸,一头在水里,斜放着,晚上点着马灯挂上面。螃蟹有趋光性,看到灯光往上爬,乖乖束手就擒。因此叫这样捉来的螃蟹为“闸蟹”,大个的叫大闸蟹。包笑天的这篇绝笔文章就叫《大闸蟹史考》。

——上海的名字就是这个“闸”。

其实在长江入海水域范围内,历史上都这样捉蟹,上海的“沪”就是松江人捉蟹的这个工具,那里叫它“沪”,当时上海还是个小渔村,也随着叫沪。后来上海成了港口,越来越大,不好改口了。真要较真,把上海翻译成“捕捉螃蟹的工具”或许更贴切。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4)

螃蟹品种那么多,为何湖蟹领风骚

——最早的文字记载里,人们吃的都是海蟹。

周代人吃饭有特点,做菜是净食材,不给什么味料。味料单独做,叫做“酱”,不同的菜蘸不同的酱吃。在100多种酱料中,就有蟹酱,《周礼》的“蟹胥”。但是做蟹胥的不是闸蟹,是青州的蟹,如今渤海湾一带的海蟹。

还有汉代的《汉武洞冥记》里说的:

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

这么大家伙,按现在尺寸,展开腿脚有人身长短,该是帝王蟹了,也是海里的生物。可见汉武帝吃的还不是大闸蟹。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5)

及至到了宋代,自诩“性嗜蟹蛤”的苏轼,吃的也不是湖蟹。他的那首跟人换螃蟹的诗,《丁公墨送蝤蛑》,蝤蛑是海蟹,还很小个,“溪边石蟹小如钱”。当然苏东坡吃的美食不具备地域代表性,他的美食层面太高,不证明宋代不爱吃大闸蟹,下面有证据。

——湖蟹在唐代已经是成熟的美食。

唐代有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就是唐彦谦的《蟹》。他说在水稻刚成熟的十月,螃蟹长得很大了,展开有尺多长,祸害水稻像老虎般的凶猛。人们像比赛一样,用捕蟹工具在湖泊和稻田里抓螃蟹。尽管我吃过蝤蛑,看到这大的螃蟹还是很惊讶。就是很讨厌卖螃蟹的黄胡子老头,给他那么贵的价钱还嫌少。然后怎么好看好吃如何吃,一个“啰”字尽传神,拿着蟹螯使劲吸嗦,就着泥封美酒,直赛过张翰思鲈的享受啊。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6)

诗里用的“张翰思鲈”典故。张翰是西晋名人,一生只追求生活享受,不要名利,好酒贪杯。他的名句“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就这个舍名爱酒人生观,为后人景仰艳羡。苏轼在《戏书吴江三贤画像》里有赞:

浮世功劳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诗中季鹰是张翰的字。苏轼用这寥寥数语,把张翰以沉醉吃喝来避开名利场风险的玄机道破。

——由吃蟹螯到吃蟹黄的华丽转身。

晋代有个叫毕卓的人,官至吏部郎,他对自己的生活安排成为千古佳话。他说道:我有一条船,装满了美酒,两头堆满四时美食,右手端美酒,左手持蟹螯。就这样游荡人世,好满足啊。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7)

这时候吃螃蟹仍把蟹螯当精华,直到唐代,还是以吃蟹螯为主。李白的《月下独酌其四》: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还有《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但是此时吃蟹已经有了改变,初露端倪的是唐彦谦的《蟹》:

一手擘开红玉满,双螯啰出琼酥香。

到了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小儿子刘承勋,外号“大黄”,吃蟹的画风才有了根本的转变。这个人不恋皇权只爱吃蟹,还专挑母蟹吃蟹黄。在都以蟹螯为美味的时代,很显另类。就有人问过他,为什么放着蟹螯不吃,偏吃蟹黄?他的回答很硬气:“十万个蟹螯也抵不上一个蟹黄!”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8)

螃蟹种类里,唯有秋季的湖蟹,蟹黄最是饱满,成了采食精华。湖蟹因此脱颖而出,独领风骚到如今。

阳澄湖大闸蟹是怎么出名的

——历史上最早的名蟹叫“花津蟹”。

古丹阳大泽,在如今横连苏皖两省的湿地,包括丹阳湖、固城湖、南漪湖、石臼湖在内,呈三角形,面积约350万亩,这里出产的湖蟹叫花津蟹,历史上排名第一。唐宋时期的历史记载基本都说的是花津蟹。前面说到李白的诗句就是,他晚年住在当涂,花津蟹产地,吃的自然是花津蟹。可惜的是丹阳湖遭多年围垦,已不复存在,享誉千年的花津蟹也随之失去名声。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9)

——排在花津蟹后面的是“胜芳蟹”。

河北白洋淀自古也盛产螃蟹,名字叫胜芳蟹,排名第二。其实湖蟹无论品质,还是味道,基本没有差异,古时候这个排名,是文化因素形成的。因为一个名牌产品的成长,需要三个主要条件的共同作用,单论螃蟹:

●要有大片湿地供其生活成长,还要海路通达,能够顺利洄游繁殖。

●当地经济繁荣,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有帝王将相点赞,高官大贾推荐,文人墨客咏诵,尽得名人效应,才得以美名传播。所以有了后来的阳澄湖闸蟹胜出。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10)

——阳澄湖闸蟹终以脱颖而出。

排在第三名的阳澄湖闸蟹,本来应该最早出名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大禹治水的一个领队,名字叫做巴解。在如今的昆山巴解镇,巴解的修河堤民工与叫“夹人虫”的螃蟹斗狠,吃了横行无忌的螃蟹。人们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和事迹造了“蟹”字,把地名也改叫巴解镇。

但在相当长时期内,那个区域经济不怎么的,吸引不来人气。直到明朝,苏州经济和上海联动发展,阳澄湖闸蟹也随着人气的积聚,有了根本的起色。特别是近现代名人们的传播,人们直把苏州作汴州,只知阳澄湖闸蟹,而不知花津蟹、胜芳蟹。举三个例子: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11)

●徐悲鸿说:

鱼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我见了冤家不要命啊!

●名医施今墨,一生跟螃蟹的“秋风响蟹脚痒”同步,每到秋季吃蟹时就去苏沪行医,实际是吃蟹去。他把闸蟹分了三六九等,还给加官晋爵,最低档次的螃蟹封为绿豆芝麻官,最高档次的螃蟹封为“特任长官”。

●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久居苏州,她有诗句:

不是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

仅以此句,文采不亚于章太炎。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12)

阳澄湖闸蟹怎么做如何吃

单说湖蟹,从古至今,做法就三种:煮、蒸、糟。吃法就一种,熟了蘸姜醋吃,产地会加紫苏叶。想来也是稀罕,所有肉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千百年来,哪种不是做法吃法千变万化?譬如鱼,哪个品种都有着几十数百种菜式。唯有螃蟹亘古不变。这里分享三个主要做法。

——糟蟹。

这道菜谱的经典做法,还是《齐民要术》里靠谱。白话这样表述的:

农历九月,选用母蟹(母蟹肚脐是圆的,公蟹肚脐是狭长的),把它放到清水中,不要把蟹弄伤或者弄死了。一晚蟹就把肚子中的杂物排出了。水中放养的时间不能太长,长了蟹会吐蟹黄,蟹黄吐出来就不完美了。先煮一锅糖水(糖放少一点),煮沸腾。取一个盆,将煮好的糖水倒进去,待糖水冷却,将活蟹放入,存放一晚。煮蓼汤,加点盐,盐不要太多,多了容易咸。汤冷却后,倒入泥坛中(泥坛的一半),取之前泡在糖水中的蟹,放入此坛中,等蟹死了,用泥把坛口封住(蓼少放一点,放多了容易烂)。二十天后,开坛,打开蟹的肚脐,放点姜末,再把肚脐合上,重新放回坛中,一个坛放一百只左右,再倒入之前蓼汤,将蟹淹没。将坛口封住,不要漏气,就可以了。不要把它敞放在空气中,那样容易坏味道就不好了。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13)

——煮蟹。

水煮蟹是民间常用的做法,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渔民至今的主流做法。如今的煮蟹,却把古朴简单的白水煮,发展到极致。一样的水煮,不一样的控制,特色主要在三点:

●水宽蟹少。不能像下饺子那样搞到锅满,一大锅开水,烧开后,一次只下2只大闸蟹,半斤的蟹大火煮8分钟。

●装蟹的盘子提前烧热,烧到不炸开为限。时间点掐好煮蟹到点,立马捞出放热盘子里。

●盘子的热度和蟹的热度相互作用,很快炕干蟹身的水分,蟹壳干燥。这样的煮蟹就会壳与肉分离,没有水气。

其实这个“水煮”的苏州发音,就是“闸”,包笑天说的卖蟹小贩吆喝声“闸蟹来大闸蟹”,他少解释了这个哏,因为他是苏州人,忽略了地方发音。翻译过来,应该是“煮蟹啊大个煮蟹”。所以,煮螃蟹,该是“闸蟹”名字的另个由来。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湖要门票吗(阳澄湖大闸蟹名声遐迩)(14)

——蒸蟹。

这个就更是简单,我中午就这样来的,蒸锅水开,把螃蟹壳朝下放进去,盖着盖子,大火10分钟。期间调好姜醋,到点关火,端出来开吃。

按着古法,说是螃蟹性凉,必得蘸姜醋方有凉热平衡。可是我一直觉得不要任何调味料更美味,肉和膏,就酱酒,一口酒一口蟹,确是极美。心底油然冒出毕卓的那句话,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人生快意莫过如此。

也因此领悟到他的感受,闸蟹与酱酒竟然如此绝配。论到阴阳,蟹冷酒热,一冰一火,阴阳平衡。这个体会就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

,